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句子摘抄 >

精选二十四节气谚语按顺序各一句(文案128句)

时间2023-09-27发布admin

二十四节气农谚大全

1、二十四节气农谚大全及解释

(1)、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2)、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3)、“二十四节气”发端于黄河流域的秦、晋、豫,这里四季分明,其农谚民谣多有北方的地域语言特色,如“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老幼皆会背诵的二十四季歌。

(4)、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5)、翻译:谷雨节气这天下雨了,那在后面的雨水比较多,换句话说就是谷雨时节雨量比平时要多得多。

(6)、处暑不露头,割下喂老牛。江苏、湖南、辽宁、江苏(无锡)注:“不露头”指不抽穗。“喂老牛”指收成无望。

(7)、参考资料:凤凰网-“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农谚,俗语,格言共10个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

(8)、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9)、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0)、六月:三伏之中逢苦热,五谷风和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古代把农历十月称为孟冬,十一月称仲冬,十二月称为季冬,这三个月就是“三冬”,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冬季。

(11)、老话说“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古人总结的经验,“月夕”在秋分前的年份,当年的年景都不太好,庄稼可能会出现欠收的情况。

(12)、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13)、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14)、在民间有“秋分东风来年旱”的说法,意思是说,秋分这天要是刮东风,预示着来年干旱少雨。

(15)、公历:2017年8月23日06:20:09星期农历2017年七月(小)初二。  

(16)、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点一点,秋分不生田。

(17)、在古代民间有“秋分不生田,秋分万物止”的说法。当然,这句农谚指的是北方地区,意思是说,到了秋分节气庄稼都成熟了,不再生长了,不只是庄稼,万事万物都进入停止状态了。

(18)、上半年是甘下半年逢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19)、相传惊蛰是全年初雷之期,实际上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迟;愈干冷的年份,初雷也愈迟。假使那一年,南方气团来的特别早、特别强,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气团既经北来,此后下雨的机会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20)、春分不耙地,就要误农事。湖南(株洲)、山西(晋城)

2、二十四节气谚语按顺序各一句

(1)、处暑不处暑,七月十五吃稻黍。河南、山西(晋城)

(2)、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3)、“二十四节气”在几千年的延续过程中,孕育出不胜枚举的农谚民谣,在农业生产上至今我们还遵循着很多农谚,调节休息和劳作,比如“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至今依然是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坐标。

(4)、六月初一雷,一雷压九台⑦。(⑦形容六月初一打雷,气候很恶劣。“九台”为当地农作物的俗称。)

(5)、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

(6)、    东北农谚中的春季,分为六个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7)、(苏、浙)◆有关夜(晚)雨的气象谚语有: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赣)雨打夜,落一夜。

(8)、“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的意思是说,惊蛰节气这天听到雷声,说明大地阳气按时节正常启动了,也就预示这年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里的春指的是“春分”节气,意思是说春分时节下雨,空气比较滋润清新,人的身体就会少得病。

(9)、处暑不吐,白露不泄。江西(临川)注:“吐”、“泄”均指下雨。

(10)、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11)、秋谚云: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

(12)、对于种植白菜、萝卜和大葱农户来说,温度由高到低的变化反而有利于作物生长的。但是,温度过低就会影响作物生长了。

(13)、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桂)

(14)、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初一有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16)、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17)、春己卯风⑥树大空,夏己卯风禾大空,秋己卯风禾里空,冬己卯风油里空。(⑥指“己卯日”刮风。)

(18)、处暑不出头,割下喂了牛;处暑出了头,粮食满街流。山西(晋中)注:指玉米、高粱、谷子播种早迟和产量的关系。  

(19)、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

(20)、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3、二十四节气表口诀

(1)、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四节气也成为大江南北、各民族共有的节气表,这时各地、各民族也根据自己地域特色、风俗习惯,总结出各自的农谚民谣。

(2)、处暑不露头,割了喂老牛。黑龙江、河北(易县)

(3)、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4)、有人说古人留下的二十四节气和农谚已经失去指导意义了,环境和气候已经大变样了。说得没错,古人的农谚是不准了,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农谚了解古人是怎么和自然相处的。例如,古人在战国时期写的《甘石星经》里面就记录了天上有多少颗行星,它的位置在哪,书上都记得清清楚楚。并且,月球的上面还有五个环形山是用古人来命名的,分别是石申、张衡、祖冲之、万户和郭守敬。你看!咱们古人是充满智慧的,天文方面的研究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所以,咱们古人发明二十四节气和总结的农谚可不是瞎编,都是有经验总结在里面的。今年秋分不一般社在秋分前

(5)、处暑不出头,拔掉喂老牛。河南(焦作)注:“不出头”指玉米不出天缨。

(6)、对这些二十四节气歌,有的还把每个节气与气候相对应编出对仗节令歌,也琅琅上口: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沥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进腊月,大寒又一年。

(7)、解释:三月若过份酷热,水中部分泥鳅酷死,象征台风及早来,六月稻谷会受其吹毁。

(8)、处暑处暑,处处要雨。河南(开封)、江苏(南京)

(9)、处暑处暑,热煞老鼠。长三角地区注:“煞”,吴方言,助词,意为死(用在动词后边表示程度深)。在长三角地区,立秋、处暑过后,有些年份炎热的天气仍多有出现,造成这时土壤中热量积累继续增加,导致土壤温度持续上升趋势,在谚语中有“大暑热处外,处暑热处内”的说法,这对于习惯伏于洞穴内活动的老鼠来说是极不适应的。

(10)、(湘)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

(11)、10)该收不收,必定得丢。24节气有关的谚语1)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12)、处暑不出穗,白露不低头;过了寒露后,糜子喂老牛。青海

(13)、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14)、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15)、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16)、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17)、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二十四节气关于24节气的谚语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民间谚语》

(18)、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19)、总之,24节气是依据地球公转确定的,而公历也是根据太阳公转确定的,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年每个节气的阳历日期都基本确定了,前后不超过一两天的差别。

(20)、(赣)雨水明,夏至晴。(湘)◆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长江流域及江南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也有不少,例如: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

4、农谚大全100条

(1)、处暑白露节,日热夜不热。海南、江西、宁夏、江苏(连云港)

(2)、春雪烂麦根。春天落雨麦生病。寒九湿三春,菜麦难生根。大寒三白,有益菜麦。

(3)、处暑不开花,一定采不了白棉花。注:“白”—作“新”。

(4)、处暑不干田,白露要怨天;处暑根头白,白露枉费心。浙江

(5)、立春节日露,秋来水满路。立春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6)、“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客观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

(7)、处暑不开花,摘不下白棉花。广西、上海(奉贤)

(8)、处暑拔麻摘老瓜。华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东

(9)、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三伏天应该是很热的,如果不太热,说明天气比较反常了,庄稼长势不好。如果,没出现灾害的情况,那么这年冬天就会降水比较多。七月:立秋无雨甚堪忧,庄稼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尽管结实也难留。立秋指的是“立秋”节气,无雨就是不下雨,处暑指的是“处暑”节气。

(10)、节气日期的确定在历史上也有变化,在祖冲之编纂的《大明历》中首先要确定每年冬至的日期,然后再按照每过15或16天一个节气的方法来定出其他节气,这种方法称为平节气。到了元代,郭守敬等人主持编纂了更加准确的《授时历》一直使用到明末。

(11)、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节气的谚语有哪些2立春节气谚语

(12)、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皖、鲁、鄂等)

(13)、春分时节,在北方,春分15天,正处在3月底到4月初,大风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形成沙尘暴,对大气造成污染。尤其是西北、华北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贵如油”之说。进入春分节之后,春季作物由南向北依次开始播种,如果此时降水偏少,旱象就会显现出来。

(14)、如果,冬至节气这天阴天或者降水预示明年会风调雨水,不用担心庄稼长势,会有好的收成。十二月:初一东风六畜灾,淌逢大雪旱年来,若然次日天晴好,来岁农夫发大财。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大概意思是说农历十二月初一这天要是刮东风,那么六畜容易生病折损。并且,这天如果下大雪,那么来年可能会出现旱情。倘若这天天气晴朗没有风,来年一定会是一个丰收年,农民就能获得好的收成。

(15)、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清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16)、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高。

(17)、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科学地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包括寒来暑往等季节变化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规律,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发生时刻。

(18)、正月动雷雷转雪,二月动雷雨勿歇,三月动雷四开裂,四月动雷秧打结。

(19)、寓意:虽说处暑时节已是秋天,但还会出现“秋老虎”,天气还会很热。

(20)、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农民谚语

(1)、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2)、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

(3)、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您认为这些农谚还有道理吗?期待您的评论。

(4)、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平面称为黄道面,地球在黄道面上公转时,同时还在绕着地轴自转,而且,地球的自转轴并不是垂直于黄道面,而是与黄道面夹5度的角。

(5)、春分,秋分,日夜平分。黑龙江(鸡西)(满族)

(6)、处暑不放车,白露枉费心。浙江、江苏(南通)

(7)、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爷。“社”是祭祀土地爷的地方,“社日”是祭祀土地爷的时间。一年中有两个“社日”分别是“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日”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秋社日是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8)、春社①日两年定丰,秋社②日两年丰稔。(①②按照天干地支的排法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古人祭祀土地神。)

(9)、初一东风兴畜灾,倘逢大雪旱年来,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大发财。

(10)、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11)、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根草。(苏、晋、粤、贵)

(12)、元宵节一过,很快就到雨水节气了,这里的雨(yu)读四声,是动词,也就是从天上落下来水的意思,如果读三声就是名词了。“雨水”顾名思义就是到了这个时候该下雨了,但是,我们知道老祖宗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是在黄河流域,那个地区几乎每年都会春旱,那么为什么老祖宗要把下雨很少的这段时间称为“雨水”呢?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期待您的分享!

(13)、(浙)夜雨三日雨。(浙)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

(14)、大雪坑塘未结冰,组织力量深挖坑,有条件的蓄满水,来年养鱼有保障。二十四节气大雪谚语农谚雪落高山,霜打洼地。

(15)、处暑鱼速长,管理要加强,饵料要增加,疾病早预防。

(16)、(本文章由“老家山西”原创,如转载,请登录新榜网站版权频道(http://cc.newrank.cn))

(17)、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18)、八月: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最怕此日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秋分指的是“秋分”时节,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秋分时节是丰收的时节,到处都是秋收劳作的农民,大家欢声笑语,非常热闹。但是,这个时候最怕刮风下大雨,造成作物倒伏,影响收割,要是稻米被水浸泡,就会影响收成了,也会影响后期粮价。九月: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冬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遭雷声菜价增。初一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一”,飞霜就是下霜了,重阳就是我们说的“九九重阳节”,月中就是农历九月中下旬这段时间。“火色”指的是气温高,天气热。

(19)、处暑白露节,夜冷白天热。湖北、安徽(肥东)

(20)、“雨水早,春分迟惊蛰育苗正适时”,“惊蛰不过不下种” “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过了惊蛰节,耕地莫停歇”,“雷打惊蛰前,高岗能种田”,“雷打惊蛰后,河湾能种豆”,“惊蛰打雷,小满发水”,“惊蛰云不动,寒到五月中”。

(1)、还有一种节气七言诗,把农历和公历巧妙融为一体,且听: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2)、春季的天气变化无常。春季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这时南方已热,北方还冷,南北的温度差别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气,南方的热空气,常易发生冲突,造成锋面,发展成气旋。气旋来了,天便下雨;气旋去了,天又转晴。春季的气旋最多,天气也就变化无常,好像孩儿面,忽哭忽笑的样子。

(3)、立冬晴,柴米堆得满地剩;立冬落,柴米贵似灵丹药。

(4)、解释:六月初一日,如有雷鸣,年中则少有台风。

(5)、不过,冬至表示的是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刻,一般并不在正午,所以每年冬至影子的长度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经过长期的观测和计算,找到了一种测量冬至时刻的方法。再通过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祖冲之推算出一年的时间是32428天,相比于现代人们精确测量出的32422天,仅相差不到一分钟。

(6)、“谷雨下秧,立夏栽”,“谷雨麦怀胎”,“明清明,暗谷雨”,“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谷雨到,布谷叫,前三天叫受干,后三天叫受淹”, “三月不碾场,打麦土里扬”。

(7)、解释:九月初九日若无雨,可卜下半年雨量稀少。

(8)、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节气已逐步成为大众欢庆节日,并与民俗相结合,发展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例如冬至节,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吃羊肉等习俗。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存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9)、处暑不勾头,割回去喂老牛。四川注:指水稻。

(10)、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牡丹亭立夏花零落,小簪小满布庭前。

(11)、季节和节气不是同一个概念,全年二十四个节气,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每个季节为六个节气。

(1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13)、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14)、若要菜秧大,勿等寒露过。秋分落好油菜秧,移栽过雪(小雪要发僵。

(15)、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如果三月初一这天刮风下雨,把行人的头都淋湿了,那么这天就会比较寒冷。三月份还比较寒冷,说明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农作物受到低温侵袭,可能会发生冻害,影响后期产量,所以农民很忧愁和担心。但是,如果“清明”节气这天刮南风,气候就会比较温暖,那么,就不用担心了,肯定会是一个大丰收的年景。

(16)、再过几天将正式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节气了,在古书《春秋繁露》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17)、如闽南话对二十四节气,总结出春谚、夏谚、秋谚、冬谚的民谚,就很有特色:

(18)、这天天气如何呢?老祖宗早已经告诉我们了,老话说“中秋云遮月,雪打上元灯”,上元节就是元宵节,我们今年可以验证一下老辈人说的对不对。那么正月十五这天天气情况对年景有什么影响呢?老话有“上元无雨多春旱,清明无雨少黄梅;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的说法,具体什么意思,我之前文章详细讲过,就不在这里重复讲了。

(19)、冬谚曰: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大寒不寒,人畜不安。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20)、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1)、小满三天望麦黄。十月蚕,荚头短;十月蚕,骗小囡。清明芋,谷雨瓜。

(2)、今年的中秋节相对往年提前了将近半个月,也就是“节气”还没到,气候先到了,冷空气来得早。这样一来,积温不够,会造成作物不能完全成熟,千粒重降低,产量受到影响。

(3)、2019年7月,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4)、(赣)◆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5)、除夕沤臭肉,春分沤臭谷。广东(连山)(壮族)

(6)、如果山歌情歌倾诉着爱恋和情感,抒发着激情和奔放,那么,农谚民谣也是对天文地理,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总结,有浓浓的生活气息,不愧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7)、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24节气的谚语有哪些3寒露脚不露。

(8)、(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百度,尚未找到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