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李白诗集大全(文案91句)
李白诗集大全
1、李白诗集大全七言绝句
(1)、既然女人并非李白的最爱,那会不会是仕途呢?“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与韩荆州书》是李白给达官贵人的自荐书中比较典范的一篇。此外,还有以下求职书:
(2)、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3)、我诗兴浓烈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
(4)、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6)、桂花酒。“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撩完妹子再用桂花酒祭奠尧帝,就像现在的我们刚撸完岛国片去听佛经一样,可见桂花酒是可以清洗灵魂的。菊花酒。“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两遭采撷之苦。别想歪了,那时候菊花还是好花。郁金香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产自大秦国(即古罗马帝国)的郁金香用来泡酒,色泽晶莹,别有一番小资风味。五
(7)、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9)、那么,李白到底喝过哪些酒?据黄天禄先生在《李白诗歌之酒与酒类略考》一文中统计,李白至少喝过以下酒类:白酒。白酒又叫清酒、绿酒、渌酒。在撩拨玉真小公举的诗中,李白就提到过白酒,“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葡萄酒。“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15岁的苏州萌妹子牵着小马,马背上驮着葡萄酒,惹得李白心痒痒。
(10)、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11)、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12)、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13)、横南将军。大臣慕义结十友。即燕公张说馆陶公郭
(14)、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15)、最后,第五期《每日一诗》将在小诗人肖舒予慷慨激昂的诗歌中结束!
(1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7)、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8)、望庐山瀑布、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独坐敬亭山、早发白帝城、塞下曲六首
(19)、嚥繁廚冲高。(嚥匯恬葎)(冲匯恬庸,匯恬送)
(20)、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2、李白诗集大全
(1)、可怜飞燕倚新妆。玄宗对李白的态度,用文人的话来说就叫作“以倡优畜之”,就像养一只宠物。
(2)、既然仕途并非李白的最爱,那会是什么?酒!现存的《李白全集》共收入1010首诗,其中涉及酒的有200首之多,占了全部篇幅的1/可以说,李白嗜酒如命。得意时喝,“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也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独处时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赴宴时也喝,“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重逢时喝,“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送别时也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甚至,死也要喝,“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旧唐书·李白传》)
(3)、全书共有33卷,卷一包括古赋八首,卷二古风59首,卷三乐府30首……全书共计诗985首,表书九首,序文二十首,记颂赞二十首,铭碑祭文九首,诗文拾遗五十九首,卷三十三分别是附录附录附录三。
(4)、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5)、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6)、其次,可以确定是,这种酒很贵,值“千金裘”。而“剑南烧春”在唐代就是宫廷贡酒,有市无价。
(7)、因此,俯仰宇宙,纵观古今,便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原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乃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这一联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属于反动的必然灭亡;还有文章者不朽之大业,而势位终不可恃的这一层意思。
(8)、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9)、正经点说,许氏对李白的感情,有点像孟光之于梁鸿,都是土豪的女儿,都爱上了才子。尽管是入赘,李白对许氏还是有感情的,“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常年漂泊在外的他也会有相思之苦。不过,李白对许氏的爱毕竟没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地步,否则就不会一婚再婚了,如此说来,许氏终究不是李白的最爱。考究李白全集,也能得出这个结论。李白写给许氏的诗不过寥寥几首,许氏病逝后,都不见悼亡诗,与同是唐代的李商隐、后世的纳兰容若这两个悼妻狂魔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
(10)、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
(11)、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地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唐代设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西南约10公里)还有一种说法是出生在唐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还有一说是绵州昌隆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大李杜”。
(12)、穿越千年时空,从大唐的锦绣繁华到当下的复兴展望,一壶美酒见证两个盛世。近日,剑南春更是携手中国商界顶级企业领袖,共创经济未来。
(1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14)、说到李白的最爱,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或许是他的好基友杜甫。
(15)、而李白写给杜甫的,被后世学者认可的只有2首:
(16)、 本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17)、虽然没有明文记载,但我们从文本中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李白写酒的歌,最富盛名的那一首,想必大家都知道。没错,就是《将进酒》。
(18)、木兰:即辛夷,香木名,可造船。枻:同“楫”,舟旁划水的工具,即船桨。
(19)、《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于李白而言,杜甫只能算是一个小老弟。“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要走了啊,那把酒喝完。这里没有基友的缠绵,完全是老大的口气。既然李白的最爱不是杜甫,那会不会是孟浩然呢?相对于年轻的杜甫,年长李白12岁的孟浩然更为成熟。早在开元十八年(730)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既然基友并非李白的最爱,那会不会是女人呢?少年时的李白对爱情曾有过向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纯真让后人神往。但当李白把身下的竹马换成高头大马后,那个一同弄青梅的女子,或许早已嫁作他人妇了。据李白的铁杆粉丝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李白一生曾结过4次婚:开元十六年(713)秋,李白在安陆与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成婚。许氏于开元二十六年病逝。开元二十七年(739)夏,李白东游剡越,与当地一刘姓女子结合。刘氏因嫌李白穷,在天宝元年秋以前与李白分手。天宝四载(745)春,李白游鲁,在任城与“鲁地一妇人”结婚。此妇人约卒于天宝十载左右。其后,李白在“宋”地与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上元二年,宗氏入庐山学道。李白与4位夫人的感情,最恩爱的当数许氏。“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一见面就吹灯解衣,真是够火辣,够劲爆的。
3、李白诗集大全981首朗诵
(1)、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2)、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4)、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5)、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6)、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现在李白全集收录1010首。李白写过的诗,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等。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7)、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他极富浪漫气息,他的诗歌气魄宏大、想象力丰富,读来,如登仙山。李白共留下几百首诗歌,其中,有很多传世经典之作,至今读来,依然吟唱不绝。
(8)、江上吟:李白自创之歌行体。江,指汉江。此诗宋本、王本题下俱注云:一作“江上游”。
(9)、推荐小诗人:言钰莹、黄思晴、陈姿彤、倪子强、王雨轩
(10)、但很少人知道,《将进酒》这个名字其实是宋人刻本改的,据近世出土的手抄本《敦煌诗集残卷》,这首诗的原名叫《惜罇空》。此诗为李白撂唐玄宗的挑子后所作,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气势上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中最后一句将气氛推向高潮,同时留下了一个千古谜题——到底是什么美酒,竟值“五花马,千金裘”?我们从一些细节入手。
(11)、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12)、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1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4)、奇之。授游击将军。赐锦袍玉带。朝野荣之。后拜
(15)、其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李白的作品想象丰富,浪漫奔放,意境独特,才华洋溢,在诗歌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其诗作在全唐诗收录于卷161至卷1有《李太白集》传世。
(16)、连峰去天不盈尺。(去天不盈尺一作入烟几千尺)。
(17)、·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18)、 在李白的诗词里,我们能感受盛唐的大气与豪迈,感受中华民族那热情而不屈的灵魂。
(19)、 今天,我们三班小诗人们推荐李白最经典的几首诗歌,首首经典,一起来感受“诗仙”的浪漫与才华。
(20)、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李白诗集大全981首唐诗三百首
(1)、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2)、此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开头四句以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示江上之游的即景画面,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前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后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结尾四句,承前发挥,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活画出诗人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又从反面说明功名富贵不会长在,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能充分显示出李白诗歌的特色。
(3)、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4)、实际的情况却是,当时李白42岁,已经名满天下;而杜甫32岁,在诗坛只能说是崭露头角。一句话,两人的地位是不对等的。
(5)、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6)、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7)、汉水:发源于今陕西省宁强县,东南流经湖北襄阳,至汉口汇入长江。汉水向西北倒流,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8)、开头四句,虽是江上之游的即景,但并非如实的记叙,而是经过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极写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9)、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11)、孟浩然的船都不见,李白还站在江边,不愧是“吾爱孟夫子”。但如果我们继续翻李白全集,就会发现他在《赠崔秋浦》还说过“吾爱崔秋浦”,在《感遇》中还说过“吾爱王子晋”……
(1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历阳壮士勤将军。神力出于百夫。则天太后召见。
(15)、 李阳冰《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1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7)、唐天宝三载(744)的夏天,东都洛阳,李白初遇杜甫。后世的人们通常会认为,这是一场龙虎际会,因为中国历史上最牛的两位诗人见面了。
(18)、全诗十二句,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读起来只觉得它是一片神行,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把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这是经过细心体会后的符合创作实际的看法。
(19)、从艺术成就上来讲,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20)、自诩为“酒中仙”的李白一生饮酒无数,到底最爱哪种酒?
5、李白诗集大全981首
(1)、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4)、干了三年后,李白不干了,“恳求还山”,玄宗顺势“赐金放还”,批准他离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仕途上的坎坷,李白非常坦然。
(5)、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6)、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7)、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8)、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9)、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10)、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11)、问君西游何时还。(问君一作征人)(时一作当)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