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孟子经典名句100句(文案100句)
孟子的名言
1、孟子的名言名句及翻译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3)、解释:他以正当的理由送礼,按礼节规定送礼,这样,便是孔子也会接受的。
(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6)、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7)、(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8)、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9)、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10)、解释: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
(11)、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2)、诗词丨李煜最悲伤的一首词,道尽人间悲欢,催人泪下
(13)、解释:天上出现浓厚的云层,哗啦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猛然茂盛地生长起来了。
(1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5)、(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7)、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18)、不会错过农作物耕种的时节,那么收获的稻谷就会吃也吃不完。
(19)、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有亲情、君王与臣子之间有节义、夫妻间有区别、年长与年幼者有主次、朋友之间有信任。
(2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孟子经典名句100句
(1)、解释:错误的扭曲自己的看法,是不可能让别人正直的。
(2)、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3)、解释: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4)、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9)、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10)、解释:你的表现和所做所为,永远得不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
(11)、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2)、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13)、解释: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14)、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15)、解释: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抚人家的儿女。
(1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7)、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3、孔子说的名言名句
(1)、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2)、(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孟子·离娄上》:“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6)、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7)、解释:我讨厌死亡,但是有比死亡还让我厌恶的事情,因此,虽然有的事可能让我死亡,但不做这件事就得面对更讨厌的事,所以这件事就算可能致死,我也不能逃避。
(8)、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孟子语录
(9)、(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0)、(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1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3)、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14)、解释:有了至诚的心意而没有感动别人,是没有的。不真心诚意,要感动别人也是不可能。
(15)、(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18)、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9)、(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
(20)、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4、孟子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并说明理由
(1)、解释: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
(2)、于是孟母就把居住的地方搬到集市旁,到了集市旁,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生意人模样,对着客人鞠躬,招待客人,讨价还价,过家家的模样像极了生意人。孟母心想,“不行,我不能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3)、解释: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4)、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5)、《孟子》: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6)、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7)、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8)、解释: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解释: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11)、解释:如果人人爱自己的亲人,尊重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就会和睦安宁。
(12)、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3)、解释: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14)、仗恃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
(15)、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问孟子“不肯干”与“不能干”的区别,孟子回答,“挟太山以超北海”,这个说“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而“为长者折枝(搔痒)”,说“做不到”是不愿意去做。
(16)、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17)、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18)、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9)、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
(20)、(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5、孔子说过的名句
(1)、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2)、(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5)、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6)、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名句
(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10)、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11)、(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12)、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16)、解释:古代的人,获得成就,则将恩惠恩泽给老百姓,而没有获得成功的人,则在这个世上继续修身养性。得志显达时就要造福天下苍生,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提升个人修行。
(17)、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孟子的`名言,欢迎阅读。关于孟子的名言精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8)、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1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20)、《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