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尼采最孤独最经典一句话(文案89句)
尼采为什么会精神崩溃
1、尼采精神失常原因
(1)、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尼采《查特拉斯如是说》
(2)、如果是这样,你就需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所谓的“应该”到底是我在不知不觉间受到了外在的影响呢?还是我自己的真实渴望呢?
(3)、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尼采
(4)、尼采自称为“欧洲最彻底的虚无主义者”。认为所谓价值、观念、真理都仅仅是人为的解释,世界本身并没有形而上的真理及终极的价值或意义。尼采以“上帝已死”作为虚无主义来临的象征,这也成为后来许多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哲学起点。
(5)、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大多数人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甚至一辈子,都一直处于骆驼的精神状态中。
(6)、李双志:尼采一直在寻找治愈良方。他一开始从瓦格纳的音乐中看到了治愈性,但后期却批判瓦格纳为颓废艺术家,完全否定了瓦格纳音乐救赎的可能性。这一方面和他们俩的私人恩怨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现代性审美本就包含自我否定的特征。
(7)、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尼采
(8)、我们今天对这本书的介绍仅限于第一部的《序言》,作为入门的开始。
(9)、郭沫若在《匪徒颂》中歌颂尼采道:“倡导超人哲学的疯癫,欺神灭像的尼采呀!西北南东去来今,一切学说革命的匪徒们呀!万岁!万岁!万岁!”
(10)、瓦格纳朋友圈的艾格尔医生接受尼采咨询,带他到柏林做医学检查,怀疑尼采的头疼眼胀失眠等症状可能是梅毒所致,尼采向医生承认曾经嫖妓,到意大利休假期间还嫖过妓。艾格林写信告诉瓦格纳。瓦格纳回信自称是朋友医生,比医生朋友更了解尼采。尼采的麻烦在手淫,当时认为手淫使人眼瞎,瓦格纳还说,尼采变换不定的思想方式表示他有鸡奸的性变态。瓦格纳的药方是要尼采赶紧结婚。并当面要求尼采和他的男朋友拉开距离。第二次拜雷特音乐节期间,瓦格纳朋友圈盛传这个谣言。
(11)、查拉图斯特拉是古波斯的宗教思想家,尼采借助他的名字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书的开头,三十岁的查拉图斯特拉就离开故乡,遁入山林,隐居起来。过了十年之久,忽然有一天,他的心灵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太阳的意义乃是为了照耀人,如果没有人,阳光也就没有意义;同样,如果没有信徒,那查拉图斯特的思想也就没有价值。
(12)、后来,随着我人生经历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深,我觉得也许已经找到了我的答案。
(13)、上帝死后,应该怎么建立新的价值呢?当查拉图斯特拉离开森林、来到城市、站在广场上时,他对民众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来把超人教给你们。”
(14)、这就意味着,我不再去听命于以往的主流价值观、顺从于别人的要求,我要把那套隐形枷锁击得粉碎,我要去争取我想要的。
(15)、“他走向何方?有谁知道?只知道他消失了。”
(16)、余明锋:说到尼采,大家会想到哲学家,但其实尼采并没有受过学院派的哲学教育。甚至在他精神崩溃之前,哲学圈几乎没人注意到他的作品。当时的哲学界对尼采持一种排斥态度,因为尼采的哲学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逻辑论证。我们现在将尼采定位成哲学家,但他的研究并不局限在哲学界,他本身就是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当我们说康德是哲学家时,我们对此没有疑问。当我们说尼采是哲学家时,首先必须思考什么是哲学。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哲学与文学甚至艺术、音乐的边界就消亡了。
(17)、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这位女士之前一直处于“我应该”的骆驼阶段,但现在已经有了“我要”的意识和决心,开始了从“骆驼”到“狮子”的蜕变之旅。
(18)、为了更深入的理解尼采所说的第三个精神阶段,我想参照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复归于婴儿”。
(19)、上帝死后,应该怎么建立新的价值呢?当查拉图斯特拉离开森林、来到城市、站在广场上时,他对民众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来把超人教给你们。”
(20)、尼采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2、尼采最孤独最经典一句话
(1)、在这里尼采用的是隐喻的手法,走绳演员象征的就是往“超人”过渡的“普通人”。在这个阶段,是非常危险的,但他毕竟迈出了那一步。所以查拉图斯特拉欣赏走绳演员,对着频死的他说:“你把危险弄成你的职业,这没什么可轻蔑。现在你毁于自己的职业:为此我要亲手把你埋葬。”走绳演员也接受了查拉图斯特拉的学说——“如果你讲的是真相,那么,即使我丢了性命也没有丧失什么。”
(2)、演员死后,查拉图斯特拉背负着他去寻找一个埋葬的地方。这时丑角又出现了,他恶狠狠地警告查拉图斯特拉赶紧滚蛋,不要试图挑战旧价值,他说“这里有太多的人恨你。”查拉图斯特拉的学说被人嘲笑和轻蔑乃是一种幸运,如果他还要继续挑战旧价值的话,迟早要遭到迫害。
(3)、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变得悲伤起来,他终于知道在乌合之众中寻找信徒是徒劳之举,或许圣徒说的是对的吗?他应该离开同类吗?
(4)、1849年7月30日,尼采的父亲卡尔·尼采因患脑软化症去世。1858年10月进入瑙姆堡附近的普夫塔文科中学学习。在校期间与同学卡尔·冯·戈斯多夫和保罗·杜森结为好友。
(5)、到尼采31岁的时候,他的失眠变得愈加严重,各种病症的继发症一起发作,导致他从头到脚几乎就没有多少好的地方。
(6)、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7)、随着意识水平以及自我认知程度的逐步提升,骆驼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8)、尼采的读书经历:只爱“一个人用血成的东西”:笔记:“路德的圣经仍然是最优秀的德文著作,与之相比,其他著作不过是文献”。还说,路德圣经的力量是背诵和朗读,“唯独在德国,布道者才知道,一个音节、一个语词闪耀着什么内容,一个句子在多大程度上搏动、跳跃、迸发、延宕,慢慢地结束;他唯独倾听良知”。此处:“用血写箴言的人,不愿被人读,而是要人背出来。”“爱血”是趣味,血就是精神”“深黄和火红合乎我的趣味,它把血掺进一切颜色里”.“精神本身会发臭”,血不是基督教会胜利的见证,烈士的鲜血浇灌了教会的种子。
(9)、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去世。“死讯让尼采实实在在地躺在了病床上”,波希曼描述:“他既伤感又高兴。”一方面,他心中燃烧起无限的与瓦格纳决裂以来所感到的个体情感上的失落;另一方面,他心底也生出一股从瓦格纳处得到解放的快感,对尼采来说是他通向真正自我的决定性步伐。尼采在《瓦格纳事件》与《尼采反瓦格纳》中将晚期的瓦格纳称为“变老的瓦格纳”,他针对这个“变老的瓦格纳”创作了决定性的哲学诗篇《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因为是虚构的诗篇,瓦格纳的姓名并未被提到,尼采后来在《瞧,这个人》当中把瓦格纳的死解读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将其与《查拉图斯特拉》的第一篇联系起来:“在这部书的第一部的结尾在一个神圣的时刻完成的,就是瓦格纳在威尼斯的去世中完成的,”他把瓦格纳的去世视为旧文化的终结,从中新文化就如凤凰涅槃一样从死灰诞生,更高级的人诞生,瓦格纳的死映射着诸神的死亡,在这其中尼采的超人学说得以诞生。可以说,《查拉图斯特拉》是尼采的反《帕西法尔》(曾被他赞誉的瓦格纳作品)。
(10)、悲观和孤傲,是尼采的典型特征,这也是他性格的矛盾所在。终极的悲观和伟大的高傲和绝望的孤独使他的人格充满了矛盾和冲突。超人学说是尼采一生的追求,也是他对人类深深的爱。他在孤独的绝望当中不断救赎自己超越自己,但是又被人类深深的误解。所以才会走向极端。精神崩溃。
(11)、魏杰:2020年以后,中国最赚钱的3大产业
(12)、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尼采
(13)、▪Portrait of Friederike-Maria Beer,克林姆特(GustavKlimt)绘
(14)、此时的查拉图斯特拉陷入了最深的孤独里——他只能跟背上这个死去的信徒为伴,就连城门口的掘墓人都对他进行大肆的嘲讽。
(15)、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尼采《尼采遗稿选》
(16)、此事成为19世纪末的一段公案,被添加了诸多臆想和色彩传播着。上周六(20日)晚,由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和德文图书馆主办的的讲座上,海德堡大学荣休教授、巴伐利亚科学艺术学院院士、前院长波西曼教授还原了这段学术公案的真相。因为公案的主角是音乐家、文学家瓦格纳,哲学家尼采,讲座吸引了各类拥趸。学术主持是尼采和海德格尔专家、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孙周兴教授,他幽默地总结道:波西曼教授“似乎修复”了100多年前瓦格纳和尼采的关系。
(17)、为什么要写?摆脱你的思想,超越所有的书。为什么写箴言?诗的嘲笑,“战争之父”,站在山顶;嘲笑一切“扮演的悲剧”(编造的)和“实际的悲剧”(悲惨生活)。
(18)、殊不知,那个真实自我正是我们生命力的源泉。
(19)、结尾是年老女人代表了有经验的女性的评论:查拉图斯特拉不了解女人,可谈起女人颇有道理,教训:“你到女人那里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20)、▪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
3、尼采为什么会得精神病
(1)、我们今天对这本书的介绍仅限于第一部的《序言》,作为入门的开始。
(2)、洛•莎乐美。见面几天之后,尼采就迫不及待地向莎乐美求婚,结果遭到拒绝。在莎乐美看来,尼采既吸引人,又令人反感;吸引人的是思想的才华,令人反感的是那个思想着的人。尼采唯一一次真正想结婚的意图受挫,从此,他像笛卡尔、霍布斯、莱布尼茨、洛克、休谟、康德、叔本华等哲学天空上的巨星一样,终生未婚。
(3)、如果说知识是自我,智慧代表的就是自我的消失。
(4)、“哦,酒神告诉我的是多么不同!哦,正是这种听天由命主义当时于我是多么格格不入!”叔本华停留于悲观主义,他认为只要我们还是欲求的主体,那么我们就永远得不到持久的幸福。尼采正是在这一点上义无反顾地与叔本华决裂,由悲观主义出发而走向对悲观主义的反抗和超越,并由此形成了他的“艺术形而上学”。也就是说,尼采是一方面利用叔本华的分析术语,另一方面又从根本上颠覆了叔本华的核心观点;尼采的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就像穿着希腊外衣的表象与意志。在尼采的晚期思想中,与叔本华之间则更多的是一种对峙,他简直就是在用叔本华的手段反对叔本华。叔本华反对非道德主义和敌基督者,而尼采就是最大的敌基督者和不倦的非道德论者。叔本华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将我们从意志、欲望、获取和痛苦之境解脱出来。”尼采反驳之:“不,艺术的价值在于成为生命意志的一种伟大的自我确证,成为生命的一种刺激,意志的一个唤起者。”叔本华说:“在经验特殊性的面纱背后,存在着一个无时间性的实在王国。”尼采则反驳说:“不存在彼岸,存在的只有这个世界,是自我诋毁的本能冲动投射出一个彼岸。”叔本华哀叹:“假如我不曾存在,假如世界不曾存在,该有多好啊!”尼采反驳:“我爱且愿意一切已经发生者,并愿意其永恒复返。”..虽然他的一生都在反驳叔本华,但他依然承认,叔本华是他的一位“教育者”,一位“启示者”,一位站在对面的“大师”。
(5)、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6)、一直以来,尼采除了大脑以外的各个部位都是病态的,只有大脑还能够强有力地思考与运转,但是在都灵的这一天后,尼采的大脑终于也罢工了,最后一个好使的零件,也迈入了它的暮年。
(7)、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不要坐在别人的背上和头上。——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8)、这也回应了为什么他在Eccohumo中说过去和未来没有人读懂我的这本书。
(9)、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婴儿是活在原始合一中的,自己与世界完全合而为一。但大多数人的一生实际都处在内心与头脑冲突、自我与外界冲突等种种冲突里,永远都达不到婴儿那种“合一”的状态。
(10)、浑水创始人:我们正经历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经济
(11)、尼采后来知道了艾格林和瓦格纳通信的内容,写信给朋友说瓦格纳的信充满恶意。
(12)、查拉图斯特拉介绍完“超人”后,换来的却是一阵嘲笑。人们急切要看走绳演员的表演,对什么新价值毫无兴趣。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只好退求其次,告诉人们怎么做好一个“普通人”。他说:“人是一根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一根悬在深渊之上的绳索。”人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一名过渡者,不要停留和回望,要大胆的向“超人”跨去。即使是没落,也要为了“超人”的诞生而没落。
(13)、“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尼采
(14)、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尼采45岁,尼采45岁的时候疯于意大利的都灵,发疯对于他来说,也或许是一种解脱。
(15)、在我们的印象中,骆驼一直都处于被动状态,总是听命于外界,总是在遵从,尤其是传统和权威。
(16)、查拉图斯特拉是古波斯的宗教思想家,尼采借助他的名字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书的开头,三十岁的查拉图斯特拉就离开故乡,遁入山林,隐居起来。过了十年之久,忽然有一天,他的心灵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太阳的意义乃是为了照耀人,如果没有人,阳光也就没有意义;同样,如果没有信徒,那查拉图斯特的思想也就没有价值。
(17)、骆驼阶段是“我应该”,这时肯定传统;狮子阶段是“我要”,这时怀疑一切、破坏一切,会反抗和斗争;最后的婴儿阶段,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18)、无选择的求知冲动,犹如无选择的性冲动一样——都是一种下贱的本能!——尼采《初期遗稿》
(19)、我在之前那篇讲人生意义的文章中曾经写过,我们建构人生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自我超越”。
(20)、尼采(左)与瓦格纳(右)拥有一段忘年交友谊
4、精神病才是真实的人
(1)、他认为痛苦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痛苦使得人们更有智慧及力量,“只有巨大的痛苦……强迫我们哲学家下降到我们终极的深渊。我怀疑那样的痛苦能使我们‘更好’,但我相信它能使我们更加深刻”。
(2)、查拉图斯特拉介绍完“超人”后,换来的却是一阵嘲笑。人们急切要看走绳演员的表演,对什么新价值毫无兴趣。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只好退求其次,告诉人们怎么做好一个“普通人”。他说:“人是一根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一根悬在深渊之上的绳索。”人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一名过渡者,不要停留和回望,要大胆的向“超人”跨去。即使是没落,也要为了“超人”的诞生而没落。
(3)、尼采的一生受尽疾病的折磨。除了脑病,他还从父亲那儿遗传了“慢性头疼病与视力衰弱症”,又曾在普法战争时短期军中生活传染了赤痢白喉,连续几天几夜的头疼和痰阻的折磨,使尼采成了一个四分之三的盲人。忧郁、孤僻、狂妄的性格又使他离群索居,与世人格格不入。尼采的一生,漂泊无依,孤独,疾病折磨,呕心沥血著述,又不被世人理解,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发疯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4)、可惜的是群众仍然理解不了查拉图斯特拉的哲学,“他们弄不懂我,我的嘴巴对不上他们的耳朵。”查拉图斯特拉又转过来告诫群众不要成为“末人”。当人类再也无法过渡到更高阶段时,“末人”的时代就要到来。“末人”使大地变小了,他们的信条是“我们发明了幸福”。
(5)、尼釆在论述上是把“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虚无主义”放在一起研究的,在他看来,虚无主义不仅是具有消极的,否定含义,更是有积极的肯定力量,就是说,他认为虚无主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消极虚无主义,另一种是积极虚无主义。
(6)、“末人”不再把自己视为需要修行跟克服的阶段,他们追求的是在白昼有自己小小的快乐,在夜里也有丁点的乐趣。他们讲究岁月静好,重视健康,平平淡淡。正因为“末人”让人感到轻松,所以在查拉图斯特拉演讲完后,群众就对他狂呼:“把我们弄成这种末人吧!我们就可以把超人送给你了。”
(7)、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尼采《善恶的彼岸》
(8)、这代表着:婴儿永远是一个新的开始,有新的希望,意味着肯定当下一切永远可以重新开始,也意味着新的自我的诞生。
(9)、余明锋:这个时间点非常有趣,因为尼采是1890年发疯,1900年去世,而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恰好也是在1900年出版,所以这十年正好是尼采疯狂的十年,也是弗洛伊德发展精神分析的十年。
(10)、波西曼同时提醒,尼采对于瓦格纳的批判实际上是对于现代性的批判,就是对于现代社会的批判。尼采反对瓦格纳的最重要的批判性著作、出版于1888年9月底的《瓦格纳事件》尝试的就是一种对现代心灵的诊断,核心是一种颓废分析。“颓废”一词自波德莱尔之后被赋予了正面含义,即在这种生命力的虚弱之中,才会产生一种更高的艺术的灵感。因此,尼采把瓦格纳称为颓废艺术家时,其实兼具有正面意义的。“因为谁如果想要克服颓废,就必须要经历颓废,”所以他对瓦格纳的批判实际上是对他没有迈出颓废之后的那一步的批判。波希曼强调,只有理解了这层意义,我们才能明白尼采为什么会在晚年说“我还会是他(瓦格纳)的衣钵的继承人”。
(11)、可惜的是群众仍然理解不了查拉图斯特拉的哲学,“他们弄不懂我,我的嘴巴对不上他们的耳朵。”查拉图斯特拉又转过来告诫群众不要成为“末人”。当人类再也无法过渡到更高阶段时,“末人”的时代就要到来。“末人”使大地变小了,他们的信条是“我们发明了幸福”。
(12)、其次,两人对现代性和德意志精神理解也产生了分歧。瓦格纳写过一篇文章名为《什么是德意志精神》,据阿多诺考证,他是第一个以此为题的德国人。而尼采在《人性、太人性》中也对德意志精神进行了相关的论述。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是共同的,即超越和消解民族性。他们对民族性的思考达到了形而上的层面而不是政治性的思考。他们追求超越民族的东西,追求包罗万象的普世主义的、世界主义的精神,而德意志民族的优点就在于广泛吸纳其他民族优点。在这一观点的具体的处理上,尼采比瓦格纳更尖锐与极端,他直指当时的德国人走向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而瓦格纳的超越民族性有部分个人因素,由于他的混血身份,他和当时的德国人是格格不入的,或者说他更加接近于法国人的特质,体现的更多是欧洲人身上的特性。但是瓦格纳本人却是希望自己获得“德意志性”,也就是被德国人所接受的。因此当瓦格纳凭借自己的艺术才华重新被德国文化接受时,尼采十分反感,他认为瓦格纳偏离了自己的天性,做的很多事情是不够“瓦格纳”(超越德意志民族)的。
(13)、最好的作者,是那羞于成为作家的人。——尼采《人性,太人性的》
(14)、这本书中上百个细节是看不懂的,而这些恰恰提供了照亮我的查拉图斯特拉的光线。这本书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它的基础是我与任何人(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的),都没有分享的体验,是我承受的我的孤独感的观念,从我幼年开始不断成长起来的经历的不可描述的的“激灵”,这让我知道为什么我至今还没有死。它在我的意识中变形,伟大在其中,如果如果有朽的人有过任何伟大的任务。
(15)、《悲剧的诞生》一书的出版,使青年尼采在一夜之间丧失了他语言学的名声。巴塞尔大学的学生们离开了这位青年导师,他的身旁只剩下两个学生,并且都来自外系,坐在巴塞尔教席上的尼采感到浑身不自在。1877年,尼采开始写作《人性的,太人性的》,而在此期间,他的身体也开始出现状况。尼采担心自己的头痛症来自家族的遗传,“我的父亲36岁时死于脑炎,我的情况发展更快。”他给朋友写信说。1877年10月,他到医生那里做了彻底的检查,结论是“眼疾”。医生嘱咐他数年内不能读书和写字。瓦格纳写信给医生,他认为尼采疾病的原因是“手淫”,并建议尼采结婚。尼采得知后非常愤怒,将瓦格纳的言论称为“致命的侮辱”。
(16)、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17)、但尼采对超人伙伴说的话不是要恢复骑士精神,而是下达追求权力意志的命令:“让你们显示的高贵就是服从!让你们发出的命令本身就是服从”的意思不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是:你们所喜爱的一切,你们应当首先把它们作为命令来接受,让你们的最高希望就是人生的最高思想。这个命令就是:人是应当被克服的东西,有哪个战士想要得到照顾!“反抗——这是奴隶身上显示的高贵”,现代工人的反抗是相对于雇主的高贵。
(18)、于是,在你三十岁时,就匆忙嫁给了刚刚约会两次的相亲对象,而在你看到周围同学都生娃后,你也决定马上备孕。
(19)、中国作家鲁迅:“若夫尼_,斯个人主义之至雄杰者矣”。
(20)、上帝死了,以基督教为根基的旧价值已经倒掉,现在已经到重估一切价值的时候了,而那些守旧的、愚昧的圣徒却还抱残守缺,真是可悲啊。
5、哲学家为什么爱得精神病
(1)、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尼采是怎样挑战上帝,构建全新世界的吧。
(2)、原因一︰“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这是心理学家霍尼给出的解释。
(3)、李双志:尼采的疯癫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成为文学家的偶像,甚至被神化为一种圣徒式的疯癫。他的困境和迷失在文学家笔下被放大,奥地利诗人、世界末美学代表霍夫曼斯塔尔在文章中写道:
(4)、在开始研究哲学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学家。24岁时尼采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5)、中国作家鲁迅:“若夫尼_,斯个人主义之至雄杰者矣”。
(6)、为什么尼采会将精神发展的第三阶段比为“婴儿”?
(7)、有人说,尼采疯了是因为太过狂妄嚣张,将自己“想”疯了。
(8)、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尼采
(9)、这一章的“年轻女人”指伊丽莎白和萨乐梅,带有明显的怨气。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