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句子摘抄 >

精选古代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文案86句)

时间2023-08-04发布admin

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

1、关于爱学习的成语

(1)、出处:《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2)、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3)、(释义):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4)、这个典故里的故事,实际生活中不推荐,因为你可能遇不到这么好的妻子,迎来的可能是一顿毒打。

(5)、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6)、(典故)出自《晋书·祖逖传》《资治通鉴》。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7)、焚膏继晷(fén gāo jì guǐ):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

(8)、宋·黄庭坚《跛奚移文》:“持勤补拙,与巧者俦。”

(9)、● 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学习白居易说服老婆不买房!

(10)、后来,他发达了,有一次偶然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和他现任的丈夫,生活清贫,被抓来修路。

(11)、出 处: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2)、出 处:宋·楼钥《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13)、青春属于积极向上的人;青春属于力争上游的人;青春属于发奋图强的人;青春属于锲而不舍的人;那你就凿壁偷光、笨鸟先飞、悬梁刺骨吧,那样就可以永葆青春了。呵呵,青年节快乐!

(14)、(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5)、(释义)悬梁刺股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16)、铁杵磨成针 雪地夜读 冬练三九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分秒必争 争分夺秒 通宵达旦 夜以继日 凿壁借光 鸡鸣而起 勤学苦练 学而不厌 幼学不厌 幼学壮行 朝乾夕惕 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 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 苦心孤诣 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仰屋著书 映雪读书 凿壁偷光 折节读书 坐薪悬胆 倾耳而听 倾耳注目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有恒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 水滴石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7)、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18)、任何时候,学习都不会晚,勤奋的例子比比皆是。

(19)、(拼音):dùn xué lěi gōng

(20)、今天,诗词君给大家介绍的是,那些成语里的勤奋读书的人儿。

2、古代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

(1)、手不释卷拼音:(shǒubùshìjuàn)

(2)、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

(4)、为了攻克技术难关,科技人员废寝忘食,日夜奋战。

(5)、 (出自):《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6)、寝:睡觉;餐:吃饭。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7)、“(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8)、出处:《北史·樊深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9)、卧薪尝胆拼音:(wòxīnchángdǎn)

(10)、我们读初高中时,教室里没有空调。一到夏天,就跟老师申请坐到教室的后门,因为只有那里,才会有点风,天气太热的时候我们甚至有点学不进去。

(11)、焚膏继晷:出自于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2)、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13)、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14)、出处:刘克庄 《雷母宜人王氏墓志铭》 :“夫子得囊萤映雪,不以家衡虑;贤郎得担簦负笈,不以贫辍学。”

(15)、韦编三绝:孔丘读《易》,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

(16)、悬梁刺股:东汉孙敬,用绳子把头发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战国苏秦,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17)、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18)、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意为书本不离手,借以形容十分勤奋好学。

(19)、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0)、形容刻苦攻读的成语:攻苦食淡,顿学累功,孜孜不倦,废寝忘食,业精于勤。

3、关于学习的名言

(1)、囊萤映雪:晋代车胤,没钱买灯油,便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2)、王叔叔工作起来废寝忘食,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3)、(典故)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4)、(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5)、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6)、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7)、 (示例):不由我不~搞这一套。◎叶圣陶《招魂》凿壁偷光(záobìtōuguāng)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8)、 (示例):苏颋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宋·王傥《唐语林·文学》学而不厌(xuéérbùyàn)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9)、朱买臣将他们夫妻二人接到了自己的府中,供应他们饮食。住了一个月,他的前妻就上吊死了。未能与你共苦,羞与你同甘,想来这女子也是个刚烈的性子。

(10)、手不释卷: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11)、解释: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好;热爱

(12)、悬梁刺股的方式值得人敬佩,但是诗词君不提倡,若是困了,就应该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学习效率更高。

(13)、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盖三年不窥园。”

(14)、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读书。形容非常好学,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条件刻苦学习。

(15)、因怕困倦影响学习,而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学习十分刻苦。

(16)、在古代,匡衡凿壁借光,成一代鸿儒;王冕牛背学画,终荷花飘香。

(17)、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

(18)、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19)、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0)、出 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巾下有一钱。乖崖杖之。吏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亦作“滴水穿石”。

4、关于勤奋的成语

(1)、唐代房玄龄等《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3)、业精于勤 ( yè jīng yú qín ) :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4)、持之以恒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5)、那些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勤奋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停下自己的脚步呢?

(6)、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泛指勤奋读书,刻苦治学。

(7)、我们的语文老师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质量,每天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8)、(释义)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9)、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耻下问、勤学好问、兢兢业业

(10)、出处:《南史·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

(11)、 (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2)、释义: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3)、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4)、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5)、(典故)出自《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16)、勤:勤奋;补:弥补;拙:愚笨,笨拙。只要勤奋就能弥补先天的不足。

(17)、4学习上没有什么秘诀,只有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成绩。

(18)、(典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释义:废:停止。

(19)、 (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好学不倦(hàoxuébùjuàn)  (解释):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20)、将勤补拙: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5、鼓励学生进步的成语

(1)、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2)、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 (示例):对自己,“~”,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悬梁刺股(xuánliángcìgǔ)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4)、(拼音):fèi qǐn wàng shí

(5)、朱买臣在路上边走边读书,这个典故还有下文,他的妻子最后忍受不了他的行为,最终还是离开了他,他没能留住自己的妻子。

(6)、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