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句子摘抄 >

精选孔子的几句名言(文案80句)

时间2023-07-15发布admin

孔子常用的20句名言

1、孔子常用的20句名言大全

(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孔子认为,言辞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本质是用来沟通的,主要是信息传递互换,没必要非得有好口才。

(5)、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伦;饱读诗书;出口成章,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孔子的古文名句(孔子名言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丘

(8)、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3)、君子平易近人,善解人意,所以比较容易相处,共事也比较融洽。但如果您一心要想取悦于他,那就难了;尤其是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取悦于他,那就更难。不过,虽然你不能取悦于他,但他用人时还是会量才录用。

(1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6)、“器”的本意指器具或者器皿。但一种器具往往只限于一定的功能而不能相通使用。“君子不器”即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具有一种功能、只限于一定的用途。孔子心目中的君子胸怀天下,修齐治平,具有道德色彩,是能担当大任之人。“君子不器”正是对君子的一个要求,即要君子不限于一技一艺,而去广泛地汲取知识,博览群书并学以致用,博学洽闻,见识高远。

(1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0)、引申为:为人一定要懂得取长补短。礼貌篇“不学礼,无以立”选自于:《论语.季氏》解读: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2、孔子的几句名言

(1)、引申为:教导人们行动要以礼为标准。真理篇“朝闻道,夕死可矣”选自于:《论语.里仁》解读:一个人早晨明白了真理,即使当晚就死,那也可以说是并没有虚度一生。

(2)、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朽木不可雕也。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8)、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孔子

(9)、第十三是“独立中庸”。因为他最后的结论是“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可是这个特立独行不是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和大家都不一样,他又是非常中庸的。这是表示这一个儒者、儒士立身行事可以掌握中道,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在说话方面,孔子有很多的名言,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辞达而已矣”。

(1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10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14)、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1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6)、小不忍则乱大谋过,则匆惮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第七是“仁义忠信”。也是说一个儒士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即使在暴政之下也不会改变,就是说在处在暴政下儒士的仁义忠信的信念不会改变。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9)、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0)、解释: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3、孔子常见的名言

(1)、第二条是讲“容貌敬慎”。刚才我们讲圣人之容,人民就要学其容。就是你的容貌举止,怎么样走路,怎么样说话,敬慎是表示一种状态的,就是很慎重,不是很放肆。“敬”是表示一种状态,不是要特定的尊敬谁,和“慎”的意思是相通的。

(2)、增强自信心:胸中有成竹,处事自当落落大方。

(3)、聪明人喜欢水,有仁德之人喜欢山;聪明人爱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6)、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7)、他悲伤地感叹着“吾道衰矣”,又义无反顾的把火种交给工匠和农夫,他揭开了知识高墙的第一块砖,转身时,听见高墙内旧秩序的瓦解,这是他对自己的背叛。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9)、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1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3)、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年),孔子已经岁了,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上)

(1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7)、“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18)、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9)、由于哥哥司马桓魈“犯上作乱”,司马牛感慨自己明明有兄弟,但兄弟却都叛乱,均非仁义之人。他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行君子之道,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那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4、孔子常用的20句名言有哪些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翻译: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引申为:虚心是知识的向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选自于:《论语.述而》解读:几个人在一起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第十是“裕有礼”。裕不是说我们兜里钱多,是指处物的一种宽裕的胸怀,我们待人接物一方面很有礼貌,一方面很宽裕、宽容。这是中间的一组。

(6)、“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就是我推荐人不是因为他是我的亲戚我就故意不推荐他,以得我的清名。只要他对国家确实是重要的人才,是亲戚也会推荐。我亲属之外的人,我举荐的话,不因为他跟我有怨恨,有过节。“不望其报”就是完全为了对国家有功,他是贤人,我就推荐他,我也不希望有什么回报。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10)、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1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

(13)、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4)、我很喜欢这段是因为我觉得这就是人生各个阶段中的最好状态,年少时应该积极向上,勤学苦练,“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成年后自立自强,中年时能明白凡事不可强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年老时成熟睿智,豁达大度。

(1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是可忍,孰不可忍?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18)、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容易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很危险。

(19)、解释: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20)、孔子认为,君子要正确处理言与行之间的关系:行胜于言、言出必行。《宪问》篇里,孔子进一步说明:“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实际行动比一切花言巧语有力,君子应当以言过其行为耻。这正如《礼记·缁衣》里面所说的:“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