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句子摘抄 >

精选苏格拉底产婆术是什么意思(文案89句)

时间2023-07-17发布admin

苏格拉底产婆术

1、苏格拉底产婆术四步法

(1)、    苏:小孩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哄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孩子因此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该放在那一边呢?

(2)、是指古希腊苏格拉底关于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定义、知识。

(3)、它被称为最早意义上的“发现法”。苏格拉底在谈话时常采用讨论的方式,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论法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不直接指出错在哪里和为什么错,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助产术”是最早的“发现法”。“发现法”的提出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同时也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

(4)、过后人家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这么能忍,他风趣地回答说:“我知道雷霆之后必有倾盆大雨。”

(5)、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问题解决的责任感相结合;

(6)、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他对每一事物都提出“什么是……?”的问题。这种提问题的方式意味着要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扩展资料优点:

(7)、集中在重点知识的考察,侧重于信息的反馈以便于讲授者及时调整授课方向。通过引导学员学习,增进了主动思考意识,将授课的内容由基础向高端递进。学员也可以及时查遗补漏,保证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授课的节奏变化强,保证了学员的注意力不被分散。

(8)、(2)运用问答法的基本要求:①精心设计问题和谈话计划;②善于提问和启发诱导;③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④要做好归纳和点评。

(9)、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

(10)、在教育对象上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都认为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无论贵贱、种族与身份地位。孔子拥有弟子三千,他们的身份背景各不相同,比如颜回出生贫寒、子贡是经商的、公治长坐过监狱等。孔子对弟子资格没有特殊的要求,10条干羊肉就能成为其弟子。

(11)、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有关"正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

(12)、接着就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了,这一部分是最难拿分的,要想拿分需要把全部的知识点都给记下来,所以这科在复习的时候就不要再看教材了,有的知识点是看也看不懂的,可以跟着边文教资 红宝课进行学习,它是现在市面上帮助记忆知识点能力最出色的课程了,课程通过科学的方法把一些很难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化,轻松记忆,我当时不到4天就把教能的知识点给记住了,节省了很多背书的时间,利用多出来的时间去大量的做题,根据老师所讲的题型分析和考点去做题超轻松,所以时间是完全足够的。

(13)、苏格拉底从别人可能比自己聪明、比自己知道得多的假设出发,主动找人谈话。当谈话对象从自以为知到知其所不知时,他却没有失去对参与谈话者能够解决问题的信心,一步一步加以引导,从而最终推出答案,使从学生自以为不知到知其所知。

(14)、妈妈:啊?大黄牙,好害怕。。小朋友长了大黄牙会发生什么事呀?

(15)、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一个普通公民家庭,样貌丑陋,狮子鼻、厚嘴唇、肿眼泡,个子也不高。他一生都处于贫穷之中,无论刮风下雨,三伏三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还经常不穿鞋,吃饭也不讲究。

(16)、这也就算了,问题是苏格拉底在问别人问题的时候总爱装傻充楞,自负聪明的人满以为可以轻松搞定,结果却回答不上来,可真是太丢脸了……苏格拉底就这样得罪了很多人。

(17)、①讥讽:即不断地提问使对方自己发现自己认识上的矛盾;

(18)、作为一名培训人,我在《问题分析与解决》©课程中,一直在践行的是:

(19)、它是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用以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主要是由双方的交谈,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揭示对方谈话中的矛盾,从而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个别上升到普遍的认识。

(20)、关于苏格拉底如何使他的对话者从自以为知者到知其不知,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前430——约前354)在《回忆苏格拉底》所载苏格拉底同尤苏戴莫斯关于“正义”的对话中,“助产术”的运用最为典型。

2、苏格拉底产婆术是什么意思

(1)、因为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谙于产婆术。这对于苏格拉底把产婆术用之于教育,将教育喻之为思想之接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后来,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提问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一教育理论,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教育者只能如助产士帮助产妇生子那样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真理与获得知识,绝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和思考。

(2)、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加工知识与直接经验的萃取相结合。

(3)、他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反驳道,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

(4)、苏格拉底对教学对象也没有特殊要求,无论贫富贵贱甚至是雅典城邦的奴隶都可以成为他的学生。只要在街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开导,直到困惑消失。

(5)、苏格拉底:让我们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首先,虚伪归于哪一行?

(6)、苏格拉底: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他父亲欺骗他说药好吃,哄他吃了,他的病因而好了,这能算欺骗吗?

(7)、即"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是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之他将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也叫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8)、第烦恼(包括痛苦)不会减少,对烦恼的摆脱乃是“负强化”,会加重痛苦,并进入恶性循环。

(9)、这种方法包括讥讽(不断追问对方使其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和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通概念)等步骤。

(10)、苏格拉底:假定有人发现其朋友发了疯,因怕他自杀,就偷了他的枪,这种偷盗是正义的吗?

(11)、现场营造一个开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员和员工更好投入。例如:培训现场分组、培训或者研讨会的发言规则等;绩效辅导能否安排在一个独立空间开展等。

(12)、当然,这些对别人来说很不Happy的事情,苏格拉底却不是特别在意,因为对于他来说,专心致志地做学问比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重要得多。

(13)、    尤:看来是我错了。如果您准许的话,我愿意把说过的话收回。

(14)、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学生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最后迫使他们收回了自己原来的主张。

(15)、应用“苏格拉底式产婆术”的原则是:有效提问、化繁为简、化简为易、化易为趣、创建关联,帮助学员激活旧知与示证新知。

(16)、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一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性的著作,但他的影响却非常巨大。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的事物,它们的生存和毁灭,都是神特意安排的,因此研究自然界是渎神的,所以他本人集中精力研究论理道德问题。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他认为,从怀疑自己的知识开始的自我认识是认识美德的来源。他常常爱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但是,在肯定理性认识的同时,他却否定感性认识的作用。苏格拉底在研究学问上有他自己的新方法,他通过问答的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他产生新思想。他善于从个别的东西中抽象出普遍的东西,他这种应用辩证方法证明真理的方法是具体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对欧洲的思想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17)、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者熟悉的事物提出问题,按照自己的预设目的不断追问,达到让学生自我矛盾、困惑不解的境地,然后再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得出教师希望看到的结论。

(18)、此种方法在知识和思想传递过程中,营造了相互平等的氛围。在讨论过程中,启发学员和员工积极主动思考,让员工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甚至工作中有待改进的建议。

(19)、苏格拉底:偷盗、欺骗、奴役等等应归于哪一行?

(20)、真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中,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发现真理。(4)40教师的任务是帮助人们去发现存在于人们内心的真理,帮助人们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

3、苏格拉底产婆术的优缺点

(1)、苏格拉底: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如何呢?

(2)、这诘问过程用的是一连串相关的问题,透过不断提问,啟发学生一路迫近答案。

(3)、当时雅典动荡不安,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给了斯巴达,斯巴达在雅典建立了傀儡政权,称作“三十僭主”。三十僭主在八个月的统治时期对雅典民主派进行了屠杀,这就导致雅典民主派重新掌握政权后,雅典人就开始清算之前争辩和战争时期的问题分子。

(4)、“产婆术”起源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本人没有任何著作,有关他的教育案例可从其学生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大量获得,在此不列举具体的例子),主要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问与答进行主题讨论,甚至辩论。老师不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不断提问,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反思,从而得到结论,这种方法也是我们平时说的Facilitationskill。在企业培训中,我们更多是一个Facilitator的角色;在员工绩效辅导中,我们更多是一个Coach的角色。

(5)、我们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先从成年人的学习心理出发,深入了解成年人的学习特点:

(6)、    尤:不错。不过开始我以为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呢。

(7)、后来,甚至有学生贿赂了监狱的看守,想要帮助他逃跑。然而这最后这一根救命稻草,苏格拉底也放弃了。面对死刑的判决,他选择不逃避的最终理由是:不愿违反法律。

(8)、助产,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在这一环节的任务是充当智慧的“产婆”,以暗示性的语言和作相关示例的方式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新知识并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进而得出结论和获得知。

(9)、    苏:那么,前面我们放在非正义方面的事,也都可以列入正义一边了?

(10)、我们仔细看看当下企业管理中比较流行的各种流派的教练技术,在其引导对话中,我们都不难发现有关苏格拉底提问法的影子。在丰田生产管理的5why分析法中,同样我们也发现了苏格拉底提问法的影子。

(11)、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有关"正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

(12)、苏格拉底终身从事教育工作,无论是谁,只要向他请教,他都乐意施教。而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至今仍然是教育方法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13)、我倒是觉得比较分高低、论先后并无太大意义,因为历史就是这样存在着的。今天我也来聊聊关于苏格拉底的话题,不过不是比较而是与大家分享、研习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14)、“助产术”有利于调动老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助产术”既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又要求老师在旁边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和协助。

(15)、 -假设的前提是什么,哪些是价值观的假设,哪些是描述性的假设

(16)、列举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以此更具体理解这四个步骤:

(17)、苏格拉底将美德定义为“美德即知识,知识是一个绝对定义,我对于此一无所知”。苏格拉底说他自己对知识一无所知,自然他就不可能向学习者传授知识,于是就出现了“产婆术”,为知识接生。

(18)、学生像产妇,学习所得就如婴儿,在教师的连串诘问催生下,呱呱堕地!

(19)、据传苏格拉底的老婆赞西佩十分泼辣,经常一言不合就对苏格拉底拳打脚踢。有一次苏格拉底回到家,赞西佩因为一点琐事絮絮叨叨,甚至还大发雷霆,故意找茬。而苏格拉底则一言不发地抽着烟,结果老婆一盆冷水泼下来,瞬间把苏格拉底浇成了一只落汤鸡。

(20)、导师和管理者每次提问后,一般都需要停留至少5秒,让学员或者员工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4、苏格拉底产婆术体现什么教学原则

(1)、苏格拉底:如果一个将军必须惩罚那极大地损害其国家的敌人,他战胜了这个敌人,而且奴役他,这对吗?

(2)、至此,苏格拉底被告上法庭,罪名是:对地上及天上的现象作无益的研究;将弱的论点变强,以此教导他人;使青年堕落;不信本城所信的神而信其他的神祗。这当然是欲加之罪,当时的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智术师都在宣扬新潮的哲学和“科学”思想,“不敬神”的人比比皆是,只有苏格拉底被控告了。

(3)、苏格拉底一生并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关于他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是通过其两个弟子在后来的著作中用记录的方式流传了下来。一个是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式爱情,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哲学三贤),另一个是色诺芬(代表作:希腊史、经济论)。在色诺芬的《回忆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欧谛德谟有关正义的对话。

(4)、在依据这种方法进行谈话时,他往往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开始,进而求得结论。因此,亚里斯多德把他称为归纳法之父。后来,“启发式”便是由这个方法发展而来的。

(5)、强调学员是学习的主体,培训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培训师主导作用与学员积极性相结合;

(6)、byJacques-LouisDavid(1748–1825)

(7)、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从小跟着母亲到别人家去接生,帮助递递器械,打打下手。这一段生活经历在苏格拉底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从助产中得到了启迪,创立了一种教育方法。他称其为“产婆术”。

(8)、快乐可以通过付出建设性的行动而创造,快乐多了,烦恼相对就少了。

(9)、女儿:其他小朋友不跟她玩,而且会身体不健康

(10)、尤其是刚刚考过教师资格证的朋友们,他的“产婆术”可是笔试必背知识点,陈述该教育理论的这句“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是苏格拉底传世最广的名言之一。

(11)、这个例子说明,苏格拉底提出问题让谈话对象回答,提出与对方的结论相悖的例子,使其自己发现结论的谬误,这是一种“伪证”的办法。

(12)、    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个非常自负的、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讨论人需要不需要学习,学习时需要不需要请教师的问题。其中有一段涉及到正义与非正义的辩论:

(13)、这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14)、苏格拉底一贯自称无知,但却能帮助别人产生知识,正像他母亲费娜瑞特(Phaenarete)是一个产婆,自己年老不能生育,却能给人接生一样。

(15)、当学员和员工分析出根本原因,以及总结经验后,需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16)、由于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谙于产婆术。这对于苏格拉底把产婆术用之于教育,将教育喻之为思想之接生有着重大的影响。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教育应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由外而内的,不是注入、训练、铸造的过程。苏格拉底把“产婆术”贯穿于全部的教育活动之中。苏格拉底的辩论方法。先给对方提出关于某一事物的定义,然后层层追问,使对方陷入矛盾,这样讨论下去,可能得到关于这个事物的明确定义。这个定义能表现这个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的东西,是人人会同意的。苏格拉底自己称这个方法为“产婆术”,是将人内部已有的知识引出来。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归纳的论证”。苏格拉底认为,教师的任务并不只是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他在讲学或辩论时总喜欢采用对话或提问的方法来揭露对方在认识上的矛盾。他并不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者争论,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当他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答错了,他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是再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再通过争论得出正确的答案。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的,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象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育新的生命。他把这种教学法称为“精神助产术”,后人称“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

(17)、苏格拉底方法作为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内部已有的知识引出来。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归纳的论证”。

(18)、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这个哲学的卫道者与殉道者,是我一直以来比较有兴趣研究的哲学家。他比孔子晚出世80年,这两位东西方传统思想的重要开启者曾被人比较过无数次。

(19)、从这个意义上说,“助产术”是最早的“发现法”。

(20)、第“催眠术”来源于巫术,由一个名字叫“汉斯”的人用催眠秀赚钱,1774年奥地利的“麦斯麦”受到“汉斯”的启发,用它来治疗“神经衰弱”(事实上,催眠术不能治愈神经症,其中包括神经衰弱,也不能治愈失眠症),从而创造“磁力说”,由于在操作中往往使当事者处于“睡眠状”,故被称为“催眠术”。需要强调的是,被催眠的人不是“睡着了”,而是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5、苏格拉底产婆术又叫什么法

(1)、    苏(苏格拉底):虚伪应放在那一边。

(2)、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都采用了问答法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孔子的问答法具有引人思考、由浅入深的特征。

(3)、在此,我们送上一道2019年7月份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原题,或许在12月份的考试中会抽到这题哦,那就先恭喜你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这道题:

(4)、更别提苏格拉底还公开宣扬反民主的言论,简直是在大喊着:“向我开炮!”

(5)、“产婆术”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和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

(6)、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

(7)、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对固存于自己头脑中的探究来获得,因此他强调教育就是引导青少年学生人格完善的过程,即教人知识、教人智慧的过程。他认为在雅典,只有那些出身高贵的奴隶主贵族子弟才具有良好的思考力,才有能力接受教育,成为具有完善美德的国家的统治者。因此,他强调,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

(8)、在对方不知道“美德”这个概念时,他把话题转入到比“美德”问题更简单的“图形”,使谈话对象触类旁通;当对方意识到美德是“对高贵事物的想望和获得这种事物的能力”时,他又把话题转入到“善”与“恶”。

(9)、第“催眠术”的本质是促进“意识狭窄”,使被催眠的人暂时“感觉不到”原本的“目的物”,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催眠”过后,问题犹在。比如,牙疼的患者可以在今晚通过催眠术使牙不疼,但是,如果明天不去“看牙医”,就会继续疼起来。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