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句子摘抄 >

精选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即使明天我们的手脚都会什么意思(文案143句)

时间2023-07-21发布admin

亚里士多德

1、亚里士多德的简介

(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

(2)、塞斯曼尼迪斯说,陵墓具备的几个特徵以及它的修建时期“全部都支持一个结论:这个拱形结构遗迹是亚里士多德曾经的墓祠的组成部分”。

(3)、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4)、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5)、公元前336年 腓力被刺身亡。他的儿子、年仅二十岁的亚历山大即位为王。

(6)、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7)、于是亚里士多德 开发出一套 更牛逼更大胆的

(8)、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9)、事物在运动着的任何时候总是一方面处在它所正在的状态下,另一方面又是在它变化所趋向的那个状态下。

(10)、对于每种形式,即每一格的三段论,由于每个◇代表a、e、i、o四者之因此我们可以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中的?所代表的字母按顺序排在一起表示具体的三段论。比如第一格的aaa表示大前提是“所有M都是P”(MaP),小前提是“所有S都是M”(SaM),结论是“所有S都是P”(SaP)的三段论。

(11)、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12)、至于两个无效推理,指的是第三格中的aai和eao被亚里士多德视为有效,其实是无效的。比如以aai为例,它是从“所有M都是P”和“所有M都是S”推出“某些S是P”。若以M表示“三只脚的鸡”,P表示“三只脚的”,S表示“鸡”,该推理意味着从“所有三只脚的鸡都是三只脚的”和“所有三只脚的鸡都是鸡”推出“某些鸡是三只脚的”,结论错误,故而是无效推理。但可作开脱的是:这种无效推理是微妙的,因为它是前提中的M所表示的东西不存在造成的,只要M所表示的东西存在,推理就有效。这种三段论如今被称为“有条件有效式”,因前提中的M所表示的东西不存在造成的谬误则被称为“存在谬误”。这种微妙性直到两千多年后的19世纪,随着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GeorgeBoole)等人对逻辑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之后,才得以澄清。在那之前,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以近乎完美的姿态统治了整个逻辑。且这种统治不像他的某些其他著述那样为后人所盲从,而是确实难在他的“百尺竿头”上更进一步。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第二版序言中就曾表示,“逻辑……自亚里士多德之后连一步都未能前行,因而从各方面看来都已终结”。“终结”云云虽是典型的哲学式滥调,但可以不夸张地说,亚里士多德时代从未有其他先贤在任何领域的技术性层面上如此系统地逼近现代研究。

(13)、尽管自己的学生已经是贵为国王,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直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学园,教授哲学。亚里士多德得非常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

(14)、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亚里士多德

(15)、幸福本身就是目的。把辛苦的工作说成是为了游戏的无效劳动,未免太幼稚了。幸福生活就是合乎德性的生活。幸福生活离不开勤劳,我们说,勤劳胜于娱乐以及和游戏有关的事情。我们认为,不论群体还是个人活动,都是越勤劳,就越高尚,所以高尚的人实现活动,其本身就是优越的,从而是更大的幸福。随便什么人都能享受肉体快乐,奴隶也不比出身高贵者差。但没有人肯和奴隶共享幸福,除非是属于生命的。所以,幸福决不在这些消遣之中,它在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之中。

(16)、因为他是“逗逼”吗?可能是……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17)、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有因果关系的存在.他认为自然界有四种不同的原因,古希腊人的“原因”观念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性”观念,“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并不与“结果”相对应.即“目的因”、“质料因”、“动力因”和“形式因”.

(18)、下载地址如下:http://www.zhuanyejun.com

(19)、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否认人有理性,正是有了理性,人才能将不同的感官印象区分开来.但是他同时指出,在人的感官经验到任何东西之前,理性是完全真空的.

(20)、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2、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即使明天我们的手脚都会什么意思

(1)、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故。这个凭着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大帝国,经过混战,分裂成几个独立的王国。

(2)、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3)、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与其说是起因于当事人的缺点,毋宁说是以其优点为杠杆产生的。

(4)、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5)、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所谓卓越,并非指行为,而是习惯。

(6)、在天文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运行的天体是物质实体的学说。

(7)、根据古希腊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但是,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观点或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前者的政治观是建筑在即将衰亡的希腊城邦的基础上的,而亚历山大大帝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希腊人来说无异是野蛮人的发明。

(8)、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9)、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色雷斯的)色雷斯多德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有人将亚里士亚里士多德出生地看作是西方的第一个教科书作者。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家庭情况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

(10)、是不是所有事物都具有理念?比如恶的理念是什么?如果恶具有理念,而柏拉图的最高理念是善,两者是不是有冲突。

(11)、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为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亚历山大还为他的老师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

(12)、嫉妒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失败和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功!

(13)、亚里士多德走进柏拉图的房间,说出那句我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时候,房间一共几个人?

(14)、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15)、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16)、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7)、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18)、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是所有生物孜孜以求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高贵的善,痛苦就其自身就为一切生物所逃避,那么,它的反面就是为一切生物所欢迎。其次,凡是不以他物为手段,不以他物为目的而选择的东西才是最可贵的,这就是快乐。

(19)、在戏剧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第一部探讨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总结性著作.他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认为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这是艺术史上第一次对戏剧的本质做出探讨,更开创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传统.他的观点后来被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加以发挥,从而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艺术史.

(20)、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

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1)、同柏拉图一样,他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还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

(2)、青年希望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荣誉和金钱之间,更喜欢前者,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对金钱的需要。

(3)、把亚里士多德简单地归类为唯心主义者或唯物主义者是不准确的。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因其思想而被归类为唯心主义者。柏拉图认为,思想是物体的原型,独立于物体而存在。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由各种事物以其自身的形式和材料组成的。

(4)、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5)、★关于高智商名人—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人生事迹

(6)、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7)、青年希望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荣誉和金钱之间,更喜欢前者,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对金钱的需要。

(8)、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9)、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10)、时间碾碎万物;一切都因时间的力量而衰老,在时间的流逝中被遗忘。

(11)、嫉妒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失败和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功!

(1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

(13)、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他在研究方法上,习惯于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

(14)、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人谦逊是安全。

(15)、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

(16)、三段论总共有多少种呢?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对每一格,由于每个◇代表a、e、i、o四者之因此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中的◇替换成a、e、i、o四者之一共有4×4×4=64种方式。将四个格合计起来,则是64×4=256种。因此三段论总共有256种。

(17)、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8)、公元前337年,腓力召开全希腊会议,会议约定希腊各邦停止战争,建立永久同盟,由马其顿担任盟主。在会议上,腓力宣布,他将统帅希腊各邦联军,远征波斯。至此,马其顿实际上掌握了全希腊的军政大权,希腊各邦已经名存实亡,成为马其顿的附庸。

(19)、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20)、物质与形式是抽象概念,一个具体的事物包含着两者。

4、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1)、法治比任何一个人的统治来得更好。所谓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做服从法律又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

(2)、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军和希腊各邦的联军出征波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打跨了号称百万的波斯大军,接着摧毁了古老的波斯帝国。一个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其领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南包埃及,北抵中亚——建立起来了。

(3)、拿分类来说,虽然很多逻辑学家认为亚里士多德有意排斥第四格,但也有逻辑学家认为亚里士多德是承认第四格的,只是因有关分类的文字成书在先才导致了遗漏。如果说这是死无对证,那么另一种开脱则不无道理,那就是:三段论并非全都独立,而是可用某些等价关系相互约化的。比如大前提与小前提的顺序对换是等价的,XeY与YeX,XiY与YiX也分别是等价的,等等。利用这些等价关系,有效三段论的数量可大幅约化,第四格则可被完全消除,所谓“排斥第四格”也就未必是问题了。

(4)、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亚里士多德

(5)、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6)、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7)、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8)、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亚里士多德

(9)、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亚里士多德

(10)、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所谓卓越,并非指行为,而是习惯。

(11)、公元前342年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的聘请,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12)、事物在运动着的任何时候总是一方面处在它所正在的状态下,另一方面又是在它变化所趋向的那个状态下。

(13)、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亚里士多德

(14)、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15)、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的缘故。

(16)、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17)、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亚里士多德

(18)、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19)、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所谓“黄金比例”.这或许和希腊自然派哲学家的“和谐”概念类似.他认为,人不应该偏向哪一个极端,惟有平衡,人才能过快乐和谐的生活.

(20)、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5、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

(1)、物质与形式是抽象概念,一个具体的事物包含着两者。

(2)、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名句,用来吐槽张大大的智力。

(3)、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4)、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雅典、底比斯等国组成的反马其顿的联军,从此称霸希腊。

(5)、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6)、但实际上,“守旧”乃后人之“守”,非亚里士多德之过,与作为探索者和思考者的亚里士多德更是背道而驰。关于这一点,课文的“主角”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Galilei)有过精辟的阐述,在《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中这样写道:

(7)、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8)、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9)、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吕刻俄斯)吕克昂)来命名。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得非常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

(10)、另一方面,如果坚持日心说的话,就是对亚里士多德体系的颠覆。而亚里士多德体系在当时不仅仅提供对宇宙秩序的解释,它同时基于这个解释而为世间的现实秩序提供了一个正当化的论证。人们会说,为什么现实当中的等级结构是正当的,是因为宇宙就是这样一个结构。如果伽利略用日心说把亚里士多德哲学给颠覆掉了,那么你颠覆掉的不仅仅是天上的秩序,你还会使得地上社会的正当性秩序彻底坍塌,而这个坍塌有可能引发天下大乱。教会就会质问,伽利略你能为天下大乱负责吗?负不了责就给我闭嘴。

(11)、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12)、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13)、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4)、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

(15)、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一位宫廷医生,亚里士多德出生后,父母十分重视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十七岁时,被父亲送往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修学。由于亚里士多德天资聪颖,并且勤奋刻苦,因此很受老师柏拉图的重视。柏拉图担心亚里士多德误入歧途,便对亚里士多德说:“要给你戴上缰绳。”言下之意就是,亚里士多德思维敏捷,不同于一般人,如果不严加管教的话,亚里士多德就不能成为柏拉图期望的人。

(16)、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7)、有七个原因决定了所有人类的行动:机遇、本性、强迫、习惯、理性、激情和欲望。

(18)、工作在无意间满足了人们想要远离日益混乱的生活的需求。

(19)、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0)、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1)、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在这个世上,如果你没有勇气将一事无成。勇气是仅次于荣誉的最伟大的品质。

(3)、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人谦逊是安全。

(4)、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代表作品有:《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等。

(5)、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6)、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7)、金钱的欲望就像一头贪婪无比的野兽,你永远不知道它脚下埋下了多少宝贵的青春,当青春耗尽,也许你什么也留不住,只留下了孤独和面目可憎。

(8)、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所谓卓越,并非指行为,而是习惯。

(9)、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还确立了均衡正义原则。

(10)、离开学园后,亚里士多德先是接受了先前的学友赫米阿斯的邀请访问小亚细亚。赫米阿斯当时是小亚细亚沿岸的密细亚统治者。亚里士多德在那里还娶了赫米阿斯的侄女为妻。

(11)、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12)、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13)、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14)、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15)、一个具体事物,如何分有多个理念?比如说,一个白人,他首先要分有人这个理念,又要分有动物这个理念,又要分有生物这个理念,还要分有白这个理念,如果理念是孤立的,那么这个过程怎么进行的。

(16)、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去世,去世的原因是一种多年积累的疾病所造成的,终年六十三岁。关于他被毒死,或者由于无法解释潮汐现象而跳海自杀的传言是完全没有史实根据的。

(17)、我认为克服自己欲望的人比征服敌人的人更为勇敢,因为最艰难的胜利是战胜自我。

(18)、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不生存在社会中便不是真正的人.他还提出三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君主制、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他称之为“Polity”).

(19)、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20)、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1)、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简单,但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这却不简单。

(2)、闲暇当然是一种幸福。因为,我们为了获得闲暇而工作,为了和平过日而战争。

(3)、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4)、我原本以为他是一个懂哲学的的疯子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他是一个逻辑严谨,心思超密,条理巨清……的

(5)、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6)、如果亚里士多德活在伽利略的时代,我猜亚里士多德不会像教会那么做。他不会简单地去判断伽利略是对是错,而是会仔细地去看这个社会当中为什么会出现伽利略这样的思潮。这样的思潮出现了,背后一定意味着社会的某种变化,他要去观察是什么样的社会趋势导致了这样一种思潮。至于他自己是否认同伽利略的理论,那是另一个问题,从秩序建构的角度而言,这可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要观察现实社会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由此来判断,我们过去的治理方案制度逻辑是否得调整了。你看,这是一种多么负责的“教导主任”态度啊。

(7)、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8)、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9)、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与其说是起因于当事人的缺点,毋宁说是以其优点为杠杆产生的。

(10)、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

(11)、变体:有七个原因决定了所有人类的行动:机遇、本性、强迫、习惯、理性、激情和欲望。

(12)、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哲学并不像柏拉图那么禁欲化。他并不将躯体视为灵魂的囚牢,也不相信物质欲望本身就是邪恶。他教导说,最高的善在于自我实现,即运用最真实地使其成为人的那部分人性。因此,自我实现便与理性生活相一致。但理性生活依赖于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之适当结合。躯体一定要保持健康,情绪要适当地加以控制。解决的办法可以从中庸之道中找到,在于使极度放纵的一面与禁欲克制的另一面保持一种平衡。这不过是重申了典型的希腊理想Sophrosyne,即“不要过分”。

(13)、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14)、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15)、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他曾经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柏拉图去世后,由于学园的新首脑比较赞同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令亚里士多德无法忍受,便离开了雅典。

(16)、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17)、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18)、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19)、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20)、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1)、我时常感到困惑,为什么那些墨守亚里士多德每一句话的铁杆支持者们会意识不到他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誉与声望构成了多大的妨碍,以及他们是如何越想加强他的权威,实际上却越有损这种权威。

(2)、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惧,自信,妒嫉,喜悦,友情,憎恨,渴望,好胜心,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

(3)、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