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句子摘抄 >

精选二十四节气农事歌谚语书(文案119句)

时间2023-11-20发布admin

二十四节气农事歌谚语

1、二十四节气歌农事农谚

(1)、六月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2)、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3)、资料来源于丁丁群中群各位老师的咨询、讨论及百度资料,可能存在争议或错误,仅供参考!

(4)、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5)、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6)、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7)、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8)、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9)、这个时候是一冬最冷的时候,记得,在喝水的时候,千万不要喝凉水,必须是喝热开水或者是热茶,或者是温开水,都行,尤其是来月事的女性和小朋友,老年人也是如此。冬天这个时节喝凉水,是在用五脏暖水,对内脏的伤害相当严重。

(10)、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11)、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12)、1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13)、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春耕开始,春雷响,万物长,气温回升,地壤解冻,雨水渐多,蛰虫惊走,地气上升,所以要开犁松土通地气,做春耕为农事准备了。

(14)、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15)、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16)、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

(17)、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18)、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19)、小寒的天气是最适合进步的,俗话讲得好,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疾病。所以,养生的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在这个时节进行进补。阴虚阳虚的人进步的方式不同。阳虚的人建议为温阳散寒的食物,以及热量较高的食物。而阴虚的人则建议为甘凉滋阴、生津养阴、富含蛋白质的清补类食物。

(20)、二十四节气农事谚语是民间留传下来的关于二十四节气对应农事谚语,很多也叫24节气农事歌、二十四节气农谚歌谣,这里介绍下二十四节气农事谚语,让你可以轻松了解二十四节气对应农事。

2、二十四节气农事歌谚语书

(1)、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2)、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瓮穿裙,有雨淋。

(3)、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4)、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5)、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6)、十二月初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7)、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8)、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9)、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10)、1六月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11)、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12)、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13)、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14)、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15)、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16)、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17)、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根据天地运行以及气候变化规律所独创的一种灿烂的农耕文化。

(18)、夏季:夏季秋高气爽,要给翡翠甜菜浇水,后期要勤管粮菜,冬小麦要备好种肥。

(19)、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20)、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3、二十四节气农事歌谚语总结

(1)、1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2)、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五九六九水在浮头。立冬小雪,抓紧冬耕。惊蛰至,雷声起。

(3)、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4)、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5)、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6)、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7)、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8)、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9)、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10)、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11)、十二月初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12)、1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13)、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14)、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15)、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16)、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17)、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18)、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19)、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24节气气候农事歌8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20)、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24节气气候农事歌12“啾啾”,“啾啾”……

4、二十四节气农业谚语歌

(1)、小满:小满暖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2)、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3)、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4)、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5)、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6)、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7)、隆冬节气中,无雪无霜。(冬节在月中,那年冬天很少霜雪。)

(8)、▪北方水稻插秧,小麦进入孕穗期;棉花陆续种植,从胶东地区开始,自东向西开始种植春玉米、春大豆等春播作物。

(9)、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10)、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11)、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12)、大暑:大暑和暴雨增多,秋菜复种会加紧防汛,预报稻瘟病,深水保苗防低温。

(13)、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14)、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15)、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16)、夏至:夏至至至初夏冰雹凶猛,可去除杂质,选择优良品种,消除冰雹,增加降雨量,增加干热风,玉米施肥,防止粘虫。

(17)、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18)、▪北方冬麦田清沟、沥水、防渍、顶凌、划锄。

(19)、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20)、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5、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农民谚语

(1)、雨水:雨春雨贵如油,用顶垄耙子防止土壤水分流动,多积肥,多收粮,选良种丰收。

(2)、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3)、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4)、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5)、觅秋茶:寒气露冷,秋分至寒露,为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茶分春秋,喝茶却能不分时间地点。寒露已过,新茶已上。

(6)、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7)、1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8)、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9)、(3)各种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自然现象。

(10)、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11)、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12)、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13)、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14)、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15)、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16)、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17)、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18)、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19)、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20)、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1)、大雪前后,中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2)、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3)、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4)、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5)、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按照天文学的惯例,以春分点(360度即0度)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两个节气点之间,相隔日数为15天多一点,全年即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6)、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7)、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8)、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9)、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10)、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11)、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12)、意思就是春分开始了之后,雨如果不停的话,清明节的前后是有好天气的。

(13)、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14)、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而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15)、芒种以后,在气温进一步增高的同时,降水量也逐渐多了起来,水分被炙热的阳光烘烤弥散在空气,造成空气湿度很大,这时的我们就好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排出,让人总是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甚至呼吸都觉得憋闷了起来。相信不少同学对此都深有感触,每天无精打采,难以沉迷学习。

(16)、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17)、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18)、而红薯本身是收的比较多的,亩产万斤并不难,可以好点卖出去然后五六毛,然后差点的做粉条加工麻烦但是非常贵,剩下的小的不太好的,我们就喂猪了,所以红薯在农村是好东西;

(19)、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