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哲学著作阅读顺序(文案110句)
哲学书籍阅读顺序
1、西方哲学书籍的阅读顺序
(1)、这本书很薄,希望同学们用“慢”的是心境阅读。书中由九个问题构成,各自成章没有先后顺序,同学们在阅读时可以先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阅读,深刻感悟每一个小故事背后的哲学道理和生活力量。“慢”不仅是读书的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人生觉悟,需要用智慧与耐心去体悟。
(2)、少掉了道德羁绊的犹豫,使他们行动自由,很容易爆发出强大无匹的冲决力道,因此我们通常会在历史开创性的巨大人物身上发现如此特质。
(3)、唐诺的《阅读的故事》和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4)、18两句:描述《红楼梦》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5)、一个作家的失败之作,通常可粗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失败方式。
(6)、而困惑则是动的、意图前行的,它是思维被困住因此也被叫唤出潜力的拉锯酣战,是不止不进的时刻。
(7)、理由再简明不过了,正因为这个不成就的部分,我们阅读的人才看到、感知到一个够遥远也够分量的目标。
(8)、我说的这些话,是出于一个至少能保证自己不溺水的人的身份,而不是出于游泳健将的身份。关键在于,我还记着自己溺水时期的感受,以及我是怎么一步步学会水性的。
(9)、一个了不起的书写者,尤其是愈了不起的书写者愈难以避免的失败,我们也可以说,这正是他替自己定下一个万难达成的目标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10)、与马克思关联紧密的事件、生卒年、代表性观点、主要著作。
(11)、《苏菲的世界》是公认的哲学入门书籍,用小说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本书讲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某个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佛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12)、例如,休斯顿•斯图尔特•张伯伦的《十九世纪的基础》并不是一部经典的政治哲学著作。上面提到的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卢梭和马克思的著作,无论好坏,都是经典。张伯伦的书只不过是为他自己的反犹太主义提供一个智力基础的延伸尝试。
(13)、即使你自以为没有思想立场,不想被“老子与儿子”的辈分关系所累,你也无法遁于哲学之掌的阴影:你将被时代归类存档于与世无争的“厌世哲学档案馆”而整天在文字的阴冷之秋里病病殃殃、哼哼呀呀。
(14)、但书籍却直接就是思维的产物,是探询的具体形式。
(15)、16两句:描述《水浒传》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16)、区分划在,我在面对哲学书的时候,感到的不全是糟糕的感觉,而是能够学习到新的东西,并且能够自己指导自己的阅读;就算有的书暂时看不懂,也知道自己为什么看不懂。而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哲学书就是完全痛苦的——如果你不会游泳,自然会溺水。
(17)、 《四书》的顺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18)、多伟大的作品不只是互相有关联,而且在写作时还有特定的先后顺序,这都是不该忽略的事。
(19)、虽然实用的书都是滔滔雄辩又忠告勉励,但是滔滔雄辩又忠告勉励的书却不见得都实用。
(20)、注意:本文提到的“哲学书”是指哲学专著,包括哲学家的原著和研究者的二手著作(各种导读、批评、论文、哲学史等),不包括生活自助类图书、武志红的心理学、零极限、断舍离、其他心灵鸡汤等等。这些书已经是商品了,写出来就是为了你读得懂的(不然怎么卖钱),不需要专门教你怎么读。两者的在书店里一般放在隔得很远的两个书架,应该很好区分。
2、哲学著作阅读顺序
(1)、在有关信仰的文章中,信仰不是一种假设。对有信仰的人来说,那是一种确定的知识,而不是一种实验性的观点。
(2)、在孔老爷子²⁰“仁义礼智信”的哲学之路上寻觅周游列国的木车。
(3)、比如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时,书里就将这个理念融入到我们的职场环境中。
(4)、阅读世界的困惑,正如博尔赫斯所说的,是没彻底解除办法的,因为它不是某一个或某一组特定难题。
(5)、本书通过对诸多哲学传统的比较来显示西方哲学的特点,通过对哲学历史的叙述来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结合社会政治和科学人文背景来展开各个哲学学派的发展脉络,尤其是结合人类的现代处境来讨论一些重大的哲学问题。全书内容覆盖像罗尔斯、罗蒂和哈贝马斯这样的当代哲学大师的哲学讨论,其风格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学术性。
(6)、首先看一本比较好的《政治哲学史》如施特劳斯或萨拜因写的,这本书肯定是看不懂吃不透的,但是可以对政治哲学史有一个概要性的了解和大体的源流了解。接下来应该读政治哲学的原典,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按照兴趣一个一个读就可以了。我个人还有一个自己整的阅读顺序,可能会比较循序渐进一点。
(7)、每一本再好的书,都有它不成就、不成功的残缺部分,而且说起来吊诡的是,还非得有如此残缺的部分,才恰恰见证了这是一本够好的书。
(8)、不管怎么说,我一直无法找到汉弗莱关于列宁所说这句话的真正来源。
(9)、那么哲学著作是什么?它既像是学术论文,又像是群聊天记录。
(10)、它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活跃,滋养出“有趣的灵魂”;它也是我们在信息时代保持独立思考,逃离“乌合之众”的精神守卫。
(11)、这本书是王守仁(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12)、从公元前6世纪到如今,2600多年的西方哲学历史如此厚重。
(13)、 《五经》的顺序是《易经》、《尚书》、《诗经》、《春秋》、《礼记》。
(14)、b爱因斯坦:如果把科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15)、因此,我们谁都晓得,广大无垠的书籍海洋之中,并不存在一本通体完美的书(那种认定人间只需要留存一本《古兰经》或《圣经》,其他书籍都可应当烧毁的穆斯林或基督徒神圣主张,和我们所谈的阅读无关)。
(16)、这也是一本小说体哲学入门书,与《苏菲的世界》不同的是,《苏》是从哲学史的角度展开的,而《织梦人》是从一个个单独而又互相联系的哲学问题角度进行展开。在这本书里,与14岁男孩伊恩一起,进行一系列奇特的游历。你会了解150多位哲学家的观点——从苏格拉底、孔子到诺曼•乔姆斯基。
(17)、只读最顶尖的寥寥好书,是标准的业余性阅读的象征,是幼年期阅读社会的象征;开始往更广大的下一层书籍去,才是专业性阅读的建构,个人的实践是如此,社会整体的实践亦复如此。
(18)、今晚无意间看到了藏书馆的阅读记录,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读过四百多本书了。算不上本本精读,但还是庆幸这近两年的大学时光里有在坚持阅读这件事。
(19)、原因很简单,只因为我们现实生活的主体内容是行动而不是思索。
(20)、这是一部系统讲解西方哲学史的大学教材。与国内现有的同类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章与章之间的承启转化都表现出一种逻辑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思路清晰严谨,资料丰富翔实,文字顺达优美,融深邃的思辨和广博的知识于一体,是引导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探究西方哲学堂奥的难得向导,适合高等院校哲学专业学生及广大社会读者学习使用。
3、哲学入门读书顺序
(1)、但实际上,哲学有趣又有用。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2)、在一巴掌一巴掌把资本家打得呜呜哭²¹的马老爷子²²那里寻觅从无产阶级的脖颈上砸落的枷锁。
(3)、如果读者想要理解政治哲学,我不认为仅仅是关于这个主题的经典书籍的清单(政治、利维坦、政府论、社会契约、共产党宣言等)是不够的。
(4)、搞文学创作,首先要弄明白为谁而创作,在思想与艺术之间,搞清楚谁是老子?谁是儿子?
(5)、而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哲学里找到解答。
(6)、c、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
(7)、你思考在他人思考的子集里,如同水滴之于大海。
(8)、搞文学创作该不该学习哲学?文学创作与哲学知识之间有没有相互促进作用?
(9)、当我们声称我们没时间阅读,其实我们真正讲的是,我们认为有这个事那个事远比拿一本书看要急迫要重要,我们于是没那个时间留给阅读这件事。
(10)、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哲学不会手执皮鞭吆喝黄牛而帮文学耕地、不会一锄头刨一个坑而帮文学撒种、不会一步一大喘一抹一把汗而帮文学锄草……
(11)、哲学课可以是最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在哲学课上,首要目标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哲学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有着活泼心智的爱智者。傅佩荣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教师,他开设的这门《哲学与人生》课程在台湾大学受到热烈欢迎,被学生评为“最佳通识课程”。
(12)、除非你是一个二流的书写者,你才能一直停逗在明白、没困难没风险没真正疑问的小小世界之中,从而让书写只是一场万事俱备的表演而已。
(13)、然而,惟我论这种理所当然的童稚霸道,的的确确有一种很大的力量,他们不被众多他者的存在及同情分心,总有某种天命如此、视万事万物如草芥的惊人专注。
(14)、它飞蛾扑火般生来就是要问问题的,冲突理论的大将达兰道夫坚持每一部著作皆应存在“问题意识”。当然也有些书从头到尾不存在问题,这我们通常称之为呻吟。
(15)、他们可能想要阅读联邦公报,却没有事前先看过联邦条例和美国宪法。或是他们读了这些书,却没有看看孟德斯鸿的《论法的精神》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16)、--这就是不遵循走步方法而发生“顺拐”问题。
(17)、真要动笔的时候,我才感觉到困难。因为回想起之前有人问我“该怎么读哲学原著啊”,我的一概回答都是:“读什么?不要读,读了没用。”
(18)、而哲学家对话的方式,不是一句句话,而是一本本书,一篇篇论文。群里的一个话题可以持续几百年,而一些最古老的问题直到今天还在被讨论。每个哲学家的工作都建立在先辈哲学家的工作上。
(19)、而最下面那段话,则精炼概括了哲学家的生平。
(20)、对立统一告诉人们,世界上所有一切,都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没有绝对的纯,只有在不停地变化运动之中,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和静止相对而言,并且互以对方为前提而相对立,并在互以对方转化。无是何知非,无非当然也就没有是,毛主席把对立统一叫一分为是更通俗的解释。
4、哲学书籍阅读顺序表
(1)、“不说人话”的专业词汇,晦涩的长篇大论,记不住名字的哲学家……仿佛哲学生来就是为了难为我们。
(2)、不过在人是理性的程度之内,这些理解上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从误解而产生的不同意见只是外表的,是可以更正的。
(3)、6两句:特指天文、航天、制造、地质等科学。
(4)、所以,文学创作者只有通过对哲学的不断学习而树立文学创作的世界观、只有通过不断的文学创作去反映哲学的思想观,才能借助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在1771年与1801年之间点亮的火炬,穿过罗素向导于“科学与神学”地域的晨雾,走过柏拉图用“惊奇”为材料搭建的女神之虹,爬过黑格尔用“绝对追求”精神做资助的阿尔卑斯山脉,渡过思维与存在、抽象与具体、物质与意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与二元论、(朴素唯物主义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漩涡搅和而成的马里亚纳海沟,满怀乡愁的心结与精神还乡的激情,登上用感情植绿文字的思想彼岸,完成一次灵魂叶落归根的文化之旅。
(5)、《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在美国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齐名,是哲学入门的必读书目,已被译成二十种语言出版。在这本小书中,当代西方哲学界的领军人物内格尔用生动的语言,高超的分析技巧,以及深刻而冷静的洞察力向我们充分展现了哲学思考的真正旨趣。他告诉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如何知道他人心灵的存在;如何判断行为的对与错;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又如何寻找到生活的意义。
(6)、惟我论是霸道的、吞噬的,但惟我论同时也有一种天真无邪,它是典型的幼年期思维方式,把自身和整个世界重叠一起,完全等同为一。
(7)、一本只需要快速阅读的书却用很慢的速度来读,就是在浪费时间,这时速读的技巧就能帮你解决问题。
(8)、到了现代,如果还有人把生儿育女、持家养老简单粗暴地扔给女性,没关系,用女权主义哲学家波伏娃的理论反驳回去。
(9)、点击"..."设为星标,每一篇推送都不错过~
(10)、阅读这类书而言,整理一堆“规则”还比不上归纳为一句警告。这个警告就是:读者要擦亮眼睛。
(11)、书籍带着所有阅读它追随它的读者,问那些最深邃的、最遥远的、最隐秘的、最不现实的以及最尖锐难受的问题,还问那些我们不必假装不知道的、根本就不会有终极答案的大哉问题。
(12)、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造成独一无二的是随机事件,就像每片叶子都不相同,但组成叶子的结构是相同的。同样,既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面对的同一个基本的生存处境,我们的想法也大都相同。比如,每个人大概都思考过死亡,我也会死,我死了之后会怎么办?这样朴素的好奇,就是哲学的发源。而有些人把思考进行得更加深入,形成系统性的语言,这些人就是哲学家。
(13)、在主题阅读中,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你的目标是找出书中与你的主题极为相关的章节。
(14)、有些哲学家的话写得浅白,貌似能看懂,但浅白只意味着它容易被一般人误解。尼采的“超人哲学”让你联想到那个穿着红裤衩在天上飞的超级英雄(那么尼采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超人?我们要超越自己?我们要克服欲望?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这表示尼采容易理解吗?显然不是,只是超人这个词恰好让你舒适地想到别的东西而已。
(15)、在习风飒爽的金秋,哲学不会手握弯镰忽而直身忽而哈腰而帮文学收割、不会左一车稻子又一车麦子而帮文学入仓、不会摔摔打打打打摔摔而帮文学脱谷……
(16)、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拓展,问:书应该怎么读?于是就可以分出两个层次:第一是读会;第二是会读。就第一个层次而言,乃是读书的基本要求,即通常所说的“读懂”。读懂的最直接要求和表现是基本理解作者的意思。这是读任何书都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即读会了。会读呢?在第一个层次上更进一步,即不仅读懂了,而且掌握了技巧,这一技巧不仅可以推广到之后的阅读经验当中,而且甚至可能在阅读的基础上生发出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凡是在单纯理解书籍的意思之外,且具有一定推广性的能力都可以说成是会读。读会书的人与会读书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
(17)、一种比较常见的,是纯粹的失败、崩毁、瓦解、惨不忍睹。失败的原因琳琳琅琅,可能牵涉到自身的用功程度、牵涉到自身书写被市场名利的不当诱引、牵涉到丧失了勇气让自己像笼子里的白老鼠般不断自我重复云云。至于另一种失败则是我们真正要谈的。
(18)、结果是一代的扶手椅philoso-wannabes的讨论政治哲学的方法是将定义和理论术语像桌面野战游戏单位在黑板上,没有任何参考历史与生活和理解在过去的几个世纪。我在这个网站上看到过一些关于政治哲学的最愚蠢的废话,是那些读过半打政治哲学经典但显然从未读过历史书的人说的。
(19)、谁能想到,说出“世界本质是不合理且盲目的意志”的叔本华,在生气时会对着爱犬怒吼道:“你还是人吗!”
(20)、除了生动好玩,这本书还兼有“辞典”的功能,只要掌握使用方法,便可以“玩转”哲学世界。
5、哲学书籍阅读顺序图
(1)、哲学是指导人类如何认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方法的学问,犹如指导一个人走路:先迈左脚,迈脚的同时,左臂向左后侧摆出,右膊向前摆出;迈右脚时,两臂随脚前后自然交换。反之,左脚向前迈的同时,左臂随之向前摆;右脚向前迈的同时,右臂随之向前摆,结果如何?“顺拐”了!
(2)、阅读历史的两个要点是:第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第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
(4)、但却有机会换取思维的更丰富线索以为的补偿,这样的阅读,于是很适用于进阶的、野心勃勃有想事情习惯的阅读者。
(5)、既然提到阅读,那么今天我就分享两本关于阅读的书目,
(6)、有些太过沉重、会妨碍行动的思维并不合适携带在身上(比方说你很难时时刻刻想死亡的问题过日子),必须以遗忘或至少暂时搁置不理来处理。
(7)、然而,学识比较高的人,有权指正比较无知的人所犯的错误。这种不同意见所造成的争论也是可以更正的。知识的不相当永远可以用教导来解决。
(8)、如图,画面中央左手拿信封、右手举国旗的大胡子大叔,就是Q版的马克思。
(9)、播种时机要恰到好处:早了,胎芽会冻死;晚了,农作物到霜期还未成熟。
(10)、现在你面对的是许多不同的作者,他们不可能每个人都使用同样的字眼,或相同的共识。有时候就是要由你来建立起共识,带引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
(11)、看来充满智慧的哲学家们,在生活中也有搞笑可爱的一面。
(12)、引用一下政治哲学的小型饮水机的名言,是的,部长:
(13)、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14)、吉卜林只有《丛林故事》,圣·奥古斯丁和卢梭好像只各自完成了一本忏悔录,而纳博科夫几十年灿烂的创作人生只交出了《洛丽塔》一书,这当然都不是真的。
(15)、也许我们应该说,比起我们待在现实世界所可能察觉的困惑远远要多要严重。
(16)、当然,还有另一种不同意是来自知识的不相当。比较无知的人和超越自己的人争论时,经常会错误地表示反对的意见。
(17)、这也确实是我的真实想法。对于那些天生就需要读哲学书的人来说,哲学书之于他们就相当于桉树叶之于考拉,不需要教,他们自然就会去找来看。如果你已经成年,感到自己对大部头的哲学著作读不通、也不感兴趣,还需要别人教你怎么读,那么很有可能它们真的对你没用。人生有那么多事可做,不学哲学也可以过上好的生活,去干点别的吧。
(18)、比方说梅尔维尔好像只写过一部《白鲸》,塞林格只有《麦田里的守望者》,马克·吐温只有《汤姆·索亚历险记》。
(19)、《哲学的故事》是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的经典力作。自问世以来,经久畅销不衰。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有史以来的主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观点。这些故事本身奇巧而有趣,加上作者娓娓动听的叙述,使它变成了一部极富魅力的人文经典。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趣的方法读懂漫长的哲学发展和艰深的哲学精髓。
(20)、想升职加薪?那就努力提升能力,踏实做事吧!
(1)、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2)、书的最后,还为读者梳理了400多条索引,将书中出现的哲学家、哲学著作、哲学概念按照A~Z的顺序排好。
(3)、哲学的这种体系性的一个表现形式,可以具体落实到它的论证性当中。而论证通常又有其内在的逻辑。从论证过程到逻辑推演,都要符合其前后顺序以及形式自洽。这也内在地促使读者必须按照某一进程进行阅读,即限制了读者阅读时的自由度。即哲学著作为了将某些原则性的道理说明白,以抽象的形式论证建构成了一个自圆其说体系,该体系以其独有的特征牵制着读者的阅读体验。哲学著作的如此形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大了“入门”的难度。对很多人来说,能读懂一本哲学著作就已经很不错了。而更常见的情况是: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就不知所云了。这不是读者自身能力的问题,而是哲学自身的特征确实很“挑人”。
(4)、14两句:描述《西游记》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5)、原因和结果: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收入守仁所著《传习语》三卷、后附《朱子晚年定论》,为徐爱辑、钱德洪删定;《文录》五卷,皆杂文,其中有《宋子晚年定论序》、《修道说》、《大学古本序》等涉及经学;《别录》十卷,多为公移文;《外集》七卷,为诗与杂著(序、记、墓志铭等);《续编》六卷,为《文录》续编。
(7)、第如果这些不同的意见一直存在,可能就指出一个没有解决,或不能解决的大问题。知道真正的奥秘所在是件好事。第哲学家意见合不合其实并不重要,你的责任只是要厘清自己的思路。
(8)、书虽然很薄,但阅读的厚度由你掌握。例如每一章节抛出的问题中,你是否能停下来结合生活实际先思考自己的答案,心中有解后再去阅读,在权衡对比之下去汲取书中的营养,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9)、许多书其实是连略读都不值得的,另外一些书只需要快速读过就行了。有少数的书需要用某种速度,通常是相当慢的速度,才能完全理解。
(10)、甚至对先辈的批评,本身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理论。比如,拉康就是在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激烈改造中建立起了他自己的精神分析学。你可以把哲学著作理解为是一个哲学家在哲学大群里说了一句,“关于刚才那个群友的说法,我想补充几句……”这时候,你就要回去翻聊天记录,看看刚才那个人到底说了些什么。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