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杏林子《生命生命》原文(文案142句)
杏林子
1、杏林子《生命生命》
(1)、人总喜欢追求没有的,忽略已有的,被浅墨渲染的人生就像是一幅山水画,处处诗意,却又处处失意。留连于红尘俗世中诙谐搁浅的幸福。
(2)、 自12岁起,杏林子即因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而饱受病魔折磨。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不全而引发的慢性疾病,完全无药可治,患者等于被宣判了死刑,在死亡之前加诸于身的是无尽的疼痛。她全身关节逐渐损坏烂尽,始终处于痛苦的煎熬中。
(3)、于是她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她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就绝对不要活了!
(4)、过于欣赏自己,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过于赞赏别人的优点,就会看不见自己的长处。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
(6)、有位作家描述了看到刘侠的写作过程。她在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要忍受巨大的痛苦,那位作家都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但就这样,刘侠写出了几百万字,20多本的励志书。她的作品也许称不上精致文学,却是一字一痛,一字一爱,所迸发的力量比那些精致文学还要伟大珍贵,这是她以“无用之躯”送给弱势者、身心残障者,以及无数跌倒过、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的礼物。
(7)、不说文字和才情,在对世界的观照上,杏林子着眼已经超出了个人的小世界,用大爱来看世界,看人生,用永不止息的奉献来回馈社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
(8)、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
(9)、在青春布满藤蔓的围墙上,缓慢的攀行,回头下望,是散落一地的音符,被记忆沉吟着辗过,又被风卷起。天高云淡,仅有几缕羽白的丝云,在天空中游走,把青春的沉淀塞进时间的罅隙,时间卷起所有太过纯净的美好,却平淡如白开水。
(10)、生命就是一朵暗处的花,有代谢,有精彩与颓败,而且永远看不分明,但它的存在,即是一个奇迹!
(11)、 据说两个好姐妹之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1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13)、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14)、 她表示,面对众多挑战的杏林子,在承受肉体上的痛楚的同时,依然坚持自己的写作理想,而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即便是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和她的经历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杏林子积极的人生观,可以成为许多人的学习榜样,此举也令许多人看到生命的希望。
(15)、他们把他抬回后方,在细心的照料下,这个法国士兵终于恢复健康,回到他日夜思念的故乡,他妻儿的怀抱。
(16)、1998年:《生命之歌》(有声书)、《身边的爱情故事》
(17)、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
(18)、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你都应该“模仿”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美)莫尔兹
(19)、2000年:《为什么我没有自杀?如何度过生命低潮》、《探索生命的深井》、《真情是一生的承诺》、《美丽人生的二二种宝典》。
(20)、生命犹如过往云烟,是短暂的,也是美好的,就象一样东西走红一样,红极而白,不被看好,但红过了一段时间,又被看好。生命就是这样,当你有了,你就没有了。
2、杏林子《生命生命》原文
(1)、后来,杏林子用她的坚韧走完了她63岁的人生。而她的好友,四肢健全、才华横溢的三毛,却选择了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48岁的生命。
(2)、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3)、那是多么甜蜜、令人陶醉的岁月啊!青春的生命、真挚的爱情,使他们彼此深深地吸引着。
(4)、1985年:《我们》、《重入红尘》、《母亲的脸》
(5)、1983年:《凯歌集》、《皓皓长安月》、《牧羊儿——于右任的故事》
(6)、就是这些平凡的小点小音符,才谱写了生命这首永恒的乐章!谁不能说海伦?凯勒是可悲的?谁又能说海伦·凯勒是可悲的?生命对于她来说并不是完美的,但是生命对于她来说是永恒的。她的生命是有限的渺小的,但她却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属于她自己永恒的颂歌!
(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8)、杏林子得知此事以后大吃一惊,连忙作了修正祷告:“神呀,关于这件事您千万不要听三毛说,您还是听我的吧。我还没活够,我还有好多事还没做呢!”
(9)、她自己在遭受不幸,她却总在想法帮助别人。她在一个盲人按摩院,发现两位盲人按摩师有音乐天分,她就鼓励他们唱歌,并为他们请音乐教师,最后这两位盲人按摩师成为了台湾有名的音乐组合——双福之音。
(10)、十七岁时,他第一次认识现在的妻子,金黄色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一双清澈的大眼比夏日的晴空还要明亮,他立刻爱上了她。
(11)、抱着初生的婴儿,他有着为人父的骄傲,这是他生命的延续。他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栽培儿子,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顺顺利利地长大……
(12)、◎我的家在一个名叫杏林的镇上,附杏林镇各村村名的由来!
(13)、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14)、他的出生地——法国南部乡下一个美丽的小市镇,一望无际、随风起伏的麦田,他的那些小玩伴,一起在麦田中追逐嬉戏,多么快乐无忧的童年啊!
(15)、时间太瘦,指缝太宽,它总是不经意的从我的指缝间溜走,伸手紧握,抓住的只是空气。
(16)、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17)、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 ——(美)亨利•门肯
(18)、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动。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生命》已被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科书第17课,代表作:《生命生命》。
(19)、 她说:“杏林子在面对多年的疾病时,从未气馁,反而对生命充满信心,这种强烈的求生意志,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人,使他们更积极地对待自己的人生。”
(20)、然而,突然之间,我落入险恶的漩涡,无底深渊,我挣扎、抗拒、精疲力竭。面对着日益恶化的关节,前途茫茫,病愈无期,生命于我是多么沉重的负担啊。多少次,我想放弃活下去的权利,可是隐隐中又有股不甘心的感觉。我暗暗想,我已经吃了这样多苦,受了这样多罪,现在就放弃了,这一切不是白受了吗?
3、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文章
(1)、她这样说:那时候活不下去的原因是不知道病何时会好,生命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但我有了信仰以后,便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诠释:就是每一个生命,不管是老弱伤残或贫富贵贱,都是珍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特定的价值。人看人是看外表——看容貌、看财富、看地位。但上帝是看内心,看我们有没有对自己的生命尽了本分。他不要求每一个人都拿一百分,因为他知道人的才智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之分,他只要求我们尽本分、尽了心,就够了。
(2)、杏林子在小学毕业前夕便因病辍学,但她数十年来坚持自修,终于成为台湾文坛上的知名作家。在生病后期,杏林子在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仍凭着坚强的毅力,笔耕不辍,在病中撰写了200出剧本、数十本散文、两本传记和数本小说。
(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4)、生命存在今天,生命活在当下,每一个细节都有深情,每一个转角都蕴藏着生机。而我只是希望,珍惜每一个今天,抓住稍纵即失的时间,去弥补每一丝轻轻溜走的光阴。正如在一条微博上看到的,我在今天的每一丝微笑都比明天要灿烂,我的每一滴泪水都比明天要沉重,即使是我的痛楚,也比明天要尖锐和富于激情。
(5)、杏林子的书文字简洁,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她的作品也许称不上精致文学,却是一字一痛,一字一爱,所迸发的力量比那些精致文学还要珍贵。
(6)、至今,他仍然记得,他们第一次的约会,第一次的拥吻,第一次的……可爱的她终于接受了他的求婚,他欣喜若狂,恨不能告诉全世界的人这个好消息。
(7)、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祝福,无尽的爱。
(8)、人生五个要:要唱,要跳,要俏,要笑,要苗条。
(9)、我还有很多爱我也为我所爱的朋友。我多么舍不得离开他们!对于这块土地,我眷恋日深,还有很多事想做……每次想到这些,求生的欲望油然而生,一次又一次,我打败了死神,转危为安,人都以为是奇迹,我说不是,是因为爱!
(10)、一个12岁就被病魔缠身的女孩,却凭着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毅力,成为了风靡台港和东南亚的著名作家。她的第一次创作《声之歌》。她的文章被收录在小学的课本中,她的散文《杏林小记》、《生之歌》、《生之颂》几十年来都是台湾中学生假期指定读物,更以《另一种爱情》获文艺大奖,在当代的华人作家中,没有人比得上杏林子励志,除了她,没有人可以顶着一个毁坏的身体以文字见证生命的强韧、热情和美丽,历经二三十年而不辍。同时她还创办了台湾最大、最有影响的残疾人组织——伊甸园。
(11)、病床前的老先生一遍遍呼唤着:“老伴,醒醒啊!醒来我们就一起环游世界,你不是一直想去吗?”老伴张着茫然无神的眼睛,没有知觉,没有反应。老先生深深地叹了口气。老夫妻俩结婚四十年。初识时,老伴原有出国念书的计划,为爱他而留了下来。他为了弥补心中的那份歉疚,许诺说:“有一天,我会陪你环游世界!”只是,随着孩子一个个出生,经济的压力逼使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环游世界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他总是安慰妻子说:“等孩子再长大一点,等家里再宽裕一点……”孩子终于长大,各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们也有足够的钱可以实现当年的梦想,可是男人的事业正在高峰,别说出国旅游,平日连两人相处的时间都有限。面对老伴无言的怨叹,他也总是抱歉地说:“等我退了休,我所有的时间都是你的,你要怎么玩就怎么玩!”及至等到他退休,老伴却等不及了。一场脑中风,造成深度昏迷,日夜陷在无梦也无欲的世界里。只留下老先生守在床边,不断重复地说:“老伴,你要赶快醒来啊!我带你去巴黎看铁塔,去荷兰看风车,去罗马……”
(12)、 偶然发现,台湾名作家三毛和杏林子之间,居然有着铁一般的姐妹关系。三毛自杀的时候,在各界哀悼声中,也唯有杏林子发出不同的声音。
(13)、 有位作家如此描述她的写作过程道:“她在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要忍受巨大的痛苦,我都不忍心看下去了。”在这样困难下,刘侠写下了几百万字,并出版20余本励志作品。她的作品也许称不上精致文学,却是一字一痛,一字一爱,所迸发的力量比那些精致文学还要伟大珍贵,这是她以“无用之躯”送给弱势者、身心残障者,以及无数跌倒过、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的礼物。
(14)、 2003年2月8日,杏林子脱离了病魔的缠累,卸下了生命的重担,静静的安息了。消息传来,各界人士都举行了自发的悼念活动。福利机构的同仁们都流泪了,表示要将她未尽的事业继续下去。
(15)、《生之歌》收录百篇精致散文,作者希望借此书鼓舞在黑暗中挣扎的心灵,帮助迷茫者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生之颂》分四章,收录了五十篇精美散文,每一篇都附有对生命美好的真诚赞美诗,引导读者对生命有全新体悟。
(16)、◎旅日扶风籍作家亦夫:当文化成为猴子身上的袈裟
(17)、 杏林子在小学毕业前夕便因病辍学,但她数十年来坚持自修,每天收听广播中的课程来吸取知识,终于成为台湾文坛上的知名作家。残而不废的她,用文字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她不但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并在1980年当选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得到蒋经国先生的肯定。此外,她在1983年获得“国家文艺基金会散文奖”,又以《另一种爱情》一书获得台湾的“一等文艺奖”。
(18)、“情人节”是一个舶来的节日,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公元270年,基督罗马教徒瓦伦丁遭当时统治贵族迫害,狱中和典狱长的女儿相爱。受刑前,他留下遗书,表达自己无罪,以及对情人深深的爱。他受刑的这一天,就叫“瓦伦丁节”,又叫情人节。
(19)、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现在的中草药已经与过去原生态的中草药有很大区别了。过去的草药,都是野生,现在的草药,多是人工种植,其药效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就连很多中医院里卖的穿山甲鳞片,大都是人工合成的,野生的穿山甲鳞片去哪里弄?
(20)、生命,是顽强的。因为它不但有追求,向往,更多的是它要承担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责任,我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这对父母妻子儿女不公,她们是无辜的,不能因为我的离去而让她们承受不应该的痛苦与悲哀,这就是我5年后计划失败的原因。
4、杏林子散文集
(1)、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2)、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3)、然而,此刻他却无助地躺在战场上。天哪,他不能死啊!他不能让他美丽可爱的小妻子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尚在襁褓中的稚子成了无父的孤儿!他不能死在这里,他一定要回去,他的妻儿都在等着他。
(4)、他的眼皮越来越沉重,不断地往下垂。他很清楚,只要一昏迷,他就永远醒不过来了,永远回不到他的家乡,见不到他的妻儿。
(5)、想想看,在我们一生中,有多少值得我们爱的人和事,多少的牵挂不舍,尽管生命中也有那么多磨难和眼泪,但因为这些爱,就让我们好好活下去吧!
(6)、董奉也好,华佗也好,古代名医妙手的德操确实令人感慨。董奉悬壶济世淡泊名利,华佗宁可惨死狱中也要回民间疗救苍生,这样的医家,诚为百姓的救星。
(7)、曾经相遇,曾经相爱,曾经在彼此的生命光照,就记取那份美好,那份甜蜜。虽然无缘,也是无憾。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8)、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着我,告诉我:支持我们活下去的最大的力量就是爱啊!
(9)、作者:刘侠,笔名为杏林子,1942年4月12(农历二月廿七)日至2003年2月8日。毕业院校北投国小学。台湾登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动。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生命》已被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科书第18课。杏林子在62岁时,由于菲佣患有精神病而被击中头部,因抢救无效死亡。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10)、◎从杏林子到王宗仁,盘点那些从扶风走出去的作家!
(11)、社会的发展和利益的驱使,让西医在中国发展越来越大,看看最近几年高考报名情况就会发现,受新冠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高考毕业生选择了学医,使得一些医学类的大学分数一路猛高,就连一些普本医科大学的临床学科都要求在580分以上,更不要说一些著名医学学府了。
(12)、1997年:《心灵品管》、《宝贝书:残障娃娃家长亲职手册》
(13)、不点燃智慧的火花,聪明的头脑也会变为愚蠢;不践行确立的目标,浪漫的理想也会失去光彩;不珍惜宝贵的时间,人生的岁月也会变得短暂;不总结失败的经验,简单的事情也会让你办砸。
(14)、谁是杏林子?杏林子本名刘侠,1942年生于扶风县杏林镇,幼年随着军人身份的父亲刘德明走遍大江南北,1949年迁至台湾。她之所以取这个笔名,一则为记念老家杏林镇,二则为感念此生与医院结下的不解之缘。
(15)、杏林子籍贯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人,12岁时得了类风湿关节炎,瘫痪了,腿不能行、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写作时要弯着背、弓着腰,比常人辛苦百倍。但饱受病痛煎熬的杏林子,却用她所遭受的肉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用手中的笔来讴歌生命的美好。
(16)、 一次,杏林子病情恶化,三毛前来探望她。看到杏林子在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样子,三毛看得不堪忍受。以至于在探完杏林子后,她在门外忍不住祈祷说:“神啊,杏林子太惨了,求您大发慈悲,早些接她到您那里安息吧!”
(17)、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完美,而在于它的存在它的过程。有了生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才有可能发生,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才有可能相遇。
(18)、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19)、婚后没有多久,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宝宝。当妻子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满怀感恩之情:上苍如此厚待他,人生将幸福圆满、一无缺憾。
(2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5、杏林子作者简介
(1)、同样面对生与死,同样面对病痛和心痛的折磨,谁更心胸宽广,谁更坚强呢?
(2)、“这个人原来已经没救了,居然还能撑到现在,真是奇迹!”
(3)、我们总以为时间会等我们,容许我们从头再来,弥补缺憾。岂不知“撒旦如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噬的人”。灾难永远在我们猝不及防的时候当头砸下,你无从躲避,无能怯惧,心胆俱碎,招架无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只不过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小心呵护手中的珍宝,一刻也不要放松。
(4)、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5)、正如杏林子在《生之歌》里面所写:“希望,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在我们的一生中,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然而,只要怀抱永不熄灭的希望,我们就可以不畏贫寒,可以面对苦难,可以重新开创我们的世界,可以勇敢地活下去!”
(6)、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7)、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8)、很多年前,曾看过一篇翻译小说,是述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欧洲战场上的一个故事。
(9)、生命是宝贵的,失去了生命,我们将变得一无所有。但很多活着人总不珍惜活着的权利,他们随意对待自己甚至肆意践踏别人的生命:车臣爆炸巴以冲突美军“虐囚”煤矿透水房屋倒塌失恋轻生上网丧命……这些沉重的事件警示着我们:生命啊,多么贵;生命又是多么值得珍惜!
(10)、我以前没有注意到她笔名的意思。后来在网上看到有人争论她“杏林子”的“子”应该读轻声还是第三声,才恍然大悟。“杏林子”应该是“杏林之子”的意思。
(11)、当时,德法交战,战况激烈,双方都死伤累累。
(12)、但还不到第二个三年,也就是她16岁的那年,刘侠找到了上帝,或者说上帝找到刘侠。透过神的精神抚慰,刘侠对生命有了新的诠释:上帝和魔鬼最大的不同就是:魔鬼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死,上帝却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活,而且活得更好,更起劲、更快乐。所以他给了人信心、希望、勇气,还有爱;教导我们如何在痛苦中保持信心,在灰心中保持希望,在危难中保持勇气,他也不断用爱来滋润我们饱受创痛的心灵,好叫我们的生命重新充满生气,勇敢地活下去。
(13)、自从有了信仰,刘侠决定用快乐武装自己,与痛苦和平相处。
(14)、2002年:《打破的古董》、《好小子,乔比》。
(15)、1986年:《行到水穷处》、《种种情怀》、《山水大地》、《杏林小语》、《杏林子作品精选一》、《读云—王禄松新诗水彩画集》
(16)、刘侠不仅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她还学习着怎样去爱,怎样去付出,并一点一点地磨练自己的个性。
(17)、杏林子创造了奇迹。不,不要说她创造了奇迹,她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但奇迹是怎么产生的呢?她的力量源自何处呢?
(18)、这个法国士兵大惊,内心十分焦灼惶恐,不断在心里呐喊:
(19)、有人说,没有人爱你是一件悲哀的事,比这更可悲的是这个世界没有你爱的人。人活着的一生,如果不懂爱,不会爱,不去爱,就像一棵干枯的树,没有根须,没有绿叶,只有腐朽的躯干,竖起来,倒下去。
(20)、群星-固执;THT,蓝云木-THT-随手纪念;鱼九-禾边酒;ShizukoMori-StayInMyWindow;林有三-DAYSofDASHpianoarr。
(1)、“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
(2)、只不过我们听得太多,听得我们烦腻、麻木。直到母亲闭口的那刻,我们才发现,还有很多话来不及听、来不及问、来不及跟妈妈说。
(3)、 随着时间的流逝,行动不便的杏林子病情转向恶化。但她在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仍凭着坚强的毅力,写作不辍,在病中撰写了200出剧本,数10本散文,两本传记和数本小说,作品中充满求生的意志,足以激励人心,著有40多本著名的激励散文、小说、传记和剧本,如《生之歌》、《生之颂》、《杏林小语》、《北极第一家》、《行到水穷处》等等。
(4)、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5)、在她的右手腕上,有一堆密集的小白点,那全是针痕。每遇到需要静脉注射或抽血的时候,医生就摇头叹息,他们举着针管一戳再戳,就是找不到那可怜的血管。有些医生一针又一针的“失败”,常弄得满头大汗,拿针管的手都在发抖,刘侠就忍住痛安慰他们:“不要紧,慢慢来!我是O型血,人们说O型血的人都很勇敢。”
(6)、投稿邮箱|616792237@qq.com
(7)、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8)、我更喜欢中国人给这个节日的谐音意义:2爱一世。
(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 黑格尔
(1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11)、如《生之歌》《生之颂》《杏林小语》《北极第一家》《行到水穷处》等,残而不废的她,用文字激励人们积极向上。杏林子不但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还曾获得“国家文艺基金会散文奖”,并当选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12)、 她的书文字简洁,读来感性十足,透着淡淡的温柔,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她用幽默的笔调描述着人生的种种际遇,述说着命运附加给人生的诸多挑战。
(13)、 杏林子本名刘侠,1942年生于扶风杏林镇,幼年随着军人身份的父亲刘德明走遍大江南北,1949年迁至台湾。她之所以取这个笔名,一则为记念老家杏林镇,二则为感念此生与医院结下的不解之缘。
(14)、 杏林子的散文集《另一种爱情》获得了台湾国家文艺奖,她一得到这个消息,立刻拿出奖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致力于推动残障人士的福利工作。除了在台湾,她还亲自前往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泰国的清迈设立伊甸残障中心的分处,帮助其他国家残障人士。虽然繁重庞杂的社会事务让她忙得几乎透不过气来,但是每当她看到一个个残障人士从沮丧中站起来,投入社会服务的行列,一同为残障服务工作而努力时,她坦然承认,依靠信仰和爱,任何苦难她都承受得起。
(15)、 消息传到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作家协会主席戴小华在追思会上指出,杏林子毫不屈服于缠身多年的残疾,这种热爱生命的精神,令她深感钦佩。
(16)、伊甸残障基金会:在台湾,杏林子创设了“伊甸残障基金会”,为残障者的医疗、工作、教育、福利等做着不懈的努力。杏林子的书,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生命的更高境界。
(17)、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8)、1995年:《生之歌》(重新出版)、《生之颂》(重新出版)、《阿丹老爸》、《北极第一家》(重新出版)
(19)、我生病时,只有十二岁,还是一个活泼天真,不解世事的孩子,生命的旅程一片锦绡,鸟语花香,无限的美景正展现在眼前。
(20)、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逝去十多年,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1)、 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原名刘侠,初一的一篇课文《生命,生命》出自她的手笔。网上查到她的笔名杏林子,据说意思是一则纪念故乡杏林镇,二则感谢医生对她一生的恩德。
(2)、一年年过去,我忍着、熬着、挣扎着、奋斗着,由羸弱而茁壮,由怯懦而勇敢,由灰心丧胆而生气勃勃。生命的美就在不断地摸索学习,不断的淬炼塑造,不断的创造发现,付出的代价越大,也越见它的丰富完美。
(3)、◎杏林子|生于扶风,蒋经国曾为她推轮椅,马英九用她的名言勉励优等生!
(4)、从这位作家的笔名中,我们读出了她生命的爱与沧桑,让我们记住她的话,学习她面对生活的乐观和勇敢吧:“上帝和魔鬼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魔鬼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死,上帝却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活,而且活得更好、更起劲、更快乐。所以他给了人信心、希望、勇气,还有爱;教导我们如何在痛苦中保持信心,在灰心中保持希望,在危难中保持勇气,他也不断用爱来滋润我们饱受创痛的心灵,好叫我们的生命重新充满生气,勇敢地活下去。”
(5)、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活了几天。
(6)、 1966年,杏林子已经整整在床上躺了12年。她用毅力克服困难,慢慢从床上坐起来,扶着拐杖艰难地迈出第一步。怀着“施比受更为有福”的心,她觉得:“我应该为一些和我同样命运的孩子们服务,使他们得到快乐。”在奉献理念的推动下,她在台北市南机场的社区发展实验中心照顾伤残儿童,接着又在台湾的伤残服务中心工作,从此开始了一生漫长的社会服务工作。
(7)、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8)、杏林子生前常说:“除了爱,我此生一无所有。”一个得医家之爱的病人,转而用爱唱响生命之歌,大约这便是爱的轮回吧。
(9)、董奉,建安人,有很高的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据《三国志?士燮传》注引,交州刺史士燮得恶疾昏死已三日之久,董奉用自制药丸一粒塞入刺史口中并灌入少许水,捧其头摇消之,食顷,昏死的刺史便神奇般地睁开眼睛,手脚也能动弹,“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可见董奉医术的高明。
(10)、夜,越来越深,他感到死神一步步向他逼近,他恐惧极了。他不能死啊!他不想死啊!他还有美丽的妻子、初生的婴儿,他们需要他,而他,还年轻啊!
(11)、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12)、也许生命的成长过程原本就是这样艰苦辛酸。经过茧的黑暗痛苦,经过蛹的挣扎蜕变,才有蛾的再生吧!回首前尘,尽管血泪斑驳,但我仍然感激,从苦难中,我更加体会生命的真实,奋斗的欢愉,以及与神同在的甘甜!
(13)、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14)、马英九曾在演讲中引用杏林子在《生之歌》中的话:“对一个成功的人来说,缺陷是一项得胜的荣耀”、“幸与不幸,全在你自己掌握”,期勉学子们不要放弃继续努力。
(15)、我病了这么多年,身心所遭受的磨难实非外人所能想象,特别是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连医生都已经摇头叹息,可是只要一想到年迈的双亲,我便深感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忍心让白发人送黑发人。
(16)、与您分享杏林子的文章:爱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17)、人生的路总免不了有坎坷,有风暴。当我们在面对自己的生命时,我们往往都是孤单的,没有谁能帮助你,或代替你。但,你无须逃避,无须推卸,无须灰心,无须诅咒,属于你的仍旧是你的,你终究要挑起你自己的担子,走你自己的路。
(18)、只不过,他伤得实在太重了,发不出任何声音来阻止他们,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去,心中充满悲哀绝望。
(19)、 杏林子不但爱她周围的残障人士,也宽恕那些伤害自己的人,包括向她施虐的女佣。警方指出,杏林子在出事以后,曾在送往医院途中表示,不愿对伤害她的女佣维娜提出诉讼。而且,因着爱心,她在生前早已提出死后要捐出躯体的心愿。因此,在她离世后,家属经商议而决定遵照她生前的遗愿,把她的躯体捐给台湾三军总医院,供“类风湿性关节炎”教学研究。
(20)、 伊人故去,笔墨留香。杏林子留下的《生之歌》、《生之颂》等不朽的作品,依然在传颂她的传奇,传递她心中的爱。
(1)、夜色渐渐退去,天亮了,医护人员再一次巡视战场,发现他一息尚存,大感惊讶地说:
(2)、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