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爱情句子 >

精选爱国的古诗词整首(文案117句)

时间2023-05-25发布admin

关于爱国的古诗整首

1、关于爱国的古诗词整首

(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赏析:林则徐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即使是遭逢厄运,他却依然心怀国家。他剖白心迹: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3)、释义: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5)、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佚名《天净沙六首·老师匡焕学》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9)、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0)、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11)、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12)、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13)、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14)、《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5)、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6)、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强烈,最猛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爱国的人,就是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国家更加强大。

(17)、《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1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0)、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塞下曲》唐·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2、爱国的古诗词整首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为麾下炙 五十弦翻赛外声。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岳飞在国家危亡之际,力挽狂澜,成为中华民族英雄的象征。70多年,弹指一挥间,新时代的中国早已山河无恙,国富兵强。

(8)、   诗人将这首诗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诗的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0)、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11)、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1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赏析:这首诗手起笔落,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间。诗人借古讽今,爱国之情溢于言表,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1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7)、只是当时已惘然。关于爱国的古诗大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19)、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有关爱国的古诗词整首

(1)、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释义: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3)、   文天祥画像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4)、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5)、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天空陆地海洋。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路遥山高水长。——佚名《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9)、  诗人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1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2)、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佚名《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14)、释义: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1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6)、篇四十二:《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8)、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20)、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4、一首关于爱国的古诗

(1)、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是咏史怀古,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2)、释义: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5)、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词存三首。

(8)、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9)、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2)、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13)、?《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6)、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17)、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20)、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关于爱国的古诗整首五言绝句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2)、释义: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5)、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关于爱国的古诗整首的春望.杜甫.

(8)、原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2)、?《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3)、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14)、   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15)、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16)、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__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17)、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8)、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19)、《关山月》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2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3)、诗人将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4)、国殇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5)、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6)、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写怀》

(7)、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8)、?赏析:诗人将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9)、陆游至死不忘恢复中原,他以激昂热切的笔调,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年迈诗人的报国之情。

(10)、  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11)、   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2)、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13)、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寒山寺也因此诗的广为传诵而成为游览胜地。

(14)、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1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6)、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7)、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