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孔子的故事概括20字(文案130句)
孔子的故事50字
1、关于孔子的故事100字
(1)、当时的鲁国君主昭公跟季平子斗鸡玩,最后闹得不愉快玩急了。
(2)、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
(3)、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偏袒”也在所不免的......这也算人情之常,不足深怪;但当侃侃而谈之际,那自然也许流露出来。
(4)、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5)、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6)、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在那个时代这种事情是被允许的。
(7)、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今河南叶县附近)。
(8)、《论语·为政》里就记录了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好学又善学,他的家庭条件不好,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但孔子真的很聪明,他利用一切条件学习,而且活学活用。
(9)、为了方便大家在线收听更多小雨姐姐讲的精彩故事,“听故事”菜单栏即日起隆重上线!
(10)、据《左传》记载,在他五十五岁那年,晋国率领诸侯联军围攻傅阳,他的爸爸随着鲁国的军队攻城。
(11)、他开创了私人讲学,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3000人,其中贤能的人就有72人。
(12)、颜回家贫,平时又不善言谈,更使一些富家弟子看不起,有时还借故侮辱。颜回从不和这些同学计较,只是一门子用功读书。一天,有个同学的铜方圈丢了,就怀疑是颜回偷了。虽然大家都在颜回面前旁敲侧击,颜回依然镇静自若,不理不睬。这样,同学们更加怀疑是颜回偷的了。
(13)、孔子成婚后,因母亲有媳妇在旁侍奉,所以常与鲁国贤士大夫结伴出游,访求名师,尤其南宫敬叔,敬孔子以师礼,常陪孔子出游。
(14)、小孩不以为然地说:“城若不让人过,要城有何用?我画的城就是让大家走的。”
(15)、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16)、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17)、孔子是悲观的,就此谢绝官场,退而修诗书礼乐,教育弟子,因此这一时期孔子的弟子慢慢多了起来。
(18)、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最痛恨的就是礼坏乐崩。按照当时的礼制,大夫外出,需驾车马,不可徒行。因此,车马在孔子看来,重要的不是财产上的意义,而是礼制上的意义。没有车马,就意味着丧失了大夫的身份;既是大夫,就不能没有车马,与礼坏乐崩同流合污。前文已引《论语·乡党》的记载:“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在财物(车马)和礼制(祭肉)面前,孔子重视的是后者。因此,孔子拒绝拍卖车马为颜渊买椁木,不是舍不得钱财,而是想固守礼制。
(19)、考证了孔子马厩中的人和马,我们再回过头来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20)、(故事启迪)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将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并阐明了各个阶段该做什么事和懂得哪些道理。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人到了三十岁这个年龄,就应该承载起社会责任并立足社会。这个故事告诉青少年:勤奋好学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一种品德,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经过勤学苦练才逐步走向成功的。
2、关于孔子的故事概括20字
(1)、叶县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
(2)、孔子服完母丧三年后,仍不胜悲哀,过了五日,弹琴还不能发出音声,过了十日,才能够吹笙唱歌。
(3)、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叫“韦编三绝”,这个故事讲的是用牛皮带编串起来的这部竹间《易经》书,,经孔子反复翻阅后把牛皮带都磨断了好几次,传说《易经》是我国古代几位圣人黄帝、文王、周公等相继写成的,虽然难于理解,但孔子非常用心学习,一遍一遍地翻阅,不但认真阅读而且动手写了好多心得,后人把这些心得称为《易传》。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随后便随母亲迁居曲阜,过上了贫贱的生活,经常受到社会的冷遇。孔子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从小地位贫贱、所以干过很多杂活。但贫贱生活的磨炼并没使孔子萎靡不振,而是更促使他从小就树立了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孔子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他把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当作枕头当作极大的乐趣,而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当作过眼浮云。他生在文化空气浓厚、历史悠久的鲁国,由于鲁国曾是周公封地,保留着周朝的文化传统,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他聪敏好学,幼年就把小碗小盘之类作为祭器,做练习礼节的游戏,稍大,举几周礼、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当时称“六艺”),也都无所不学。不幸的事接踵而来,十七岁时,孔子的母亲又死了。之后,他开始独立地生活,但仍孜孜不倦地学习,因为他懂得,自己并不是一个生而知之的人,而是通过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才能求得学问的。(《述而》)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意思是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师的人。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看出他的缺点则加以改正。他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学,但也特别注重向别人请教,一遇到不懂的,就问别人,这就是所谓“每事问”(《八佾》)。他一生都提倡多闻多见,认为多闻可以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见可以都记在心里。通过勤奋学习,孔子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培养了自己的积极进取精神。这使他先得以两次做过小官。一次是当“委吏”(负责仓库中的会计工作),一次是当“乘田”(管理牛羊),由于认真负责,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后来在二十多岁时又得以设教于闾里,招收鲁国人曾点、颜无由、秦商、冉耕等弟子授业讲学,从此便开始了办私学的教书生涯。
(4)、随着孔子的学问越来越深,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慢慢地有许多人来向他求教学习。在孔子30岁那年,他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塾。只要是诚心来学习的人,不分贵贱,孔子都用心教导。
(5)、有学生问孔子说,究竟求学要学到什么时候呢?孔子说:“明天再给你答复。”第二天,孔子带者弟子们,到荒郊野外郊游,一路上看到许多坟墓。回程中,学生再追问昨日的答案,孔子说:“今天到郊外,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什么也没有,一路上只是看到许多坟墓而已。”孔子说:“这便是答案,我们只有到了倒在坟墓中,才能停止学习。”
(6)、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7)、第三种看法认为,孔子的确没有问马,但这并不等于孔子不爱马。朱熹就是持这种主张:“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盖贵人贱畜,理当如此。”也就是说,在朱熹看来,孔子既爱人也爱马。之所以不问马,理由有二:无暇问;贵人贱畜。
(8)、孔子那时在鲁国的仕途其实挺顺利的,估计孔子自己也是志得意满,准备一路上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9)、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10)、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11)、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12)、“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
(13)、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14)、孔子回到鲁国后,前来向学的弟子,日益增多。这时儿子伯鱼早已娶妻,伯鱼的胞妹无及,伯尼的女而无加,尚待字闺中,孔子便从弟子中量才择配,将女儿许配给公冶长,以姪女许配给南宫敬叔。
(15)、孔子心里老大不快,正想走过去教训他们一番,却被那小孩拉住了胳膊。待到送葬的人走远,孔子责问小孩说:“生之于父母,养之于父母,父母过世悲哭才是。刚才那帮人不光不流眼泪,而且还边走边唱,真是不成体统。我要去教训教训他们,你却把我拉住,这是什么道理?”
(16)、鲁国是孔子的父母之邦,为政者有心求贤。孔子不问官职大小,便竭力为地方整顿,替百姓谋幸福。孔子在中都任一年,便把整个的中都,治理得百废齐举,全邑民众皆知居仁由义,因此声名远播,四方皆来取法。
(17)、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18)、清·颐锁《黄绣球》三:黄绣球只是侃侃而谈,全不像他平时的性质。
(19)、孔子是一位良师,他讲课时总是力求把要点讲清楚,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而且孔子善于启发,他总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把学生的特长都开发出来。因此,孔子的学生思想都很活跃,而且许多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颜回、子路等学生,在当时就是很有名望的人。正是由于孔子学问高深,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后人才把他尊称为“孔圣人”。
(2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孔子与子贡的故事
(1)、打击,可以毁灭一个人,而豪杰之士,则在打击中愈挫愈勇,百炼成钢。
(2)、我们每一个做老师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偶像,那就是被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
(3)、第二种看法认为,“不”字应该理解成“后”。马志林主张“不”应理解为“后”,正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的“后”应理解为“不”。无独有偶,台湾学者李敖也持这种观点。
(4)、孔子教导学生,自己有过错必须坦率承认,立时改正,这是做一个君子的根本。
(5)、孔子这次回来开始是不得志的,我们刚才说三桓掌握鲁国大权,这时的季孙氏被他的家臣阳虎囚禁起来,整个鲁国都乱套了,因此孔子说:“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也。”
(6)、(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含褒义)
(7)、但这并不影响孔子成为整个家族中最璀璨的一颗,在中华文明史上他仍然能够光照千秋。
(8)、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9)、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
(10)、孔母颜氏幼秉庭训,贤良温厚,可怜伯尼年少失父,又是跛足,于是忙里偷闲,教以诗书,循循善诱,伯尼获益颇多,因此孝顺过于生母,和孔子非常友善。
(11)、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来自东北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的狄老师!
(12)、孔子平素对学生,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自己更是勤奋不懈。他曾经读易经,用功到串编简册的柔皮都读断了数次,因而有“韦编三绝”的美谈。
(13)、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最后,孔子通过反复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14)、Step2:点击界面左下方“听故事啦”菜单栏
(15)、孔子二十一岁时,曾作乘田吏,将牛羊管理得非常肥壮。
(16)、人与马的比较,假使是“人与财”的对比,这就属于“仁”与“利”孰轻孰重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义重于利益。这在学术界是没有争议的。
(17)、由于工作出色,孔子慢慢受到朝廷的赏识,因此鲁国国君专门派他到周王室学礼,在那他碰到了老子,并同老子问道。
(18)、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19)、孔子教导学生孝顺父母,要承欢亲心。孝,并不是只让父母温饱而已。像犬马也能提供劳务,但不知敬人,人子如果待亲不敬,跟犬马又有何区别呢?
(20)、第如何分析历史文本。历史材料就是文本。在解释文本时,我们既要基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既要考虑文本作者的意图,又要超越文本作者的立场。拿《论语·乡党》关于马厩起火这个文本来说,作者在记载孔子所做事情之余,特意补记孔子没有做的事情,这显然就是要通过有与无的对此,告诉读者他对孔子言行的看法。这是解读该故事的关键所在。但是,作者是一个拥有独特经历的人,在他的价值观中,马意味着什么,我们是无法确知的,我们也不必确知。我们所要做的,是根据作者的提示,综合考察孔子的其他言行,并将其置于当时社会背景中,对这个故事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评判。
4、孔子故事三十则
(1)、要知道三年前连一个家臣都敢羞辱孔子,根本不承认他士的身份。
(2)、孔子“重游”,反对“怀居”、“怀土”等心理和行为,甚而把贪恋安居、留恋故土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标志。但是孔子也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明确表达了他提倡近游的思想。
(3)、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
(4)、孔子与敬叔回到鲁国后,便入朝向昭公报告在周京观礼的经过。昭公十分欢喜,此后便常常召见孔子。孔子的声名因而大振,鲁国许多好学志士,纷纷来拜孔子为师。
(5)、孔子诞生:在鲁襄公21年,孔子出生在现今山东省的曲阜县。
(6)、书,相当于今天人们所说的说读写数,当然也包括算术。
(7)、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8)、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9)、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10)、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都记录下来,整理编辑成了《论语》,这成为了儒家必学的经典之作。
(11)、一个没有显赫的家世,家庭贫寒的人又凭什么受到人们的尊重呢?
(12)、“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13)、乐,跟礼有关,有礼之处必然有乐,什么场合就有什么礼,并配以相应的乐,懂礼者必懂乐。
(14)、4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15)、“听清了。他们唱的是‘肥猪出了圈,野马上了羁,金银入了柜’。”
(16)、不过在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17)、(示例)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唐朝·韩愈《与崔群书》
(18)、这是历史上最短的一篇自传,后来却几乎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向往之的完美人生。
(19)、春秋时代的政局很不稳定,季桓子经阳虎乱政后,便有心求贤,见孔子博学有贤德,在鲁国很有令名,便向鲁定公推荐孔子为中都这地方的邑宰,想看孔子的政绩如何?再调升大任。
(20)、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5、关于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1)、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
(2)、小孩摇摇头说:“老先生,那井里的蛤蟆河里的蛙,脖子能算长吗?却是叫声震天不亚于鹅。”
(3)、一日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4)、这个故事发生在孔子仕鲁期间,当时孔子50余岁,职位应该是大司寇。
(5)、孔子返鲁后,用心于古书典籍的整理,其中最为留心于“正乐”一事,孔子终其一生都在音乐生活中,特别是游于艺,以养德明道。孔子晚年另一大事即作《春秋》。当时,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臣杀其君的,由子杀其父的,孔子见状十分忧惧,于是根据鲁史《春秋》以严正不苟之笔法,寓褒贬,别善恶。
(6)、孔子非常高兴,于是便给他的儿子起名叫鲤,鲤鱼的鲤,字伯鱼。
(7)、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8)、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是故事也是历史。某些书籍记载孔子的先世本是宋国贵族,在宋国的内乱中,孔氏受到迫害,孔子的曾祖孔防叔逃至鲁国。到孔子之父叔梁纥做了鲁国陬邑大夫,然后孔子就在这儿出生了据说他小时候很爱学礼节,爱读书,时常模仿大人们祭天祭祖的礼仪。孔子17岁时母亲去世,他把母亲同父亲合葬在一起。从此,他更加发奋读书。没过几年,他的才学便远近闻名。
(9)、人与马的比较,假使是“仁与礼”的比较,这就属于“仁”与“礼”孰轻孰重的问题。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还是礼是核心,这恰恰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为我们理解仁与礼的关系提供了一个例证?
(10)、孔子教学生因人而异。有一次,子路问:“事情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反问:“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呢?”另一次,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应该听到就干起来。学生公西华不解,问老师: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作出相反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胆大敢为,所以我要压压他;冉有胆小怕事,所以我要为他壮胆。”学生问什么是仁、孝?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孔子有不同的解释,这是因为药各中病,对症下药。
(11)、5孔子非常想做更大的事,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所以,他其实是愿意做官的。孔子曾经在鲁国做过不小的官,把地方治理得都没人犯法了,还出色地解决了齐国和鲁国之间的外交问题,表现出了优秀的政治才能。但后来,鲁国的国君不认同他的治国理念,他也对国君非常失望,自己辞职离开了。
(12)、孔子想了想说:“鹅的脖颈长,故能引吭高歌。”
(13)、在孔门弟子中,子路最年长,颜渊最年幼,他们同为孔子所钟爱。这两位高徒弟,都先孔子亡故,孔子因此日益哀伤,其余弟子看在眼里,心里都觉难过。他们每天一定到孔子跟前,盘桓不去,尽量安慰老师。
(14)、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15)、《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皂和圉人都是养马的奴隶。皂为马厩而有员额者,因其衣皂色得名。圉人则身处社会最底层,因为在春秋时期的人们看来,皂是第五等级,圉人则在十等之外。无独有偶,《国语·晋语四》亦云:“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皂隶和官宰作为家务奴仆,排在庶人和工商之下,居于社会最底层。由此推知,孔子家的养马人,其社会地位应该不高。
(16)、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17)、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的孔子获得了人们的尊重。
(18)、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9)、孔子的外祖父颜襄,原本就是博学的老师,因年纪大了,不再收徒讲学,老人家平素最钟爱孔子的母亲及孔子。所以看到外孙回来求学,心中十分高兴。
(20)、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有一次,几个诸侯国家去攻打一个叫逼阳(在现在山东峄县南)的小国,鲁国也参加了。孔纥就在鲁国的军队中。当他们攻入倡阳城的时候,守城的人把一种闸门放了下来,先入城的队伍眼看就被隔断在城里了,这时孔纥却用双手把闸门一掀,掀起来了,先入城的军队才得以完全退出来。这事发生在公元前563年,离孔子出生还有十二年呐①。又有一次,孔纥和其他两个鲁国将领,率领三百武士,打退了齐国的侵扰。这事发生在公元前556年,离孔子出生只有五年②。这就是我们所仅仅知道的关于孔子父亲的事迹了。
(1)、《宋书·志第礼志五》载:“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诸侯驾卿驾大夫士庶人一。’”《逸礼》与古文《尚书》同发现于孔子住宅壁中,其真伪历来就有争议。故此,天子驾六还是驾在古代长期争论不休。不过,自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发现以来,“天子驾六”便不证自明。这就意味着《逸礼》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2)、孔子的另一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获救者为了表示感谢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3)、(释义)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4)、孔子非常喜好音乐,曾经学琴于鲁国乐官师襄子。
(5)、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6)、有一年,鲁桓公后代季平子,设宴款待鲁国文人雅士,孔子亦被请往参加。不料季氏家臣阳虎,见孔子贫而年少,故意说话轻慢,孔子见状,就退席而出。
(7)、 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道:“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颜回不懂问道:“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一些事是认不得‘真’的啊。”
(8)、孟献子称赞孔子的父亲说:“这就是《诗经》所说的‘像老虎一样有力气’的人啊。”
(9)、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10)、远游与近游,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忠”与“孝”、报效国家与侍奉双亲的对立统一。孔子虽然提倡“近游”,但也不一味地排斥远游,反对的只是无正当目的却超出合理程度的“远游”。
(11)、孔子三岁时,父亲忽然得了重病。孔母颜氏日夜衣不解带的照顾,那知百药无效。因此孔子三岁时,就成了无父的孩童了。
(12)、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13)、由于孔子知识渊博,而且课也讲得好,所以他的弟子越来越多,他的私塾最终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14)、天有好生之德,孔门教导弟子,亦是心存仁厚,要“义不射宿。”有仁德的君子出去行猎,不可射杀栖息在窝里的鸟。
(15)、就在这紧要的关头,只听得一声大喊,一个魁梧的身影跳了出来,用自己的身躯生生托起了闸门,把已经攻入城里的将士放了出来,为部队的撤出争取了时间。
(16)、由此可见,二十岁的孔子,这个时候已经成了六艺专家,成为了国家最需要的人才。
(17)、孔子门下最穷的学生,要算颜回与原宪了。然而两人的气节最为高尚,修身不愿屈节。有一次,子贡穿着漂亮的衣服,骑着骏马去访问原宪。子贡看见原宪脸色惨白,便问:“你病啦?”原宪回答说:“所谓贫,那是说没有财产。所谓病,那是说纵然学习而不能实行。我现在贫而不病。”子贡听到后,觉得很惭愧,所以君子是忧道不忧贫的啊!
(18)、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19)、我们要来看一看孔子一生中的那些“高光时刻”!
(20)、孔门弟子,言语最好的学生子贡,询问孔子实现仁德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一个匠人心想做好一件工作,首先要把工具弄得锐利些。同理,要实现仁德,就必须亲近有德之人,自己先涵养仁德。
(1)、《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2)、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为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地化解了。
(3)、小孩说:“这有啥难?‘肥猪出了圈’就是闺女找了婆家,‘野马上了羁’就是给儿子娶了媳妇,该操心的事都操完了。”
(4)、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5)、孔子以大司寇兼掌相国事务的时候,杀了鲁国大夫——少正卯。少正卯因言伪行僻,恃有虚名,而挑拨惑众,是乱政之臣。之后,鲁国国政渐上轨道,三个月后,风俗大变,男女行路左右分道,路有遗物无人拾取,老百姓晚上也不用闭户而无盗贼。鲁国国政这般稳定,使得齐国十分惧怕。
(6)、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
(7)、孔子说:“松树心实不虚,所以才耐得严寒。”
(8)、那么,孔子该驾几匹马呢?孔子时任鲁国大司寇,其爵位有卿与大夫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按照清宦懋庸的说法,孔子的爵位为上大夫,按当时的待遇,他家的马棚,该有5辆车,20匹马。即使按照“驾三”的算法,孔子家的马棚也有15匹马。15-20匹马,需要多少人来养牧呢?
(9)、更不幸的是,在这一年,鲁国的实权人物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0)、见到这么聪颖的孩子,孔子顿起爱才之心,就约他一路同行。因为是冬天,树上的叶子早就掉光了,只有松树和柏树仍挂着绿,小孩指着路过的几棵松树问孔子:“老先生,你说松树为何冬天也不落叶,天再冷也能枝茂叶青?”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