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赞美秋雨的诗句(文案79句)
描写雨的古诗名句
1、风和雨的诗句
(1)、杨柳舞风,轻惹春烟残雨。——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2)、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
(3)、〔唐〕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4)、〔宋〕李冠《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宋〕黄庭坚《南歌子》: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7)、从少年在歌楼听雨、中年在船中听雨、暮年在僧舍中听雨,物是人非、凄凉之感在最后一句达到顶峰。
(8)、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9)、〔唐〕白居易《秋雨夜眠》: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10)、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1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3)、〔唐〕李世民《咏雨》: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14)、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池溜因忝满,林芳为洒开。
(15)、(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7)、苍天降下丰足的雨水,各种各样的花卉挺拔茂盛。诗句写出春季雨露滋润大地,草木茁壮生长的情形。诗人在这里以“丰泽”代雨露,体现出苍天向大地布施的丰厚恩惠。而百卉正是在雨露的滋育下,破土而出,发芽、窜枝,乃至破苞吐蕊。“降”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盼雨、喜雨的心情。“挺”字也再现出百花精神抖擞、欣欣向荣的景象。诗句注意文辞修饰,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注:昊天,苍天,天。泽,雨露。葳蕤(wēi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
(18)、在宋代时,一位词人写听雨,写出了人生的三个阶段,其中最后一句流传最广,读来潸然泪下,直击心灵。
(19)、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2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2、赞美秋雨的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3)、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4)、〔宋〕徐俯《春游湖》: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5)、这首诗就是南宋诗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6)、〔唐〕武元衡《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7)、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8)、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9)、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10)、意思:登上宝婺楼,远望雁投天末,依稀可辨;忽然风急雨骤,万山好像在风雨中浮动。
(11)、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1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3)、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5)、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16)、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17)、更无人处一凭阑。——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1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9)、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纳兰性德《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20)、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3、关于雨的古诗词
(1)、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2)、〔宋〕苏轼《阮郎归》: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3)、〔宋〕欧阳修《田家》: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4)、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5)、释义: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6)、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8)、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唐·白居易《长恨歌》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关于夏天的古诗词《Array》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仲夏》唐·樊旬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孟夏》唐·贾龠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Array》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景》明·朱瞻基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闻蝉》唐·耒鹄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夏日六言》宋·Array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夏日对雨》唐·裴度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Array》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Array》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形容夏天雨后的诗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11)、意思:夏天的暴雨过后,天气开始变得凉爽。暑气尽消,这丝丝的细雨带来些许秋天的意味。
(12)、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1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4)、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气轻烟细雨中。——元好问
(15)、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16)、〔唐〕韩偓《赠湖南李思齐处士》:三春日日黄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
(17)、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一一崔涂《除夜有怀》
(18)、雨,滴嗒滴嗒地掉在地上,像是在弹奏一首悦耳动听的小曲,拨动着我的心弦.一滴雨水落在了我的手上,细细如丝,引起我的思绪万千.
(19)、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里,苏轼感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显现出西湖雨的奇妙.在雨中,远出的山像蒙上了一层轻纱,蒙蒙胧胧,迷迷茫茫,隐隐约约……多美的意境呀!
(20)、〔宋〕叶梦得《虞美人》:绿阴初过黄梅雨。隔叶闻莺语。
4、有关下雨的诗句
(1)、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描写雨的诗词名句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一一高适《别董大二首》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5)、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6)、读到李煜的《虞美人》,想到了自己也曾是皇族,如今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7)、1274年,蒋捷考中进士。可是,五年后,南宋灭亡,蒋捷的梦骤然破灭,沦为亡国之人,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8)、〔唐〕宋之问《度大庾岭》: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9)、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1)、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3)、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述了照在了床前的月光,就像在地上的白霜一样。把游子思念故乡的联想,和景致的描写很融洽的连成一体。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15)、③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17)、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陈与义《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18)、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黄庭坚《清明》
(1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