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写雨的诗句100首(文案127句)
关于写雨的诗句100首
1、《春雨》孟浩然
(1)、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2)、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3)、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4)、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凝而成……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6)、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7)、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一李商隐《夜雨寄北》
(9)、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0)、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11)、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1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一一张谓《早梅》
(13)、帘外雨声潺潺,春意将尽,梦里忘记了自己是被囚的俘虏,才有那片刻的欢愉,一种悲凉油然而生。
(14)、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15)、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16)、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7)、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18)、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李贺《秋来》
(19)、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於绮寮。——左思《三都赋》
(20)、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一一高适《别董大二首》
2、关于写雨的诗句100首
(1)、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2)、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3)、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这句诗说中了人生常态,时间流转,世事无情,生而为人,都有飘泊流离的时候,这句诗正是直击了物是人非、飘泊流离人的心情,所以后世传唱不绝。
(4)、此的蒋捷春风得意,与歌女唱和为伴,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多么美好的雨,多么美好的夜晚。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 有约》
(7)、形容小雨,意境悠远的还有辛弃疾《西江月》里写过:“七⼋个星天外,两三点⾬⼭前。”
(8)、江南之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战乱的人,又怎么会有归属感?故这两句是沉郁的。
(9)、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0)、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1)、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曹雪芹《咏白海棠》
(12)、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13)、梅雪争春精降,骚人搁笔费评章》一一卢梅坡《雪梅.其一》
(1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5)、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6)、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杜甫《秋雨叹三首》
(17)、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1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9)、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0)、云如坏山欲塞海,树似奇鬼将搏人。急投民家雨随至,燎衣不觉鸡唱晨。
3、关于写雨的诗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崔道融《田上》
(4)、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5)、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6)、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9)、1274年,蒋捷考中进士,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10)、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郑谷《莲叶》
(11)、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12)、苏轼《定风波》,小楷,纸本,5x23cm,2006
(13)、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4)、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张炎《疏影·咏荷叶》
(15)、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6)、“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说的是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灵。前二句的沉郁,与后二句的空灵,就形成了难以言喻的艺术张力。
(17)、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18)、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徐祯卿《在武昌作》
(1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描写雨的古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0)、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关于秋雨的诗句古诗
(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2)、在诗词中,很多时候雨和梧桐、芭蕉总是相辅相成的蕴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忧愁。徐再思是元代散曲名人,他的作品总是缠绵悱恻,清新秀丽。
(3)、诗人经过一段流离转徙的生活后,来到成都定居,在这里他开始了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在成都草堂生活两年了,这段时间里,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所以在诗人的眼里,春雨是“好雨”,因为它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4)、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
(5)、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6)、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7)、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声归岛门。
(9)、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1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2)、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1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1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一一白居易《夜雪》
(15)、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16)、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7)、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18)、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关汉卿《大德歌·夏》
(1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20)、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5、带雨的古诗100首小学
(1)、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4)、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高启《春暮西园》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志南和尚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写的是毛毛细雨。
(7)、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8)、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咏苎萝山》
(9)、暮年的蒋捷已经白发苍苍,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
(10)、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1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描写雨的诗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2)、张志和《渔歌子》,小楷,纸本,5x23cm,2006
(13)、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14)、同样是听雨,这首宋词描绘了三种年龄段不同地点,所听到雨声的不同感受。少年在“歌楼”、壮年在“客船”、暮年于“僧庐”,不同的时间空间的跳跃和融合,让这首词浑然一体,跌宕起伏。描绘每个年龄段的用句虽然不多,可为我们营造的艺术氛围和容量,却是浓厚的。
(15)、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1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17)、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18)、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一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1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20)、每每读到“悲欢离合”的诗句,总是让人忍不住深叹。人自出生以来,就伴随着离别,伴随着悲欢。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5)、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甘草子·秋暮》
(6)、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7)、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8)、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9)、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10)、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马戴《灞上秋居》
(1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1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13)、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15)、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
(16)、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7)、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容若·《蝶恋花·出塞》
(18)、正是因昨夜那样天气,让词人联想到窗外的场景应该是残红满地,一片狼藉。可侍女的回答却截然相反,“知否?知否?”作者连用两问,也像是自言自语,料定那海棠花定时凋零了一地,枝头更是绿肥红稀。风雨无情,海棠花不可能长开不谢。一语之中,含有不尽无可奈何的惜花伤春之情,可谓语浅意深。词人感情细腻,更是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深层的感悟。
(19)、来守护自然的心。关于雨的诗句1)杜甫《春夜喜雨》赏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译文: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1)、人到中年的蒋捷,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着蒙蒙细雨,江水茫茫,西风中,那离群的大雁发出阵阵哀鸣。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6)、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7)、这首词曾被誉为《淮海词》中小令的压卷之作,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清晨里所生发出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