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文案109句)
王阳明心学四句
1、心学王阳明最经典两句话
(1)、到这里,阳明心学之境界的博大深邃,已经昭然,与佛道境界无异。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接下来三句,“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要知道,“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根本教义,而在佛道的根本教义之中,是找不到“有善有恶”的,找到的也都是否定之语,因为与他们的根本教义相背。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无论世途多么险恶,人心多么难测,明辨是非,去恶扬善,做个善人,始终是为人的正道。
(3)、万物皆在道中,皆由道主宰,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也是不断向道而行,这种性质是一定的。但在合乎道的程度和与大道趋势的契合度上,万物则有着大小深浅之别,譬如得道圣者与普通凡夫,便必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之所以存在,也在于万物之道性的不同——若要一切相对而趋向于无极之大,便要不断开放;若要万般消解而趋向于虚空之深,便要不断放空。开放和放空的程度,正是道性。道性弱的依附于道性强的,为道性强的之组成与所用,如此环环相套而成天地万物。
(4)、“为善去恶”,在阳明心学中其实是“致良知”,换句话说,四句教第三句说成“为善去恶是致知”似乎更准确。王阳明有意明确指出自己学术体系下“格物”的意思,与宋儒区别。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阳明心学中,“致知”和“格物”意思有些重复。另外,“为善去恶是德行”,这个表述也没问题。
(5)、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
(6)、两人在天泉桥问王守仁,王守仁解释说,他的教法,本来有两种:“四无说”一悟本体,即是功夫,是为上根人立教,但世间上根人不易得,若轻易用此教法,恐只养成一个虚寂;“四有说”则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这类人有习心在,故要求在意念上用为善去恶的功夫,如果都用“四有说”,则上根人兼修中下,自无流弊。
(7)、这句话还是出自北宋大儒张恒渠,而且可能是中国文化中最有名的一句话了,恐怕也是五大四句教里分量最重的一个。
(8)、当王阳明没有看到那块地时,他的心没有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看到地之后,生出了“风水宝地”的想法,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他发现自己有后悔的念头又感到羞愧时,是“知善知恶是良知”,最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复归于平静愉悦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9)、《道德经》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0)、事上磨练,通俗而言,就是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最后就进入“不动心”境界。
(11)、习气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王阳明不无遗憾地说,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去致良知,所以由众人组成的这个社会不是真诚恻怛的,而是充满了客套和虚伪。
(12)、人活着,不论多与少、高与低,还是要有一点崇高的志趣和追求,否则这一辈子就为了钱和现实转,未免也太悲哀了;临终那一天,你确定不会悔恨?
(13)、儒家认为意是人对事物的思想、态度,那么,意的善恶即使不是事物引起的,也是与之有关。王阳明说过:“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事物皆气,所以有善恶。宋代大儒程颢也认为事物有善恶是自然之理,只是“人在万物中,心居万物上”,他说:“事有善有恶,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须有美恶,盖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但当察之,不可自入于恶,流于一物。”另外,人的身体也是气,有善恶,一般来说,意难免会受到身体的影响,这也是意有善恶的原因。因此,王畿必然得出这个结论:人不被身体欲望、外界事物影响就能保持无善无恶,所谓涵养功夫,领悟、守住心体即可。
(14)、更使人深知,人成长为良知之,为善去恶之,学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应从小养成不自私行为。传统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乃不教,性乃千”,很有家庭教养道理,应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15)、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
(16)、点击以下链接,阅读部分九九往期走心原创好文:
(17)、关于破除二元对立、放下执著、回到空性等等,这些充满哲学思辨的语言,都像开悟大师给人当头棒喝的点化般,听起来充满禅机,无懈可击。
(18)、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19)、在年少之时王阳明曾经鄙视拒绝父亲对他的科举求仕的要求,这被他的父亲视为最大的背叛。而当时他的父亲更是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之这样的家庭和背景可见王阳明的特立独行。
(20)、通俗而言就是,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的直觉(直观)力,或是直觉(直观)的道德力和智慧力。见父自然知孝是道德,何尝又不是智慧?见强凌弱所以义愤填膺,因为我们判断这是错的,这是智慧,何尝又不是道德?
2、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1)、“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最高深最根本的一句,因为有佛道的相同观点在前,其实并不难懂。佛家讲因缘和合,一切往深了去,越往深去便越会消解一切,直到非有非非有、非空非非空的空性。道家讲阴阳相对,一切往大了去,越往大去便越会化解一切,直到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混沌。万事万物包括善恶之谓,自然也在消解化解之列。
(2)、黄庭禅的创办人张庆祥先生说,在每个情绪发生的当下,我们的心头始终有一股能量正在变化,例如愤怒时是一股向上冲的热热的能量,低落时是一份向下沉的闷闷的能量。喜欢时是一股暖暖柔柔的能量,恐惧时是一份紧紧冷冷的能量。
(3)、此时,王阳明又开始思考他从朋友父亲官署院子里关于“格物”的问题,他日思夜想,逐渐有了好想法。
(4)、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5)、“如见儒子入井,则生恻隐之心,此谓心之应事而发为具体之善;见邻有妙龄处子,生杀其亲而逾墙搂抱之心,此谓心应事而发为具体之恶。”
(6)、“阳明四句教”,关系阳明思想的终极关怀和基本宗旨,读懂这四句,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心学”,对于个人在现实中的为人处世也大有裨益。
(7)、所以阳明心学四句教的侧重点还是落在安顿自心上的,心不得安顿,之后的一切都谈不上,永远做不彻底。但做本身却是安顿自心的最好方式,王阳明所谓事上磨练。怎么做?王阳明这四句话说白了,只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件平实的事:无事时心中少些杂念、但求清静安稳,有事时要明辨其中是非善恶,然后守住自己的良心,并遵从自己的良心去行事为人。
(8)、有些人认为一切都不要执著,于是丢弃了自己的梦想和热情,对一切都放任自流,对孩子教育也不尽责任;
(9)、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要求从“心”获得理,夸大了“心”的重要性。
(10)、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11)、但是如果一个人认识到良知才是自己的本体,我们就不会把别人的不同意见当成是对我们的攻击,自然也就不会想着去说服和反驳别人。
(12)、这不是劝诫,因为王阳明心学的深刻,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如此,我们才是在安顿自己的心,才能安顿好自己的心。
(13)、他说以心之体无善无恶,合下便成一个空。空则一切解脱,无复挂碍,何善非恶?以无善无恶只是心之不着于有,究竟且成一个混。混则一切含糊,无复拣择,何恶非善?这个批抨揭露了王守仁思想的矛盾,通过东林书院的传播而影响很大。
(14)、这种说法与王阳明的说法如出一辙,都是强调自我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中心性。强调外物的变化其实是你内心的变化,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王阳明强调人性论。
(15)、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16)、到底什么是良知?世间善恶是非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以前三妻四妾是不违道德的,如今却已不是。但一个时代的道德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为一个时代的人心中所明了,为人行事时自己心中是明白的,纵然是恶人行恶,他心中其实也自知是恶,只是有更强大的执念左右着他,而这份自知,正是良知。
(17)、可能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别人骂一句能不直接怒火中烧,不理睬吗?
(18)、很多人搞不明白这四句教,是因为总觉得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是无法协调的矛盾。那是因为没搞明白,两者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一个是根本,一个是权宜。
(19)、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弟子于中继续谦让。
(20)、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3、王阳明知行合一最经典十句话
(1)、有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形象地阐述了关于“心动”的故事。当风吹动经幡时,两僧争论,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当外境尘缘起伏,你的意念为之所牵引,产生争论评判,而你却没有觉察到你内在的发生,此时你的心就被妄念遮障了,你的“意动”就成为了“心动”。而若内心自如地观察着外境起伏,亦观察着自己内在的起伏,别说风动也好,幡动也好,就算十八级台风,都影响不了心中自有一片宁静广阔的天地。
(2)、读懂了阳明心学四句,再细细体会这几个词,会发现中华古圣先贤的修行之道,一切都是那么分分明明,殷殷切切,有依有据,没有含糊,没有虚飘,没有似是而非。
(3)、王阳明对儒家的发展即在于此,即非善非恶。正因为人性本来是混沌的,没有天生的善人也没有天生的恶人,所以可以通过教育和思考,令一个人的性格变化。
(4)、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5)、王阳明当时就在花园赏花,听到薛侃的叹息,立即察觉到传播心学世界观的机会来了,于是接口道:“你就没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
(6)、如果我们用现代心理学来描述“良知”,就是这样的:当我们面对一个情境时,它不会导致我们的直接反应,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个快速评价思维,这个评价思维不是深思熟虑或理性推理的结果,而是自动闪现,迅如闪电,如你所知,这个评价思维就是良知。
(7)、我们身心的修行,修得就是这个觉知的敏锐,细微,及时。
(8)、良知虽然是天性,但也能通过知识教育,使得普通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恶。
(9)、善与恶本来是一对道德范畴,在没有认识之前,是无法界定善恶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心作为一客观存在的主体,本来无善恶可言,是本来空灵清净之物,就心体本来而言,是没有善恶的。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心一定要保持本真,不能有善恶之偏,如果有善恶之偏,心体就会失去本色,丧失了它的本来面目。
(10)、说白了,王阳明所强调的是,只要依本心去做,就是知道善恶,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然之理在人心中本心的感觉之处的体现,而不是朱熹所说的离开了人的平常心的“天理”。良知不复杂,不玄妙,本心对善恶是非的区分,而良知真诚的体现,本心的自然表现就是父子亲情方面的孝的观念,是兄弟之情方面的悌的观念,也就是君臣关系方面的忠诚理念。
(11)、王阳明说过:“在心体上不能遗留一个念头,有如眼中不能吹进一丁点灰尘。一丁点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
(12)、因此第四句教给人的启示是:我们要真正将心里的道德发动出来,影响社会,而不是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要追求最好的自己,找到“圣贤之道,吾性自足”的天植灵根。
(13)、我们于此可以知道,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它是心的本体。
(14)、这四点分别是:心外无物、一物一太极、心物一元、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这四点被王阳明作为心学的根本,至于这五点应该如何解释和理解,就让我们共同就这四点精华进行一个分析。
(15)、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月余后,他却深表起遗憾来:“您讲得真精彩,可是我不能每天都来听,身为官员,好多政事缠绕,不能抽出太多时间来修行啊。”
(16)、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天理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去接触天地万物,对其运作等到有了认识,才产生了所谓的理。天理也是人心的认知产生的,属于主观意识的产物。
(17)、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认为别人的辱骂是对我们的伤害。如果良知本体觉照,这些纷乱的思维就会消失,那就可以坦然的面对辱骂,平和的沟通。
(18)、这四句话,气象太大,格局太高,大和高到每个人都会触动,却没有几个人真的觉得跟自己有关系。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我连自己都没混好,房子都买不上,对象都还没有,银行卡里没几个钱,还为天地为人民为往圣为万世?别闹了。
(19)、他除了重视开设传统的“读书”课程来发展儿童的智能外,还倡议开设“歌诗”、“习礼”和“考德”等内容。
(20)、 阳明先生回答说:“当你萌动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私意刚开始萌动之时,恰恰是彻底革除之机,这才是人生立命的真功夫。
4、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
(1)、第知行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分开的两个,是不能割裂开来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若是把知与行分开,“知”就不是真知,而“行”也不是真行,其实,就没有与“行”分开的“知”,也没有与“知”分开的“行”,知、行没有分开而纯粹独立的。
(2)、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将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与王畿对理解王守仁这四句话,发生了分歧。钱德洪认为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则认为这只是权宜之法,若心是无善无恶的心,那么意、知与物也皆是无善无恶的了。
(3)、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我常说去事上磨练就是因此。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例如,当你判案时,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这里所讲的一切情况都是私,唯有你自己清楚。这就是良知,良知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你必须认真省察克治,心中万不可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致良知了。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
(4)、所谓的心物一元其实说的是你自己的内心与自然界的万物之间是存在着不可割舍的联系的,所谓的一元指的就是一身一体的概念。这种一身一体的解释,其实与心外无物是统一的。都是说自然界的万物是由个人的内心所反馈出来的。
(5)、阳明先生继续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尥怍,他还忸怩。”弟子于中对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
(6)、王阳明认为所谓的“格物致知”,不是朱熹所讲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致良知。不管你学习什么,天文也好,地理也罢,最重要的事情是“致良知”,如果你学习知识,是为了杀人放火,那就是良知泯没,若是为了造福一方,那才是真正的光明了良知。
(7)、“我愚昧得很,”该官员既迷惑又惊奇,“难道您让我一边工作一边温习您的学说?”
(8)、例如,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就不能睁开。”我们于此可以知道,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它是心的本体。由于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所以天地万物也应该无善无恶。天地万物无善无恶,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也应该是无善无恶。
(9)、这个时代,“修行”一词已不再是修佛向道之人的专属,一个砖头掉下来就可以砸到好几个对修行有兴趣的人。于是,但凡在身心灵领域稍有浸泡的人,动辄就可以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几句关于个人修行的玄妙理论:
(10)、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11)、最后引用索达吉堪布的一段话:“对于现在人的修行,我有几点肺腑之言:看破红尘与生活没有着落,请不要混淆;出离心和一味逃避,请不要混淆;大智慧和小聪明,请不要混淆;大成就者的行为与精神疯癫,请不要混淆。这些看似相似、实则不同,请务必要用佛教的教理加以辨别!”
(12)、心之体无善无恶,这就是本来清净,无分别所以不执著,而能安然自在。人要与他人交往,会受外在环境的制约,要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借助意识,于是有了意念之动。意念的特点和依靠是分辨,善恶的区分由此产生,区分清楚明白了,便是良知。人遵循良知而行便是格物,所谓格物就是致知,依所知而行,便是王阳明心学的根本——知行合一。
(13)、习气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王阳明不无遗憾地说,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去致良知,所以由众人组成的这个社会不是真诚恻怛的,而是充满了客套和虚伪。
(14)、“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 。”
(15)、“四句教”也是每个学者求良知的过程,良知者行动的方式方法,不管是什么朝代,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鉴于当今社会,就是提倡分清善恶,扬善惩恶。做有道德,懂伦理道德之人。
(16)、不过可惜,先生晚年还是回归了儒学,所谓心学,只是作为历史遗存而已!
(17)、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18)、比如得到一笔确凿的不义之财,我们最先出现的是对这份不义之财的是非评价,而不是行为、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这个是非评价就是良知。它先天而来,自动自发,不受你控制。
(19)、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20)、万历二十年(1592),周汝登在南京的讲学会上提出四句教来讨论。许孚远写了一篇《九谛》,主张性体至善无恶,反对以无善无恶为宗。周汝登写《九解》,发挥了四无说。明末顾宪成直接反对王守仁的“无善无恶心之体”。
5、王阳明心学四句
(1)、从“知善知恶是良知”到“为善去恶是格物”,通过“致良知”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阳明思想的精粹和核心,这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2)、“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在情绪发生的当下,若每一个情绪的发生都能被了了分明的观照,都能酣畅淋漓地呈现气本来的面貌,而没有被认知、欲念、言行所杂染和误导,一切只是在心内自然活泼的发生,就叫做“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3)、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中有著名四句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著名的心学四句。也是自古以来,对个人身心修行路径极为透彻、深刻、简洁的总结。
(4)、这由对“知行合一”目的的分析,王阳明便过度到他的学说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这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这“致良知”并非那么深奥,其实是从很平常的行为中就可以去理解的。
(5)、格物在这里的涵义非常丰富,指人类的各个方面的活动。如果概括地说,就是探究事物客观属性,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人生实践的目的,为善去恶就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和标准。“格物”二字可涵盖人类的一切行为,人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可以“为善去恶”为标准。
(6)、王阳明的心学,是治国之道也是修身之道。无论是治国还是修身,“致良知”皆是最核心的部分。“致良知”的种种方法中,“知善恶”又是最核心的一种。一个人学习践行良知可以修身齐家,一个国家弘扬良知精神就会富强清明。这也是阳明心学带给现代人最大的启示。
(7)、在王阳明这里,“天理”指的是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心即理)。同时,“人欲”也绝不是指人的基本欲望(如衣食住行之类),而是指那些越出法律与道德边界的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8)、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行”思想,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论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臭恶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臭恶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9)、而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好情绪和坏情绪。我们的心如同宇宙太虚般,能生化万物,也能包容万物。我们心中一切感受的发生,都是气(能量)的不同形貌而已。
(10)、王阳明先生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11)、王阳明问:“这要看黄金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里呢?”
(12)、道、天理、良知及万物之理本来就是一码事,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13)、出自钱钟书《谈艺录》的这四句教,前两句告诉我们,纵然东西方文化再有不同,东方人和西方人毕竟都是人,心理上本没有根本差别,只要肯相互体谅就完全有相互理解和会通的可能。后两句告诉我们,纵然南学北学特质差异明显,而天地宇宙本为一体,世间大道本来是因此完全存在统一的可能。
(14)、如果你的良知告诉你说,这句话是错的,哪怕这是孔子所言,也不能将就。阳明先生的良知说,真是石破天惊。
(15)、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16)、意念有善有恶,良知则像24小时工作的雷达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
(17)、既然每个人都有圣人的良知,那么每个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道德权力。所以,阳明先生说:“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8)、良知作为先天原则,不仅表现为“知是知非”或“知善知恶”,还表现为“好善好恶”,既是道德理性原则,又是道德情感原则。良知不仅指示我们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而且使我们“好”所是而“恶”所非,它是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的统一。一个人的价值观受他的环境影响,因此,良知不是天生的,这就提出了“致良知”的问题。
(19)、“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第256页)
(20)、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1)、这四句教出自王阳明《传习录》下卷,被称为王阳明心学的最高概括,浓缩了心学最精华的智慧。
(2)、因此,这第一句教给人最大的启示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对自己的信念,因为无论你身处的环境如何,只要有决心总是可以变成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3)、虽然这个心体是没有善恶的,但是它有它的属性。当外界的事物不符合这个心体的属性时,我们会产生一个评价善恶的念,这叫做有善有恶意之动。比如良知有仁爱的属性,那么看到有人实施暴力,我们就会做出善恶的判断。
(4)、王阳明马上解释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
(5)、王阳明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他有着辉煌的功绩和杰出的学说“文事武备”,成为“儒学”派一流人物,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历史影响。
(6)、我们要格去的是那些固有的思维,很多是错的,即使正确那也是以前正确,而良知关注的是当下。
(7)、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当然也是我们的困惑。他问:“静坐用功,觉得此心异常强大,甚至想着如果我们遇到某某事,必能轻松解决。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8)、有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形象地阐述了关于心动与不动的故事。当风吹动经幡时,两僧争论,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当外境尘缘起伏,你的意念为之所牵引,产生争论评判,而你却没有觉察到你内在的发生,此时你的真心就被妄念遮障了,你的妄念心“动”了。而若在外境起伏时,你能静静观察者,同时亦观察着自己内在的起伏,别说风动还是幡动,就算十八级台风,都影响不了你心中自有一片宁静广阔的天地。
(9)、善恶是人的意愿,是人的思想意境,是后天通过转化形成的,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三观,也就意味着社会上的良知,培养教育很重要。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