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老子经典名言20句(文案83句)
老子名言名句大全
1、老子名言名句大全解释
(1)、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名言名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老子憧憬的是人们不辩美丑、善恶的浑沌之世,这是倒退的思想。
(5)、(翻译)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9)、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10)、“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11)、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12)、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老子名言名句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老子名言名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政权”。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1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7)、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1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老子经典名言20句
(1)、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老子名言: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
(1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5)、(翻译)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有所欠缺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永不败坏。最充盈的东西,看起来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1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道德经》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老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1)、(文化)中国对联故事,妙趣横生的文化瑰宝!
(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7)、老子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天之道,是减损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比如,山高就用风吹之,水多就有河流之。这就是科学所讲的自然生态平衡,像现在环境污染很厉害,到处在喊环保,其实不用喊,只要人什么都不做,让老天来做这个工作,想必用不了几年,大自然又能恢复到从前模样了。
(1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1)、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4)、也就是说,能了解别人,懂得怎样去应对他,这只是小聪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这个概念中,“明”显然是高于“智”的。“明智”一词也由此而诞生。
(1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推重有贤才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看重难得的货物,也就无人偷盗;不使人看见可以引起欲的东西,民心也就不会被搅乱)–––––––老子消除纷争的办法不是制定规则,进行引导,而是消除人们的欲望,返回蒙昧时代。
(1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1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0)、老子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老子的名言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住要善于择地,心灵要深沉如渊,交友要表现出仁善,语言要令人信服,施政要无为而治,办事要沿用窍门,行为要待机而动)–––––––中国的学问皆是谋略学。
(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8)、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9)、老子名言: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0)、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1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13)、人道和天道正好相反,穷的越穷,富的越富。富人资源越多,赚钱就越容易;穷人整日为生活奔波,越是没钱,就越难赚钱。
(14)、老子名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6)、“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17)、此外,还强调入不应妄为、不应乱为,不违背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要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根据自然规律去工作,而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背于规律的事。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也不能脱离实际,勉强胡乱地去做,而要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19)、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20)、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5、老子名言名句大全集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说明人治社会是多么的凶险和莫测。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