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句子摘抄 >

精选形容战事激烈的成语(文案86句)

时间2024-02-21发布admin

形容战争激烈的成语

1、形容战争残酷的成语

(1)、(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2)、(对牛弹琴)对着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

(3)、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大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4)、(龙韬虎略)韬略,本指《六韬》《三略》,均为古代兵书。引申为战斗用兵的计谋。龙韬虎略是指在用兵很有谋略。

(5)、(与虎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就不能成功。

(6)、(错误举例)爱情,是高智商的人类独有的情感方式。这种奇妙的东西,如一种奇妙的催化剂,使原本围绕各自原点生活的善男信女情感瞬间升华,让多少人以身相许、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慷慨赴死。

(7)、例句:这几十年里面炮火连天的,连自己的命都要顾不上了,根本没时间关注这件像是神话传说一样的事情。

(8)、兵勇将猛:士兵勇敢,将帅勇猛。形容战斗力很强。

(9)、(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九回:“他父子并唐僧在城楼上点札,旌旗蔽日,炮火连天。”

(10)、释义:用兵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最早出自《三国志》注引《江表传》:讨逆将军(孙策)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11)、枪林弹雨: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12)、   它也象征帝王天子、将相大臣和英雄豪杰等正面人物,具有果敢、威风、力量和生机勃勃、雄壮威武的文化内涵。

(13)、(更正)“具体而微”是指具备大的形体而规模较小,不是具体、琐细的意思。“车水马龙”形容门面也不当。

(14)、(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15)、(解释)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

(16)、(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17)、(误用):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18)、陈友谅军队人数众多,水军船舰又高又大,在兵力上仍然处于优势。面对着这样的强敌,朱元璋把水军分为11队,每队都配备火铳、长弓、大弩,作战的时候,先发火铳,再射箭,最后是白刃厮杀。朱元璋部下的大将徐达首先率军出战,击败了陈友谅的先锋部队,杀死1500人,缴获一艘大型战舰,胜利回营,朱军士气更加旺盛。在一次战斗里,陈友谅的勇将张定边冲到朱元璋乘坐的战舰面前。由于水浅,朱元璋的战舰搁住了,动弹不得。牙将韩成为了保护朱元璋脱险,自己穿戴好朱元璋的衣帽,跳入水中。敌军以为朱元璋已经投水,就放松了围攻。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一箭射中张定边,敌军战船才开始后退。趁着江水涨潮,朱元璋的战舰才驶离了险地。描写热烈场面的成语描写热烈场面的成语

(19)、枪林刀树——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20)、(出处)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兵,全仗我东吴力气。”

2、形容战事激烈的成语

(1)、载。出门看伙伴;黩,欲饮琵琶马上催,南市买辔头,首身离兮心不惩,不闻爷娘唤女声,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乱:随便;兵。

(2)、(示例):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图还差强人意。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血肉横飞(xuè ròu héng fēi)释义死伤者血肉四处飞溅。形容死伤时的惨状。

(5)、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6)、南征北战、身经百战、浴血奋战、马革裹尸、四面楚歌、用兵如神、全民皆兵、声东击西、

(7)、(引蛇出洞)比喻引诱敌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8)、(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9)、(生龙活虎)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10)、(误用):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1)、猪在汉语成语中的文化含义多是贬义,主要指愚蠢、贪婪、相貌丑陋以及好吃懒做。

(12)、(误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13)、擦拳抹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14)、(示例):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15)、(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6)、(更正)“马首是瞻”的造句格式是“唯……马首是瞻”,故“以商业标准为马首是瞻”应改为“唯商业标准马首是瞻”。

(17)、(错误举例)一日一诗其实是一种比喻,至少比我们每天不加思索地把时间放走要好。每天能够和诗共存片刻,对每个人的思想和人生的升华是很有好处的。

(18)、发号施令弹尽援绝剑拔弩张兵不由将+将计就计+计无所出+出生入死

(19)、兵荒马乱,汉语成语,读音是bīng huāng mǎ luàn,意思是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现象。出自《梧桐叶》。

(20)、(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3、形容战争激烈的成语

(1)、(误用)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2)、(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3)、(示例):他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英勇无畏,卓尔不群,获得了所有人的赞佩。

(4)、(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5)、(误用)只能说“我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6)、(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含义:枪支如林,子弹如雨,形容激战的战场:他是个老战士,在~中多次立功。

(8)、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9)、(误用)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10)、演古劝今:演:表演。表演古代的故事劝诫今天的人。

(11)、兵强马壮:兵力强盛,战马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12)、(成语释义)风声鹤唳是一个汉语成语,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

(13)、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意义,甚至驴唇不对马嘴,乃至出现成群结队的“拦路典故”、“傻瓜成语”。

(14)、(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某个个体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15)、(解释)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16)、当场出彩:旧戏表演杀伤时,用红色水涂沫,装做流血的样子,叫做出彩。比喻当着众人的面败露秘密或显出丑态。

(17)、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说话或写作时在关键地方简明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

(18)、像老虎要捕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盯着,随时准备掠夺。

(19)、(解释)批评说话人说得不好,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0)、(解释)不能忘怀,萦绕于心,形容有心事。

4、征战沙场霸气的诗词

(1)、(更正)日期和节令不可能改变规律而早来或晚来。“姗姗到来”可改为“如约而至”。

(2)、王邑、王寻拒绝了严尤的建议,决定先破昆阳,再进兵宛城。新军全部兵力42万人,把一座小小的昆阳城包围了几十层。他们在昆阳城外扎下几百座营盘,真是旌旗蔽野,尘土遮天,擂鼓呐喊的声音一直传到几十里外。王寻、王邑一面命令士兵挖掘地道攻城,一面用冲车猛烈地撞击城门。汉军顽强抵抗,新军没能把城攻破。王邑又命令士兵推出十多丈高的楼车,靠近城墙。楼车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对着城中放箭和发射石块。新军的箭和石块像雨点般地向城里射来。城中的人不能出门行走,老百姓要到井边汲水,都得背着一块门板挡住箭石。王寻、王邑更加得意,认为攻破昆阳,是早晚之间的事,只须坐等破城的捷报,再不去留心其他事情了。

(3)、(狐朋狗友)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4)、(误用):易理解相反,以为是看重搬迁之意。

(5)、(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6)、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7)、(解释):比喻谣言或讹传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听者信以为真。

(8)、(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9)、(错误举例)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异。既不能盲目跟风,唯留学是出路;也不能投鼠忌器,甘心做了井底之蛙。

(10)、   牛也有相貌丑陋、固执、死板、愚蠢、低贱和微末卑贱的特点,所以它也有贬义、反面的内涵。

(11)、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12)、(错误举例)美女坐怀不可能一步到位,其间会有一个过程,从卖弄风情到频送秋波,必有一个过场和前奏,目的是观察对方的反应,只有对方自己心猿意马、垂涎三尺,人家才会亦步亦趋,施展攻势,最后达到投怀送抱之目的。 

(13)、(示例):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14)、出处:《旧唐书·李密传》:“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

(15)、(更正)“投鼠忌器”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常用于打击坏人方面;这里可改为“畏首畏尾”。

(16)、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17)、全民皆兵: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18)、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19)、炮火连天(pàohuǒliántiān ):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20)、(解释):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5、形容战争的成语

(1)、(错误举例)母亲执意挨家挨户送年糕。我坚决不肯。让我去敲平常少有往来的邻居家门,还真没那个勇气。母亲不屈不挠,拿起包好的年糕要自己去送,我赶紧跟了过去。 

(2)、(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3)、(误用):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执锐披坚:执:拿着;锐:锐利,锋利,指兵器;坚:指铠甲,古代军人护身的战衣。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5)、(解释)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像是鬼神之作。

(6)、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