精选对别人赞扬表达谦虚的成语(文案68句)
表达谦虚的成语
1、表达谦虚的成语有哪些
(1)、生灵涂炭:形容在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不能再加“人民”。
(2)、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3)、(谦逊下士):下:礼让。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4)、盛气凌人、目中无人、目空一切、自高自大、咄咄逼人、傲岸不群
(5)、谦谦君子,风流少年,一朝受人诬害,囚禁刑部大牢十载.
(6)、(谦冲自牧):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克制。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
(7)、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
(8)、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9)、怙恶不悛: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并非“保护恶人使之不悔改”。
(10)、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作贬义。
(11)、旁若无人: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12)、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
(13)、(刍荛之见):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14)、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15)、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16)、(谦躬下士):犹言谦恭下士。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17)、(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18)、(谦逊下士):下:礼让。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19)、(管见所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20)、下里巴人: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歌曲,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2、对别人赞扬表达谦虚的成语
(1)、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2)、出处:先秦·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3)、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4)、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5)、闪烁其辞:意为“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并非“说大话”,“说过头话”,“闪光语言”。
(6)、出处:先秦·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7)、(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8)、奋身独步:独步:独一无无可比拟。指努力去出人头地。
(9)、牧豕听经: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10)、(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11)、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12)、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误用。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例如:
(13)、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好为人师。
(14)、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15)、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6)、(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17)、(虚受益,满招损):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18)、(一瓶不响,半瓶晃荡):瓶中装满水晃不响,装半瓶水时一晃就响。比喻充实的人谦虚寡言,而浅薄的人偏偏爱显示夸耀自己。
(19)、门可罗雀:意为“门庭冷落”,并非“门庭若市”。
(20)、美轮美奂:一般用来形容“房屋的高大华丽”。
3、表达谦虚的成语和诗句
(1)、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意思是“所有的坏事都干尽了”。
(2)、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3)、火中取栗:源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指受人利用冒了险,结果白吃苦头自己还没有得到好处。
(4)、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5)、(整瓶不摇半瓶摇):比喻真正有学问的人很谦虚,知识浅薄的人才自以为了不起。
(6)、成语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误用。例如:
(7)、我这篇文章果然发生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各界对这问题热烈的讨论。
(8)、(整瓶不摇半瓶摇):比喻真正有学问的人很谦虚,知识浅薄的人才自以为了不起。
(9)、(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10)、神气活现: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11)、(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12)、(老子天下第一):老子:不谦虚的人的自称。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号人物。
(13)、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14)、我们要像老李那样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虚怀若谷的精神。
(15)、出自《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16)、务本力穑:本:指农业;穑:收割谷物,这里泛指农业劳动。指努力从事农业劳动。
(17)、米珠薪桂:形容物价昂贵,并非“把珍珠当米粒,把桂木当柴薪,比喻挥霍无度”。
(18)、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19)、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销:熔化。
(20)、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4、获得成绩表达谦虚的成语
(1)、咬紧牙关:谓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
(2)、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3)、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钟:凝聚,集中。
(4)、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5)、(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6)、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7)、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8)、解释: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还指当一个人有信心地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之前,能够主动向他人请教或征求意见的习惯。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