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诗歌我爱祖国(文案107句)
描写热爱祖国的古诗
1、关于歌颂祖国的诗歌
(1)、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2)、 破、深: 悲哀凄凉 →忧国
(3)、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4)、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雨蒙蒙。《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7)、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8)、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9)、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1)、颔联一般有两种解释: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叫而惊心;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12)、——-陆游《病起书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 溅泪、惊心:悲痛欲绝 →伤时
(14)、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5)、明·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6)、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17)、⑺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
(18)、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19)、和何其芳相反的是,许多学者,努力为这些软弱的诗句寻找重要的社会政治含义。这就产生了好几个说法:一说,社甫、房琯在西蜀,冒犯了剑南节度使严武,将对他们不利。一说,讽刺唐王朝的另一个节度使章仇兼琼。一说,是为安禄山造反后,唐玄逃难到四川而作。这些讲法,都有捕风捉影的性质,考证学者早已指出了其不合理。
(20)、译文: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但一颗耿耿丹心耿耿丹心照耀千古。这一生还未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下忠魂来弥补。
2、诗歌我爱祖国
(1)、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本为贵公子》)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令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3)、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元好问《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5)、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6)、了解诗意,体会诗境,理解思想感情,并能在课堂上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
(7)、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8)、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9)、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10)、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11)、《出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1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14)、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15)、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1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7)、《豳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通篇用“赋”的手法,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样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言朴实无华。
(18)、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20)、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3、诗歌歌颂祖国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春望》,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诗歌,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城的残败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3)、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4)、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热爱祖国诗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5)、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6)、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7)、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山河一作:河山)
(8)、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0)、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11)、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2)、杜甫被叛军俘至长安后,亲眼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13)、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6)、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17)、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未敢忘忧国。
(19)、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20)、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4、写祖国的诗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5)、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
(6)、古镇景色优美,金溪河绕镇而过,衬着镇中古朴的建筑,青砖黛瓦,水波粼粼,一派和谐美好的世外桃源之景。这里春可看油菜花海,夏为避暑佳地,秋可赏镇中红叶,无论何时到这里,青木川的景色总会令人难忘。
(7)、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8)、享受了畅淋漓的《蜀道难》的情致的读者也许期待着李白在情结意象的华彩上更上一层楼,来一个思緒的高潮,然而却来了一个“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样的结句,给人一种不了了之的感觉。预期失落的感党是免不了的。面对这种思想与艺术形象之间的不平衡,一种做法是,老老实实承认,诗作到了这里,有一点强弩之末。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何其芳先生就指出过:““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样的思想”“不高明”。他说,这种抽象的思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歌中丰富、生动的形象,诗人正是以这些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雄壮奇异的自然美,并从而创造了庄严瑰丽的艺术美”(新诗话一一李白《蜀道难》,《文学知识》,1959年第3期)。何其芳不否认在这样的杰作中,也有些软弱的诗句,只是把它看得不重要,可以忽略。最重要的是那些难得豪迈、壮阔的诗句,那オ是诗歌的生命。这是“可以引起我们对祖国河山和祖国的文学艺术的热爱的”。这个说法带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烙印。也许就是这句话,使得课本编者认为这首诗“充分显示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其实,他的说法和何其芳先生的说法,是有些差距的,何其芳先生说的是,可以“引起”我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并不一定是就诗歌文本本来意旨而言的,这种“热爱”是那个年代某些读者的感受。虽然在文字上,差异不大,但是,在思想方法上,却混淆了作者主体和读者主体的界限。
(9)、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10)、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11)、明确:通过“烽火连三月”一句,我们知道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家书很难顺利送达,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杜甫,在战火不断的年代,却得不到家人任何的消息,你会是什么心情?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与家人分隔两地,又难通音信,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家书是为报平安,亲人的平安、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也写出了诗人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焦急迫切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强烈思念。(板书:抵万金:焦急迫切→念家)
(12)、江山依旧,但事业未成,无以报国,只留下千古遗恨,一切繁华、豪情都抛开吧。当年名噪一时的黄金台、白玉楼,如今夜夜只能留住明月而显得分外冷落。垂杨像黄金缕般的枝条在春天的时候是鹅黄嫩绿的,你休要笑它现在成了枯杨断柳。那秾桃艳李。
(13)、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14)、相对向、斜阳凄怨。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1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16)、明·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自唐代杜甫的《旅夜书怀》
(18)、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19)、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20)、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歌唱祖国的诗词
(1)、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2)、唐·李梦阳: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3)、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4)、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5)、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六字句的爱国古诗有哪些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6)、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8)、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9)、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10)、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11)、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2)、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13)、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前三句描写、叙事,末句抒发思乡之情。这一切皆由“折柳”一词关联起来。这首诗的“诗眼”是“闻折柳”。春夜,是易产生愁思的时间;洛城(唐代繁华都城),是易产生愁思的地点;闻笛(笛声幽怨),是易产生愁思的行为。诗的三句照应了“春夜、闻笛”,第二句照应了“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之“声”,即“折杨柳”曲,因曲调深长、幽怨、凄清,才引起诗人关注。“暗飞声”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扣住了“夜”字。“谁”字是写这笛声出处不明,突出一个“闻”字。“散入春风满洛城”,由于诗人远别故乡和亲人,客居在歌舞喧闹的都市洛城,折柳曲让诗人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猛然触动了诗人孤独伤感的情绪。诗人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二字,在诗中既指曲名,又含折柳赠别之事。她代表了一种文化习俗,一种美好的伤感情绪。有了第三句的“折柳”,末句的“故园情”就不显得空,不显得直,而是由事生情,由景生情,情中有景,有人,有事。“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一思乡情感的抒发是在聆听折柳曲后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当年与亲友依依惜别的情景在诗人的眼前清晰重现。“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15)、长戈袅,飞鸟绝。原厌肉,川流血。叹人生此际,动成长别。回首玉津春色早,雕栏犹挂当时月,更西来、流水绕城根,空呜咽。
(1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17)、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已经破灭,却只能在吴楚大地上泛一叶扁舟。漫自悲歌,伤心地凭吊古人。烟波浩渺无际,边关到底在何处?感叹年华又被虚度了。
(19)、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形容热爱祖国的诗句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2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1)、桃花依旧含笑开放,燕子也仍然翩翩起舞,这种春天的景色已经多年没有看到了。那些再度出仕的人,重又出仕新朝,这些往事都不堪再提起了。在近水夕阳的残照下,宝剑化龙归去,壮志未酬,踪迹杳然,在这巨变中,流尽多少英雄泪血。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作者:陆游朝代:南宋出自:《示儿》 译文: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3)、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7)、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