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句子摘抄 >

精选小学俗语100条(文案136句)

时间2023-07-31发布admin

民间常用俗语100条

1、民间常用俗语100条关于父母说的

(1)、当面输心背面笑——比喻当面显得十分亲热,背后却在捣鬼。

(2)、吹牛,说笑话,没有目的的聊天。“大山成为中国的公众人物,国人都知道有一个洋大山善侃大山。”(《北京青年报》1999/6/2)“我们家从卧室、厨房到卫生间,都得穿过客厅,像我这样三天两头跟朋友在客厅里侃大山,倒确是给家人带来了不便。”(西湖视窗网2003/12/29)

(3)、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多含褒义)。

(4)、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5)、打肿脸充胖子——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6)、冬至来年节,粮食斗价看冬至,冬至长来年降。属九属暖,入伏入寒。一九暖,二九冻破脸,三九四关门闭手,五九六九冻破石头,七九八老婆子出来咵口,一九一阳生,九九遍地生。

(7)、比喻在有把握的地方出了问题。“历史上,我们在理所当然的情况下输得太多了,‘阴沟里翻船’的情况我们也经历过不少。”(《中国体育报》2003/12/26)“澳大利亚一个神偷最近‘阴沟里翻船’,他在一次作案时由于老眼昏花,竟然把自己家给偷了。”(《环球时报》2004/1/12)

(8)、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9)、指家庭或团体内部发生争斗和冲突。“不再窝里斗寻找双赢点”(《北京现代商报》2003/1/14)“养猪场之间互挖墙角、互相压价、互损声誉的事件屡有发生,‘窝里斗’让养猪户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农民日报》2003/12/8)

(10)、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上海证券报》2002/7/2)“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大连日报》2002/8/20)

(11)、大事不糊涂——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12)、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13)、风中飘扬的旗,抖的欢。在大浪里的鱼,游的欢。十八岁的姑娘,玩的欢,叫槽的驴知道要吃饭了,叫的欢。

(14)、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15)、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民间经典的俗语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16)、比喻对相关各方一视同仁,不偏向任何一方。

(17)、比喻拥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却不能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18)、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口语中也指人在哭的时候很大声,但是不掉眼泪。只有声势而没有实际行动。

(19)、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2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顺随。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2、小学俗语100条

(1)、马不卸鞍,人不解甲,比喻时刻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2)、惊蛰闻雷果似泥(惊蛰节这天听到雷声,这年雨量大,丰县地高亢,将丰收)。

(3)、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4)、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四川在线2003/8/13)

(5)、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的。

(6)、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7)、打鸭惊鸳鸯——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8)、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9)、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10)、比喻在绝望的情况下尽力挽救,寄希望于万一。“反正到了这田地,也就只有自己医自己,死马当作活马医了。”(《宁夏广播电视报》2003/9/10)(广东新闻网2003/11/3)

(11)、形容个人的欲望表面上接触了,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

(12)、告诫人们不要孤注一掷,把所有的精力资本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应该做多手准备,留几条后路。

(13)、为求一字精,耐得半宵寒传统民间谚语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指农历)。

(14)、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15)、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自流,甚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16)、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17)、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

(18)、得饶人处且饶人——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19)、在某个部门或圈子里,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不能率性而为的。有时表示自己陷于被动局面时的无奈。

(20)、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高调的受到赞扬,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高调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大连日报》2002/4/8)“大凡贪官都喜欢唱高调——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缘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新华网2003/6/27)

3、经典俗语大全100条

(1)、(不祥)春刮东风雨绵绵,夏刮东风干井底,秋刮东风秧苗死,冬刮东风雨雪天。

(2)、东绛(虹)呼噜,西绛雨(呼噜指打雷不下雨)。

(3)、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4)、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5)、妖艳神发脚转筋,屁眼儿咬了抠背心。(咬:痒)

(6)、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大赤包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向来不肯把余钱打‘水漂儿’玩。”(老舍《四世同堂》)“致富心切上了当四十万元打水漂。”(《云南日报》2003/7/6)

(7)、大雨将要到(缸为丰县农家装水的容器,一般缸外不会湿,湿为反潮现象,民间称穿罗裙)。

(8)、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9)、道不同,不相为谋——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10)、比喻没办法,无可奈何。“消费者吃了亏,还没辙儿,只能默默把苦水朝肚子里咽,你说这叫什么市场逻辑!”(天极网2002/9/28)“至于得接受强制隔离一事,齐秦坦然接受,‘虽然麻烦,但也没辙儿’。”(网易娱乐2003/4/28)

(11)、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事情办得不干净不利索,使得其他的人或事受到牵连,也比喻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12)、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与选择的空间。

(13)、比喻抓住了次要的东西而放弃了主要的东西。“TCL集团总结了自身在通信设备市场的得失,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捡了通信终端产品这个芝麻,而丢掉了通信系统产品这个西瓜。”(天极网2002/9/10)“双语教学须因地制宜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中国青年报》2003/10/8)

(14)、木匠的斧子和厨师的刀都是行业的专业工具,在老时候是不允许别人动的,犯忌讳。光棍的行李代表着是光棍的唯一财产了,如果被偷了就更可怜了。姑娘的腰更是摸不得,摸了就是耍流氓了!

(15)、在某个部门或圈子里,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不能率性而为的。有时表示自己陷于被动局面时的无奈。

(16)、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7)、比喻不好的东西也有可利用的、不可小看的成分。

(18)、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19)、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踏实苦干,加快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的台阶。”(《人民日报》2003/3/8)

(20)、早雾晴,晚雾阴(早上起雾预示晴天,傍晚起雾预示着天阴)。

4、民间常用俗语100条大全

(1)、比喻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

(2)、重足而立,侧目而视——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3)、比喻世界很复杂,什么奇怪的人和事物都有。“移动通信产业利润丰厚,吸引了很多厂商进入,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合法的、非法的、有条件的、没条件的经营者纷纷加大对通信产业的投入。”(《通信信息报》2003/10/30)“‘棉花?’小罗一下子乐了,‘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长这么大,还第一次听说有人吃棉花。莫非她是棉铃虫转世?’”(新浪读书2004/1/18)

(4)、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或单位。“林木毁湖泊缩自然保护区为何成了‘烂摊子’?”“新华社记者初到伊拉克体验战后‘烂摊子’”(新华网2003/9/5)(新华社2004/1/15)

(5)、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6)、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政治、经济形势或思潮。

(7)、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8)、“挖绝户坟、踹寡妇门、抢月子奶、骂哑巴人”

(9)、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10)、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信仰它和崇拜它的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反动派就是用流血屠杀的手段,也止不住共产党这种如万马奔腾的发展趋势。”(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银行存款怎样最划算?‘滚雪球’存钱法好”(《北京青年报》2003/9/22)

(11)、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12)、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公务员上岗先打‘预防针’”(《检察日报》2003/6/28)“先打预防针大学生热衷‘提前职业化’”(《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8/27)

(13)、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14)、离开了山的老虎无能为力,离开了水后鱼儿难以生存

(15)、原指精彩的舞台表演需要长期艰苦的排练,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艰辛的训练、准备才能取得。“俗话说的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充分的庭前准备,也就没有良好的庭审效果。”(齐鲁热线2002/4/15)“常言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别看兄弟俩在台上笑的轻松,其实这里头包含了他俩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央视国际2003/10/2)

(16)、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拿来’!”(鲁迅《拿来主义》)“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不管三七把他关了起来。”(《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

(17)、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听报告、看文件以及在新闻媒体中,常见某些领导干部‘打官腔’。”(《大连日报》2002/10/12)“儿女同父母说话,没有听说打官腔的,因为父母是长辈、是亲人。党政干部是人民公仆,讲话发言,与群众交流思想,不能打官腔。”(《人民日报》2003/8/12)

(18)、在某个部门或圈子里,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不能率性而为的。有时表示自己陷于被动局面时的无奈。“习惯于这种不动声色、波澜不惊的职场老手,将办公室比喻成战场,在这里,每天都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战火的较量,不管你累不累,愿不愿意只要你置身‘江湖’,就‘身不由己’。”(《北京晨报》2003/3/28)“我不相信考试,但既然身在这个制度中,就得跟着规则玩。这就是生活,很多时候不因为你喜欢或那是对的,而是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好跟着游戏规则走,并做到最好。”(《联合早报》2003/5/8)

(19)、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20)、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远的不讲,就拿最近发生的合江特大水难和江门烟花厂特大爆炸案来说吧,两地都发生了有关部门‘捂盖子’、拒绝记者采访的怪现象”(《解放军报》2000/11/13)“事故责任人紧捂盖子记者冲破障碍公布部分死者名单”(《人民日报》2001/8/6)

5、十句民间俗语

(1)、打破沙(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2)、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撒辣菜。民间常用谚语拔根汗毛比腰粗

(3)、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4)、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5)、自己不念经,念珠不交人。民间谚语俗语芒种赶天,夏至赶时。

(6)、1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7)、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

(8)、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别闯红灯’,这不仅是对我们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对于我们体育健儿来说,同样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树立‘别闯红灯’的意识。”(人民网2003/4/17)“但不闯‘红灯’基本上就不存在特区,所谓的特区就是有改革的试验权,所谓改革的试验权就是‘闯红灯’的权力,在体制上‘闯红灯’的权力,改革就是一种违规,不违规就没有改革。”(东莞商务网2003/12/19)

(9)、春打六九头,五九尾(指立春那天为五九的最后一天,或六九的第一天)。

(10)、告诫人们不要孤注一掷,把所有的精力资本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应该做多手准备,留几条后路。

(11)、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12)、意为白占便宜的事是不存在的,要想有收获,必须有付出;有时是提醒人家提防以利益为诱饵的陷阱。常说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或“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超市购物小票背面印有请你‘免费’摄影的广告;在街头闹市有人会塞给你一张什么免费传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吃免费的‘艺术摄影餐’就更是难上加难。”(《北京现代商报》2004/1/9)“原本觉得电影频道放不少经典电影,能节省我不少买碟的钱。现在我终于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看来我以后只好放弃电影频道了。”(《北京娱乐信报》2004/1/28)

(13)、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14)、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15)、二月小麦没老鸹(指乌鸦在小麦地里已看不到)。

(16)、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

(17)、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齐鲁晚报》2003/1/30)“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厦门晚报》2003/12/31)

(18)、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19)、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百兽联欢猴子唱主角”(《文汇报2004/1/21》)“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一小时发送一千万条”(2004/1/30)

(20)、恋爱是开启人生秘密的钥匙,感情是掌握钥匙的守门人

(1)、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8个战士围成一圈,当面鼓对面锣地数落起来,说得小符鼻尖上直冒汗。”(《解放军报》2000/8/16)“报纸交流的局限是呆板、迟到;电视则是当面鼓、对面锣,而且一般当面说的东西不会说得很深,这是人之常情。”(《中国青年报》2004/1/1)

(2)、“但我们发现,许多优惠政策是干打雷不下雨,真正能落实的很少。”(《京江晚报》2003/1/17)“虽然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违规车辆和违规厂家的查处,但每次总是‘干打雷不下雨’,收到的实效有限。”(《中国青年报》2003/12/19)

(3)、判定是不是俗语,简化定义,俗语是熟语最有特色的一种,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俗”是它的核心,它来自民间,群众创造,口语性和通俗性、形象性为重要特点。区别俗语,比如俗语与成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肉强食;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积重难返。前者为俗语,后者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炼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5)、(想些奇奇怪怪的事,就如同想接个干妹儿,盖上花铺盖那样的好门子。)

(6)、 钻石虽小,能穿瓷器;麦垛虽大,压鼠不死。  

(7)、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8)、东风压倒西风——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

(9)、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

(1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

(11)、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12)、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13)、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唐小山叹道:‘我一辈子就是不想当大英雄,你偏逼我赶鸭子上架吗?’”(李凉《暗器高手》)

(14)、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15)、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应因人施教,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2)“他们采取因厂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稳妥转变企业体制。”(《吉林日报》2003/11/19)

(1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

(17)、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18)、意为白占便宜的事是不存在的,要想有收获,必须有付出;有时是提醒人家提防以利益为诱饵的陷阱。

(19)、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因为资金紧缺的原因,将于今日开幕的第六届长春电影节走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地。虽然开幕式闭幕式请来了不少港台明星撑场面,但真正唱主角的电影人却寥寥无几。”(《北京娱乐信报》2002/8/23)

(20)、芭蕉树黄桶壮,做颗针都要不得。(壮,音zhuang4)

(1)、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中国教育报》2001/5/30)“孙伯渊知道马宝山非常能干,有一次跟他说,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你应该凭自己的实力另谋发展。”(《北京晚报》2004/1/26)

(2)、天上乱搅云,地上下满盆;今天火烧云,明天晒死人(乱搅云指乌云翻滚。火烧云指晚霞满天)。

(3)、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中国有句俗话,谓之‘好了伤疤忘了痛’。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不仅健忘,而且麻木,竟至伤疤还未好就已经忘了痛。”(《合肥晚报》2003/5/28)“吴仪:中国走出非典阴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中新网2003/6/25)

(4)、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5)、早上烧霞,晌午沤麻(早晨出现彩霞,中午多会下雨。晌午指中午,麻为草本植物,茎皮纤维可做绳索、织布。沤麻就是将麻埋于泥中腐蚀)。

(6)、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能创造出奇迹来。

(7)、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华西都市报》2004/1/29)“难怪肚子大唱空城计,原来该吃晚饭了。”(席娟《我就是赖定你,怎样?!》)

(8)、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9)、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10)、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事情办得不干净不利索,使得其他的人或事受到牵连,也比喻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11)、俗话说: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2)、聪明人听到一次,思考十次;看到一次,实践十次。

(13)、“木匠的斧子、厨师的刀、光棍的行李、姑娘的腰”

(14)、这里我从数千条搜集而来俗语中,选择100条,这些俗语巴中老百姓惯常使用,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特别是方言口语的运用,使它最具巴中特色。

(15)、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16)、有爱情的生活是幸福的,为爱情而生活是愚蠢的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