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米兰昆德拉不朽名句玩笑(文案116句)
米兰昆德拉不朽名句
1、米兰昆德拉不朽名句人生间最大的悲哀
(1)、谁无感情投入,谁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和自由。
(2)、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3)、人生不过是过山车,大起大落的时候你尖叫几声就没事了。——向田邦子
(4)、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5)、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6)、没有谁的出生带着目的,这世界其实不需要特别特别多的英雄主义,这世界本来就允许存在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大的不朽可以让人铭记,小的不朽也可以是人生的火花。
(7)、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8)、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米兰·昆德拉)
(9)、那是对一个女孩的责备:“你对我说,在爱情里只有肉欲。亲爱的,如果一个男人告诉你他想要的只是你的肉体,你准会逃跑的。到时候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做残忍的孤独感。”孤独。这个词反复出现。他试图用这种可怕的孤独前景来吓唬她们。为了让她们爱他,他像神甫一样对她们布道:一旦脱离了感情,肉欲便蔓延成无边的荒漠,人会在那里忧伤而死。——米兰昆德拉《无知》
(10)、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
(11)、他怎么说他爱她,说觉得她很美,也没用。他那情人之眼无法安慰她。因为爱情的目光是一种使她的身体成为惟一的目光。让-马克想着两个在别人眼中变得看不见的老人之间孤寂的爱情;那是一种预示着死亡的悲哀的孤独。不,她需要的不是一种爱情的目光,而是陌生人的,粗鲁的,淫荡的眼光的淹没,这些眼光毫无善意,毫无选择,毫无温柔也毫无礼貌,不可逃脱,不可回避地投注到她身上。正是这种目光将她保持在人的社会群体中,而爱情的目光则将她从中拉出来。——米兰·昆德拉《身份》
(12)、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么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着——米兰·昆德拉
(13)、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14)、让他们陶醉的城市景象之美事实上并非是个幻觉,只是在被践踏、侮辱和嘲弄之后,透过自身的衰败才隐约可见。
(15)、所有从拉丁文派生出来的语言里,“同情”一词,都是由一个意为“共同”的前缀(Com)和一个意为“苦难”的词根(pasSio)结合组成(共——苦)。——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6)、我们惟一的自由是在苦涩与快乐之间选择,既然我们的命运就是一切的毫无意义,那就不能作为一种污点带着它,而是要善于因之而快乐。
(17)、孤独:独自穿越生命而不用任何人关心;说话不用人倾听;经受痛苦而不用人怜悯。——米兰·昆德拉《无知》
(18)、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让我们更强大。——尼采
(19)、在媚俗被当做谎言的情况下,媚俗必定出于非媚俗的境地。媚俗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利,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心动。
(20)、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那往往是努力的人剩下来的。——《当幸福来敲门》
2、米兰昆德拉不朽名句玩笑
(1)、在我们看来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必然发生的事,凡是期盼得到、每日重复的事,都俏无声息。
(2)、我坚信,唯美的标准并不来自上帝,而是来自魔鬼。在天堂中,没有人能区别美与丑。
(3)、钱能给人带来世上最最宝贵的东西——不求人。——毛姆《刀锋》
(4)、每个人都无法忍受自己迟早会消亡,消亡到一个冷漠的世界里,默默无闻,无声无臭。因此,只要还来得及,他就要把自己变成由语词组成的他自己的世界。
(5)、木心语录:有人一看书就卖弄。多看几遍再卖弄吧——多看几遍就不卖弄了
(6)、”我“的独特性恰恰隐藏在人类无法想象的那一部分。我们能够想象的,仅仅是众人身上一致相同之处。个别的”我“区别于普遍,因此预先猜不出,估不了,需要在他者身上揭示他,发觉他,征服他。
(7)、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
(8)、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嫉妒那样消耗一个人的全部精力。
(9)、在我们这个世界中,丑陋自有一种积极的功能。没有人愿意在任何地方久留,人们一旦待在一个地方,就打算马上离开,这给了我们的生活一种理想的节奏。
(10)、魔鬼也会引用《圣经》为自己辩解。——莎士比亚
(11)、朋友,我请你做个幸福的人。我有个隐约的印象,我们唯一的希望取决于你有否能力做个幸福的人。
(12)、----------分隔线----------
(13)、与此平行的历史事件是歌德和贝蒂娜之间若有若无的爱情,或说是贝蒂娜追求成为不朽的过程。死后的歌德和死后的海明威经常出现深奥的对话,两人又被阿弗纳琉斯教授经常提起。我们可以认为,贝蒂娜的历史事件是对全文相关“爱情”的事件的一种隐喻、类比或是对比,而两位伟人的谈话则连接了很多关于“存在”的问题。
(14)、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的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
(15)、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
(16)、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就越真切实在。
(17)、在某些国家,对公民的监视和控制是一项基本且长期的社会活动。
(18)、穿白大褂的女人掀起被单。他看到那张熟悉的脸苍白而美丽,然而已经完全变了样:嘴唇虽然依旧安详,却勾画出他从未见过的线条。他摸不透这张脸的表情。他无法向她俯下身去吻她。
(19)、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20)、在那个特定的时刻来到之前,死亡于我们是那样遥远,乃至我们不以为然。它无影无踪,无处可寻。这是生命中最初的、最幸福的一段。
3、米兰昆德拉不朽名句我已经过了喜欢喧闹
(1)、米兰·昆德拉第7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95年,法国读书界称之为“遗忘三部曲”之是作家正式移民法国后用法文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关注现代人心灵生活的“慢”小说,通篇“没有一句正经话”,思考在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人们该如何寻回慢的艺术。
(2)、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3)、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4)、把他跟阿涅丝垂危时刻分隔开来的短暂时间,加剧了他的绝望。他与她之间差了十五分钟。就是这十五分钟,他错过了完成自己生活的机会,他的生活突然中断,荒谬地拦腰切成两段。他觉得,在他们整个共同生活期间,她从来没有真正属于他,他从来没有占有她;为了完成和结束他们的爱情故事,他缺少最后一吻;为了通过嘴唇,留住活生生的阿涅丝的最后一吻;为了把她留在他的嘴唇上。
(5)、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6)、阿涅丝是一个个性强烈,始终抱持着怀疑的女性,她对诸多事物的怀疑和对怀疑本身的怀疑,使她整个生命的流程幻化成一种无中心的离散。
(7)、人们不会要求女通灵者具有巨大的智慧(保罗对他女儿的才能和知识并没有抱太大的幻想),而是要求她通过看不见的渠道,与位于她身体以外的一座智慧库连接起来。当布丽吉特向他陈述自己的意见时,他并不认为这些意见是他女儿的个人独创,而是出于通过她的嘴表达出来的年轻人巨大的集体智慧;因此他怀着不断增长的信心听她讲话。
(8)、我只有一个问题想问您:“在你们的来生,你们想待在一起,还是不想再会面了?”
(9)、在慢与记忆,快与遗忘之间有一个秘密联系。且说一个平常不过的情境:一个人在路上走。突然,他要回想什么事,但就是记不起来。这时候他机械地放慢脚步。相反地,某人要想忘记他刚碰到的霉气事,不知不觉会加快走路的步伐,仿佛要快快躲开在时间上还离他很近的东西。——米兰·昆德拉《慢》
(10)、没有一点儿疯狂,生活就不值得过。——米兰·昆德拉
(11)、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惟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2)、人是在雾中前行的人。但是当他向后望去,判断过去的人们的时候,他看不见道路上任何雾。他的现在,曾是那些人的未来,他们的道路在他看来完全明朗,它的全部范围清晰可见。朝后看,人看见道路,看见人们向前行走,看见他们的错误,但是雾已不在那里。
(1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六十年代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期为背景,揭示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被政治化了的社会现象,书中有对人性的考察,有对个人命运的呈现,有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
(14)、如果你的剑不够长,向前跨一步。——东乡平八郎
(15)、她因自己毫无艳遇而高兴。艳遇是一种拥抱世界的方式。她不再希望拥抱世界。她不再去想这个世界。
(16)、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反复下去!
(17)、他们完全明白彼此所说的话语在逻辑上的意思,却听不到话语,问流淌着的一条语义之河的低声谜语。
(18)、风可以吹起一张大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冯骥才
(19)、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钱钟书《围城》
(20)、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变成一个半真的存在。(米兰·昆德拉)
4、米兰昆德拉不朽名句大的不朽小的不朽
(1)、当心灵在说话,里指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鲁迅《热风》
(3)、孤独:独自穿越生命而不用任何人关心;说话不用人倾听;经受痛苦而不用人怜悯。
(4)、乐趣不论平凡还是不平凡,只属于感觉到的人。(米兰·昆德拉)
(5)、给我一个话筒,我可以管制地球。——阿基米德〖19字〗
(6)、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马丁·路德·金
(7)、她的爱究竟值多少呢?几星期的悲哀。很好!那么,什么样的悲哀?一点挫折。一星期的悲哀又是什么样呢?毕竟,没有人能够一直悲痛。她在早晨忧伤几分钟,晚上忧伤几分钟。加起来会有多少分钟?她的爱值多少分钟的悲哀?他值多少分钟的悲哀?——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8)、我一向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一直相信这两个世界是和谐的。这只是个假相。我已经在其中一个世界里被大家丢在一边。现实的世界没我的份,只剩下了另一个,幻想世界。——米兰·昆德拉《玩笑》
(9)、这就是友谊的真正与惟一的意义:为对方提供一面镜子,让他可以看到自己以前的形象。假如没有朋友对回忆无休止唠叨,这一形象就可能永远被抹去。
(10)、你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多挣点钱来解决。——谢耳朵《生活大爆炸》
(11)、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苏格拉底
(12)、表面上是明白无误的谎言,底下却透出神秘莫测的真理。——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3)、童稚的渴望摆脱了成人精神的一切樊笼,继续存在下去,有时候甚至在遥远的老年期依然还要冒出来。这种童稚的渴望抓住机会,在别人建议他的角色中体现了出来。——米兰·昆德拉《好笑的爱》
(14)、大学越来越多,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文凭,他们得找到论文题目。题目是无限的,因为一切都可以论述。档案馆里堆得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相信我,在你原来的国家的一部禁书,就远远胜过在我们大学里随口乱喷的亿万言。
(15)、就凭他是个陌生人,便超越于所有其他人这上。
(16)、大脑中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我们可称之为诗化记忆,它记录的,是让我们陶醉,令我们感动,赋予我们生活以美丽的一切。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的那一刻。(米兰·昆德拉)
(17)、他的一生就是在被遗弃的电话亭里,在没有连线,根本无法接通任何人的听筒前的漫长等待。现在,他面前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从被遗弃的电话亭中走出来,尽快出来!
(18)、只有以后当蒙布被解开之后,他才能够看看过去,发现自己经验了什么事情,发觉事情所具有的意义。
(19)、如果往事不能在与朋友的交谈中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就会消失。
(20)、米兰·昆德拉第8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98年,法国读书界称之为“遗忘三部曲”之作家围绕“身份”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探讨了陌生的自我的问题,沿着自我疑虑的途径,小心翼翼地抵达意识的深处,进行自我观察与诘问。
5、米兰昆德拉不朽名句他们只有安全
(1)、待她不好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记忆,他无能为力,是记忆将她从爱情区域排除出来。
(2)、一切谎言的根源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的分界。一个人在私生活与在公开生活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3)、这就像她当着爱情幻想的面把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4)、在我们看看来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必然发生的事,凡是期盼的到,每日重复的事,都悄无声息。——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5)、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6)、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7)、一切都是按他自己的意愿发生的;然而,看见自己的表戴在另一个人的手腕上,使他莫名其妙地感到不自在。他觉得好像重新回到世间,就像一个死人在二十年后起死回生,走出坟墓;他用一只失却了走路习惯的脚,却在他生命的残骸上不断绊倒:他看见他的裤子,他的领带穿戴在幸存者身上,他们理所当然地分享了这一切;他看到了一切,却什么都无法收回:亡人是卑怯的。
(8)、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等于零。——爱默生
(9)、从那以后,她明白了集中营绝无特别之处,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惊讶的,而是某种命定的,根本性的东西,来到世上,就是来到它的中间,不拼尽全力,就不可能从中逃出去。
(10)、肉体是囚笼,里面有个东西在看、在听,在害怕,在思索,在惊奇;这东西在肉体消失之后还在,还残存,它就是灵魂。
(11)、我可以说眩晕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以为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12)、她继续往前走去,右耳听着从商店、理发店和饭店传出来的喧嚣的音乐和节奏分明的打击乐器声,左耳则听着街上的喧嚣声、各种汽车单调的隆隆声、一辆公共汽车起动时的嗡嗡声。紧接着,一辆穿过马路的摩托车发出了刺耳怪叫。她不由得循声寻找这个刺激她神经的人。这是一个穿蓝色牛仔裤的年轻姑娘,长长的黑发在空中飘拂,仿佛在打字般地直挺挺坐着。她的摩托车上没有消音器,引擎发出一种使人难以忍受的轰鸣声。
(13)、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14)、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我非常喜欢一句话:‘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我们还年轻,现在说大局已定为时过早,在我们的生命中还存在着很多很多可能。
(15)、说到这里我可以开始阐释什么是他“小路的艺术”了。路分为两种,一种是公路,一种是小路。公路的目的是连接两个点,其间的空间都只不过是空空的一片,除了用来连接以外毫无用途;小路则不然,每一段小路都有它自己的特点,都有沿途可以玩味的风景,都值得人去玩味,它不只是用来连接两个点,而本身就有自己的意义。《不朽》与很多昆德拉的代表作,都是以秉承着让情节像“小路”一样的观念,它没有一个必然的开头,固定的结尾——它没有终点,因为终点不重要。这同样也表现出昆德拉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抗议:每个人都把自己活成了一条公路,从学生到士兵,从连长到将军,从这里直奔向那里。这也就是说,只有目的地才是有意义的,路上的一切都是人们试图征服的时间,越快越好。然而人生的目的地是哪里呢,有多少人能回答上来这个问题呢?昆德拉还描绘了歌德和海明威死后的对话,当然,除了两人及对话那里什么也没有,让人感到一种极度的空虚——这就是死后的世界,这就是公路的终点:虚无。因此,他的小说就是在宣扬一种慢下来体会生活的生活方式,不要被它操控了我们。
(16)、保罗走近病床,看到阿涅丝的躯体覆盖着被单,一直没过头顶。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对他说:“一刻钟以前她已经死了。”
(17)、因此我们不能指责小说,说被这些神秘的偶然巧合所迷惑,但我们有理由责备人类因为对这些偶然巧合视而不见而剥夺了生命的魅力。
(18)、为人服务,其实就是缴付居住在地球上的租金。——WG〖21字〗
(19)、“保罗,”她说,“只剩下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了。”
(20)、在《不朽》中,“我”在叙述故事中时隐时现,作者时而半遮半掩地娓娓道出现代“不朽”之女性阿涅丝和洛拉身上发生的故事,时而躲在背后充当“非戏剧化的叙述者’,超越时空向读者讲述历史人物歌德的逸事并引发对“不朽”的思索。
(1)、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类已经忘记自由。——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2)、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3)、提到主线,我们又一次来到了昆德拉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结构特点:故事没有主线,所有人的故事都同样重要。作者对他们所有人都有着深刻的探讨,却从未表现出对任何一个特定人物的喜爱或侧重。我们还可以发现,所有人物中,最不重要的是谁?是我。“我”在书中的角色几乎淡化出了任何一条故事线,仅仅是一个用来增加描述视角的工具。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在写到人物情感时,更多地不去直接描述“有多痛苦”“有多尴尬”而是去用人物接下来的行为和它所代表的含义、隐喻来书写,因为这样是和作者观察的角度恰恰吻合的。这样的平衡的叙述还意味着什么?我认为是昆德拉对于人独特性一种认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思想,在这个“公路时代”我们只去看那些名人、领导人、富人,仿佛只有他们才有自己的人生,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值得被记录的生活。
(4)、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5)、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6)、你表面的不屑,是因为你骨子里的不敢。——毕淑敏
(7)、岁月使夫妻两人成为双胞胎,他们有同样的词汇,同样的想法,同样的命运。
(8)、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得到什么,而不是无条件的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9)、所以,就我个人理解,米兰•昆德拉所讲的“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并不是在简单描述生命中存在多种“可能”这样的事实,而是告诉我们生命中是充满希望的。
(10)、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甚至欲念全无四大皆空,其实这是另一种对生命的活力与精神的消耗。
(11)、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12)、真正严肃的问题,是孩子吐出来的问题,只有最天真的问题才是真正严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道令你无路可走的障碍。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13)、在游戏中,人是不自由的,对游戏者而言,游戏是一个陷阱;假如这本不是一场游戏,假如他们是两个陌生人,彼此根本不认识,那么,搭车姑娘恐怕早就赶到自己受了侮辱,而且早就走掉了;但是,在一场游戏中,她就没有办法一走了事;在比赛结束之前,球队是不能离开赛场的,象棋中的小卒不能够离开棋盘上的方格,游戏场地的界线是不能超越的。
(14)、追求众多女色的男人差不多都属两种类型。其是在所有女人身上寻求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存在于他们一如既往的主观梦想之中。另一类,则是想占有客观女性世界里无穷的种种姿色,他们被这种欲念所诱惑。
(15)、小说以苏联入侵布拉格为政治背景,通过出轨的小号手、美国商人、医生、疗养院护士和获释囚徒等8个人物反复曲折的故事,演奏了一场黑色爱情游戏变奏曲,对人类生存价值发出了终极追问。
(16)、米兰·昆德拉第6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90年,也是其最后一部用捷克语写成的小说,作为音乐式小说艺术的典范之作,作家穷尽属于“自己的某种形式的所有可能性”,交替讲述了三个故事,联结出一个个关于不朽与死亡、浪漫与放荡、救赎与成长等命题。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