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柳宗元的诗歌风格特点(文案128句)
柳宗元的诗
1、柳宗元的诗歌主要包括什么诗
(1)、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他写的山水游记受到后世读者的爱好。其实他不仅散文写得好,诗也写得很出色。我们常说唐代的山水诗人有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四家,这里要介绍的一首小诗《江雪》,正是柳宗元山水诗的代表作。它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
(2)、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4)、译文:海边的高耸突出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假如能将此身化作万万千千身,定要散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
(5)、这首《江雪》,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孤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然而,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这个幻想境界毕竟不免使人感到太孤单、太寂寞了,这位“独钓寒江雪”的老渔翁,比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这也就是说,诗人的理想世界离开现实生活实在太远了。因此,这首小诗,既能说明柳宗元的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思想感情上比较严重的局限。
(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7)、纵观柳宗元的这首诗,其实他并没有细写政治上的挫折和生活道路上的坎坷不平,也没有细写横遭厄运后的内心郁结、愤懑不平,但字里行间却能看到他的不幸际遇,彷佛这诗中一字一句都是他的悲切呐喊。然而这些都是通过极为平常的语言表的了出来,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面是悲惨命运的冷,一面是挚友美好的暖,短短28字,可谓道尽世间冷暖,引人深思。
(8)、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庭竹」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9)、如果皇恩浩荡允许回家种地,晚年就日夕相处做邻居老翁。
(10)、即使是那些富比晋楚的人,恐怕也未必知道饮酒的快乐?
(11)、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2)、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1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4)、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阿娇怨」刘禹锡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
(15)、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16)、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像个隐居山中的人。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17)、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18)、 再有一方面,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以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有时甚至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19)、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20)、(声明:图文来自网络,由淘诗词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在下边留言删除,您的文字已经深深感染淘诗啦!)
2、柳宗元的诗歌风格特点
(1)、独自一人离开京城,投身六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岭南,十多年以来,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
(2)、柳宗元的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堪称千古绝唱。
(3)、诗的最后两联,遥想兄弟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此生怕是很难再见。今后也许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相见了。“烟”字确实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恍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4)、如今山水或许已不是那一片山水,但柳宗元在永州和柳州留下的故事和诗词,却正在被我们世代传唱。
(5)、柳州是柳宗元最后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他写下了很多凄美之作,其中这首《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写得最为伤感,也最为忧愁,整首诗意境凄美;当时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远方的故乡,想要回去,可是谈何容易,毕竟是被贬之人,他不仅失去了自由,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6)、中午独睡时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9)、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10)、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谪:流放。夜榜:夜航。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1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13)、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题寿安甘棠馆二首」刘禹锡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
(14)、南门城外的一片郁郁葱葱,高大的树木叶茂枝繁。
(15)、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6)、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杨柳枝》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17)、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18)、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挫摧。《杨柳枝》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19)、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支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他所谓的“千山”,意思是说每一座山,包括看得见的山和看不见的山;所谓“万径”,实际是指每一条路,包括所有山里的所有的路;而所谓“鸟飞绝”、“人踪灭”,是说连一只鸟的影子,连一个人的脚印都找不到。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细致具体,就越显得夸张概括。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了起来所产生的效果。(当然,前面说过的,用“千”、“万”、“孤”、“独”做为对比的词汇出现,使得展示的画面起了扩大和缩小的作用,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20)、这首诗所以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是同诗人的艺术匠心分不开的。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竟不惜用占了一半字数的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3、柳宗元的诗江雪
(1)、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2)、《抛球乐》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3)、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g)锦官城。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4)、“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闲着没事的时候,我可以在田间种种菜,就像那些山林中的人们一样。之所以用了“偶似”这个词,是因为作者还有官职在身,并不能专业种菜,只能用空余的时间,来享受山林的快乐。
(5)、永州盛夏时节,人总是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推开北窗,凭倚着几案酣然熟睡。
(6)、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8)、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柳宗元渔翁《渔翁》
(9)、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帙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忆江南》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10)、被贬谪的柳宗元,肯定会有失落之处。但是他的这首诗,却表达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被贬谪又有什么不好呢?难得看到了一片最美的风景,过上了最闲适的生活,不用在官场中和那些庸俗的官吏勾心斗角。
(1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2)、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秋词二首」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3)、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14)、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6)、正是柳宗元后半生这种内心无比的痛苦惆怅,才让我们有机会读到让人惊艳的作品。在永州和柳州的那十几年岁月里,柳宗元将才华托付山水之中。潇湘路远,叶落长安道,那路的尽头是柳宗元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守望。
(17)、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18)、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杨柳枝》迎得春光先到来,轻黄浅绿映楼台。
(19)、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0)、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4、柳宗元的诗
(1)、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纥那曲》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2)、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3)、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踏歌词》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4)、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5)、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8)、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10)、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译文: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12)、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
(13)、王安石:《梅花》、《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读史》
(14)、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15)、别来二十年,唯馀两心在。越江千里镜,越岭四时雪。
(1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7)、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挂弓问所往,趫捷超峥嵘。见盗寒涧阴,罗列方忿争。一矢毙酋帅,馀党号且惊。麾令递束缚,纆索相拄撑。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诛刑。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捃收自担肩,转道趋前程。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道安奋衣去,义重利固轻。师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投躯获所愿,前马出王城。辕门立奇士,淮水秋风生。君侯既即世,麾下相欹倾。立孤抗王命,钟鼓四野鸣。横溃非所壅,逆节非所婴。举头自引刃,顾义谁顾形。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
(18)、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傍晚伴着水激溪石的声响归去。
(19)、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20)、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杨柳枝》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5、柳宗元最著名的十首诗
(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浪淘沙》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3)、唯馀采香径,一带绕山斜。「听琴(一作听僧弹琴)」刘禹锡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4)、这首诗大约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永州即今湖南零陵。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去做司马,在永州前后住了十年。永州的山水很有名,柳宗元绝大部分描写山水景物的诗文,都是在这里写的。《江雪》这首诗,具体的写作年代已不易考证清楚,可能是公元807年写的。因为南方雪少,而据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和他的其它作品,以及有关的历史记载,这一年冬天永州下过大雪。
(5)、为谁零落为谁开?南乡子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6)、夜晚北风吹来阵阵花香,在浓霜中增添着洁白的光泽。
(7)、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
(8)、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千里迢迢,山水阻隔。
(9)、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步虚词》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10)、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11)、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12)、雨过天晴山腰间大象出没,阳光灼热潭水里水蛭浮现。
(13)、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14)、白华照寒水,怡我适野情。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15)、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16)、何言马蹄下,一旦是佳城。「伤独孤舍人」刘禹锡昔别矜年少,今悲丧国华。
(17)、湘江的水一如既往奔流不息,如今我又要溯流而上。
(18)、射工阴险地窥伺行人身影,飓母不时地惊扰旅客舟船。
(19)、人们当作谈笑的故事,地方掌故又添一件。随着时间流逝,今日也会变为往年。
(20)、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柳宗元溪居《溪居》
(1)、何事陶彭泽,抛官为折腰。「咏史二首」刘禹锡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2)、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3)、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致令委金石,谁顾蠢蠕群。风波欻潜构,遗恨意纷纭。岂不善图后,交私非所闻。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
(4)、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5)、在古时候的交通非常不便利,一般只有水路和陆路,山再高也要攀登,水再急也要逆流而上。那时候人们为了能够步入仕途,大多数都会选择远离家乡进京赶考,若是有幸中了状元,进了朝堂,那自然是春风得意。但宦海沉浮,坎坷在所难免。很多人都是在排挤与打压被调到偏远的地方,从此一去天涯远,故乡烟水长。所以我们在许多古诗词之中,都可以看到诗人抒发对于家乡的思念,因为那时候没有网络和高铁飞机,他们唯有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最原始的感情,化为一句句的动情的诗篇,当我们读到时,内心总是感到非常的酸楚。
(6)、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7)、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8)、公元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公元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公元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公元798年;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公元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
(9)、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来到柳州之后,仕途失意的他柳宗元,深感怀才不遇,心情极为压抑。为了摆脱这种状况,就经常独自一人到山间、田野游玩,把内心的苦闷寄情于山水。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柳宗元望着窗外的皑皑白雪,顿时来了灵感,挥笔写下了千古名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2)、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13)、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14)、“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榜”只进船,“响溪石”只得是进船的时候,因为碰上溪中的石头而发出的相声。这句诗将柳宗元在田间山林溪水之间的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一大早,柳宗元就要去耕地,夜晚要行船去溪水中捕鱼。
(15)、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16)、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17)、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刘禹锡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18)、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9)、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20)、但话说回来,贬滴既是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诸如刘禹锡、柳宗元、苏轼等人,他们的很多传世之作就写于贬谪后。以柳宗元为例,其现存的140多首诗,便均为贬谪后所作。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就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
(1)、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使至塞(sài)上单(dān)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4)、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6)、无可奈何望不到故乡的踪影,西北方向尽是融州的高大山峦。
(7)、从今后忧虑之事何止一桩,哪容我衰老之身再挨几年!
(8)、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