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句子摘抄 >

精选端午节古诗四句大全(文案90句)

时间2024-01-08发布admin

端午节古诗四句

1、端午节古诗四句一年级

(1)、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2)、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3)、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4)、下片写对屈原的怀念及歌颂,对投粽民俗表示不认同的态度,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7)、杜甫也有一首比较有名的端午诗,同样和宫廷过端午节的风俗有关,叫做《端午日赐衣》:

(8)、端午佳节,杜甫十分开心。此时的他刚被拜为左拾遗,得到皇帝的赏识,他觉得非常荣幸。而且皇帝又赐下名贵的宫衣,杜甫的心情,那叫一个美呀!连带着,杜甫把这宫衣还狠狠地夸了一番呢!

(9)、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0)、此文出自唐代·文秀《端午》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11)、最后四句,诗人把目光从竞渡转向了现实政治。“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权臣们在朝堂上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与竞渡者又有什么不同?如果不能及时休止,必会有“摧车折楫”的一天。

(12)、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3)、梅尧臣与欧阳修生活在同一时代,两人私交也很好。当时的北宋仍较为强盛,但梅尧臣本人的仕途却很不顺利。他虽有真才实学,却屡试不第,做过几任小官,50岁才得到宋仁宗的召试。也许正因为经历坎坷,他对屈原“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的经历更能感同身受。

(1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5)、《七律 端午》 (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16)、艾草是端午节用来除病驱毒的应节产物,《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形,悬于门户上,以攘毒气”。或采艾草焚烧,或以菖蒲泛酒,上书亦载“端午,以菖蒲生山涧中一寸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避瘟气”。

(1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8)、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碧艾:绿色的艾草。香蒲(pú):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蒲草。端阳:端阳节,端午节的别称。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系臂,相传这五彩丝线代表着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可以抵御邪祟灾瘟,人们称之为“长命线”。一说这五彩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吊:凭吊,悼念。沅(yuán)湘:二水名,沅水和湘水的并称。沅水发源于贵州,湘水发源于广西,都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战国楚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为屈原自沉之处。《楚辞·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这里指代屈原。千年:极言时间久远。日星光:屈原《九章·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这句是说屈原的忠义气节永不泯灭,就像太阳和星星的光辉一样。离骚:指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此诗抒发了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解:懂得,明白。无人解:此句写出作者感叹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心情。午阴:中午的阴凉处。常指树荫下。

(20)、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近两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

2、端午节古诗四句大全

(1)、“浴兰节”,是端午节的别称,在“端午”这个名字还未出现时,就有在五月初五以兰汤沐浴的风俗。除此之外,诗中描写的金盘送粽子、饮菖蒲酒,也是端午的民俗。“等闲惊破纱窗梦”,这种悠闲的过节方式,实在令人羡慕。

(2)、“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日星本是天地的精华,终明而不灭,将屈原的千古大义与日星之光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大忠大义,理当被永世铭记。

(3)、 《乙卯重五诗》(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4)、《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5)、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6)、此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还有一丝丝闲愁。

(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苏轼《浣溪沙·端午》

(8)、过端阳节的时候,买了樱,桃,桑椹,菖蒲,而且买了雄黄酒,并且在家门口贴上了黄符纸,虽然贴了这么多辟邪的东西,但是还是担心债主找上门来,这首诗表现了贫困人民过端午的真实生活情况,幽默中带着一点苦涩。

(9)、甜咸粽子之争固然令人喜闻乐见,但不属于我们这个公号的讨论范围。而“端午能不能说快乐”,倒可以在诗词中找到一些参考。

(10)、十三楼,指的是宋代一处杭州名胜,临近西湖。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常在此处理事。适逢端午,十三楼与西湖畔成为节日游乐胜地,苏轼便将这番盛景记录于词中。

(11)、从屈原纵身一跃的刹那,一场关于歌颂、仰望、祭奠悲情英雄的千古盛事就此拉开了大幕。于是,每年此时,总也流不尽的思念,滴滴汇入汨罗江。无数牵肠挂肚的怀念,于神州大地漫天飘扬。

(12)、四月末五月初是寒消暑长,阴阳交替的时候。这样一阵仿佛从土地深处冒出来的暑气先驱走了成熟的麦苗上残留的凉意,继而让知了们一下子觉到了口渴似的哇啦哇啦地叫出了声,然后树林中的鸟儿们也纷纷受不住了,它们的歌唱让整片林子都热闹起来。

(13)、《端午日》殷尧藩〔唐代〕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已酉端午》 (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4)、这首词写端午节雨中眺望的感触。上片写雨中景色,颇富诗情画意.新荷、画船、红桥一一掠过,生机盎然。下片扣住端午,由后人的怀念隐约透露出一丝愁绪。

(15)、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很开心和大家共同开启早读时光!

(16)、《竞渡诗》 (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7)、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__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8)、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_边贡《午日观竞渡》

(19)、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0)、《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3、端午节古诗四句小学生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苏轼《浣溪沙·端午》

(2)、《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黄庭坚: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置草石榴偏眼明。

(3)、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__殷尧藩《同州端午》

(5)、比起宫廷,民间的活动要热闹得多,其中一大盛事,就是在当时十分流行的竞渡。中唐诗人张建封有一首《竞渡歌》,非常生动地描述了端午竞渡的热闹场景。

(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__文天祥《端午即事》

(7)、唐玄宗大概很爱过端午节。除了这首《端午》,他还写过一首《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描述的是端午节宫廷宴会的场景。在这首诗的序中,他写了这样一句话:“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可见,将端午与“乐”联系在一起,在当时并无不妥。

(8)、这一年端阳节,友人邀请欧阳修去做客,席上,欧阳修作了这首词。该词的上片描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营造了端午节喜悦的情绪,下片描写端午节人们沐浴更衣、饮雄黄酒驱邪的场景。全词反映出词人过节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9)、译文: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10)、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赵蕃《端午三首》

(1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苏轼《浣溪沙·端午》

(12)、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3)、《菩萨蛮》(宋·陈与义)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4)、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5)、译文: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16)、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7)、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18)、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9)、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青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20)、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小学必背端午节古诗

(1)、端午节又名五月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2)、端午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各地的传统也都不尽相同,这让它变成了一个内涵无比丰富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可以抚今追昔,纪念古代仁人,可以包粽子、插艾草,体验民俗活动,也可以单纯地享受假日。毕竟,若是屈原、伍子胥、文天祥复生,他们希望看到的,也应是繁荣欢悦的盛景。

(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__殷尧藩《同州端午》

(4)、《端午感兴》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5)、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6)、陆游的《乙卯重五诗》,同样是岁月静好的景象,其中对民俗的描述更加具体,也更有烟火气。

(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_边贡《午日观竞渡》

(8)、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9)、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_张耒《和端午》

(10)、当然,纪念屈原的篇章,在历朝历代端午诗词中也一直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比如梅尧臣的《五月五日》:

(1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赵蕃《端午三首》

(12)、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__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3)、粽子汉代时期便有,但多为夏天食品,与端午无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同样。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采艾草、系朱丝等活动,主动是用来去瘟攘疫。由于五月江南湿热,暑气上升易导致毒气,故古代多称五月为“恶月”,而五月五日则更被视为恶月恶日。为了驱除疾疫,相应的禊祓活动,如浴兰、除瘟等亦随之产生。

(14)、全诗开头点明时序、风景,接着便渲染竞渡场面之盛大:比赛还未开始,就听见江上“齐和声”,“罗衣”“银钗”则暗示有众多女性观看竞渡。待“鼓声三下红旗开”,参赛的龙舟争先恐后,比赛场面精彩又激烈,引起观众阵阵惊呼。当结果已定,失败的一方捶胸顿足,仍想请求再战。

(15)、《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16)、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__陆游《乙卯重五诗》

(17)、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18)、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9)、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__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20)、咸淳三年时值端午节,作者看到路上行人精心打扮,一片喜悦氛围,殊不知国家危如累卵,又想到自己年近却“前后四立朝”,仕途坎坷,屡遭挫折,胸中有许多牢骚不平之气,便借屈原事一吐为快,创作此词。

5、端午节的古诗20首

(1)、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端午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3)、端午三首(其二)赵蕃: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5)、讲端午的文章,经常会引用一句诗:“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说的是端午接近夏天的中间,白昼变长,也就是它在时节上的特征。这句诗其实来头不小,是唐玄宗李隆基写的,题名就叫做《端午》。

(6)、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7)、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正面是方的,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蓉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馅粽。粽子用荷叶包裹,大的每只重500克左右。

(9)、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10)、上阕的最后两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将全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下阕的悼念屈原奠定了基调,为抒情作了铺垫。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