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清廉的20首古诗(文案133句)
关于清廉的七言绝句
1、关于廉洁的古诗
(1)、六尺巷的故事发生在张英在京城为官期间,当时他已经官居宰相的高位了,但张英的母亲不愿意去京城,仍在桐城老家居住。
(2)、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梦烟霏 汪良忠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李梦痴 白秀萍 许洁华
(5)、——法.巴尔扎克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6)、(道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7)、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名篇。
(8)、(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9)、一下渝州抹泪痕,城楼关阙剪黄昏。怜翁若化归来鹤,莫唱山川枉断魂。
(10)、杨新跃 孙文 枫叶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邓荣森
(11)、(道不掇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12)、张英、张廷玉父子都担任宰相,这在历史上非常少见;而且张英淡泊名利、为人谨慎,康熙帝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13)、潜斋 王少轩 胡平贵 周逢俊 钟子邦 瘦竹 张岩山 张伯晋
(14)、体面的生活,干净的政治,努力的工作,默默无闻的奉献。
(15)、大概的事情跟张英的版本差不多,说的是宛平县令李锦袭某天接到儿子李兰玉的书信,也是李家与隔壁因为建房产生纠纷,对地基争执不下,于是想请做官的李锦袭出面协调。
(16)、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胡晓明
(17)、《入京》一诗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尽显于谦诗的语言质朴、自然的特征,在抨击当时进贡的歪风的同时,表现出诗人铁骨铮铮,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和品质。
(18)、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游山西村》
(19)、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20)、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还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
2、关于清廉的20首古诗
(1)、岳飞写《小重山》,与他写的另一首诗词《满江红》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因为是两种心情又两种环境下写的。《小重山》开头就有凄凉无奈的感觉,秋夜冷月虫叫,让岳飞正在梦中回味的,“白首为功名,旧山松林老。”中醒来。出门“独自绕阶行。”在月光下静静的望着帘外的月亮。岳飞此时心情低落,又感概万千苍凉悲愤,来想“白首为功名,旧山松林老”可偏偏因议和被朝庭招回,“阻归程”了。此时的岳飞把心事和希望,可用镶有美玉的琴弹出来,表达一下情怀,希望有知音。
(2)、——唐•柳宗元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在上不骄,在下不谄。
(3)、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阎闾话短长。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4)、纵观明朝270余年的历史,以皇帝、大臣、太监组成的三角关系始终扯不断、理不清。皇帝既重用大臣,又信任太监。商辂在英宗、代宗、宪宗三朝与三个大太监同朝共事,经历了三大事变——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鼓妖之变,暂且不说沉浮宦海、波诡云谲,商辂身上最可贵让人敬佩的品质就如他诗中所言:玉骨冰肌不染尘,雪霜之处倍精神。
(5)、熊东遨熊盛元杨逸明李树喜钟振振周啸天邓世广张海鸥周燕婷星汉江岚方伟丁欣段维林峰(香港) 胡迎建魏新河陈仁德刘能英卢象贤南广勋马建勋周达杨子怡王玉明凌泽欣
(6)、诗人以白描手法逼真地描绘了雪虐风饕、日曛雁寒的送别场景。黄云曛日、绵延千里是静,北风吹雁、雪花纷扬是动,动静结合,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通过自然环境描写与离别场景的渲染,烘托出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悲壮。
(7)、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
(8)、资深班主任提醒家长:这15个好习惯养成一小半,孩子暑假就不白过!
(9)、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10)、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赠别诗。写的是郑板桥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归里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
(11)、(道不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3)、梨枣山园古柳村,相逢野老问鸡豚。羊羹滋味行人惬,隔岸依依日已昏。
(14)、场景截取新颖、裁剪得当,立意深刻隽永。对如何设宴饯别、如何举杯话别以及启程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一概舍去,只从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入手。
(15)、——陈弘谋公生明,廉生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6)、黄庭坚写给少年时好友黄几复的这首诗,平心而论,前两句不过尔尔,但这两句的横空出世,其横绝一时的格局和气象瞬间提升了全诗的境界,从“良辰美景”的追忆顺利过渡到“奈何天”的慨叹,并借这股承上启下气势的东风,将对好友的思念写的百转千回同时,又寄寓了对好友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
(17)、读古人的诗作,尤其是《墨梅》,能让我们体会到古人不一样的人生境界。
(18)、吴瑾静如何芳黄友富左启顺袁晓宏陈兴孙文曹江宁非也
(19)、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后世有评论家认为这首诗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
(20)、说是离开,实际是“落魄归去”,与驱逐无异。这时的董大,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与人情冷暖的呵护。
3、关于清廉的五言绝句
(1)、商辂(1414-1486),字弘载,号素庵,淳安里商人,他自幼天资聪慧,才思过人。于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及殿试均为第一名,是明朝唯一“三元及第”之人。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还被加授太子少保。
(2)、——朱熹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孟子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3)、大部分读者对这首诗都是这样理解的,也代表了诗人写这首诗的一个意境,可以说是直解。
(4)、张海燕 安儿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杨景乔
(5)、于谦作风廉洁,为人正直。他的诗多忧国忧民,或表现自己的坚贞情操,语言质朴,不善雕琢。
(6)、盖无廉则无新不取,无耻则无新不为。不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
(7)、宋彩霞 杨强 孟依依 天许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8)、《渭城曲》与《别董大》三四句都是写惜别,但切入点不同,立意有别,异曲同工。
(9)、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10)、《别董大》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更是激励。
(11)、十余年之后,宪宗即位重新启用老臣,商辂再次被召回朝廷。据史书记载,刚刚复职的商辂便“首陈勤学、纳谏、储将、防边、省冗官、设社仓、崇先圣号、广造士法凡八事”,不难猜出,即使赋闲在家,商辂依然心系天下。在朝期间,商辂始终以他的谋略、才干和清正,斗阉党、建功业、济生民。他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时人称颂“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12)、安西,是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在西域设立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作为监护边境各民族的军事机构,管辖范围曾一度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
(13)、在“土木堡之变”(1449年)之后,商辂居朝安内,于谦定边攘外,两人尽心辅国。期间强敌压境,侍讲徐珵倡议“放弃京城,迁都南京”,被其二人反驳回去。救国难,拯民危,危难之时显身手,他俩一切以江山社稷为重。
(14)、步月尝登九万寻,巴山旧雨湿青襟。只因偏爱嵯峨势,烟锁层峦有恨吟。
(15)、固知岂弟为民福,却恐清廉博众嫌。——宋代吴惟信《寄嘉兴黄尉府》
(16)、这首诗是杜牧经过赤壁古战场时,观赏了古战场遗物,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了的。
(17)、而对于董大来讲,则是“人情”的荒芜与无助。“覆巢无完卵”,尚书既倒,依附的门客何去何从?这正是董大“愁”的原因。
(18)、——包拯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自重、自盛自警、自励。
(19)、夜静龙潭月色清,天风鼻息两争鸣。胸中多少不平气,要恁铿锵迭宕声?
(20)、《睢阳尚书(袁可立)袁氏家谱》:“又袁家山列入洛学书院八景。有七言诗三首咏大司马可立及其子参政袁枢与其孙知广西新宁州袁赋诚,各诗一首。”
4、关于清廉的句子
(1)、王冕自幼家境贫寒,他白天放牛,晚上则借佛寺的长明灯苦读。
(2)、“暴富”不一定要苦心经营,只要瞅准了机会,“成名”也不一定要“台下十年功”,只要抓住了幸运。也就是说,只要瞅准机会、再走了好运,就能“一举成名”。
(3)、《咏柳》的原文“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4)、厨中玉馔盈金盘,方丈厌见嫌不餐。飞鹰跃马实快性,
(5)、夺天下之公利,徇一已之利,是谓国-贼。——黄宗羲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6)、我最喜欢敬仰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最主要的缔造者。
(7)、金水 星汉 刘能英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赵京战 徐晋如
(8)、时至今日,“六尺巷”已经成为桐城著名的3A级景区,位于桐城市西环城路,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
(9)、然而岳飞把心事赋给了瑶琴,可悲愤无奈的是,把琴弦都弹断了,也没有知他心事的人,这当然是一种比喻。岳飞的悲愤是,自己有精忠报国的壮志而未酬,有收复旧山河的能力而无法实现,他的心事更不被人理解而感概万千。岳飞通过赋诗写词方式,表现自己的心愿和胸怀,他的壮志仍然是领军马踏黄河,直捣黄龙府,收拾旧河山,爱国的心事不变。而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加害时,大理寺内,风波亭边,仍初心不改。
(10)、(此风不可长):这种风气不能让它滋长发展。
(11)、要回答您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墨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墨梅》的当代意义。 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
(12)、——法.安格尔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法.居里夫人德行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
(1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4)、周达 布凤华 范义坤 张洋 余秀玲 罗小娟 刘军 梁风 周晶
(15)、你看那位壮士,手执胡钩跨上骏马,英姿勃勃地越过陇山头。
(16)、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17)、李锦袭的版本发生时间还在张英之前,而根据有些专家考证,“六尺巷”的故事更有可能发生在李锦袭的身上,而张英的反而是张冠李戴;但是后来传来传去,张英的成了“正版”的,其他的都成盗版的了。
(18)、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19)、诗人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20)、廿年光景太匆匆,重沐当时海岳风。塞上长城今自许,高坛看我大旗红。
5、关于清廉的七言绝句古诗
(1)、——陈毅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2)、苏东坡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最好的诗体,自然是七言古诗,然而苏轼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
(3)、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陆拢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5)、巴山此去久暌违,更上高台望落晖。不是先生多慨叹,神鸦社鼓几曾非?
(6)、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
(7)、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8)、高寨晨曦鸟在窠,竹喧闻踏女郎歌。寿山石海烟波里,解道人生苦味多。
(9)、——汉•刘向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汉•班固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10)、后台回复“名著”领取十大经典名著导读电子版
(11)、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成诗年代相近;体裁上都是七言绝句送别体;全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描写的都是依依不舍的送别场景,且对仗工整,情景交融,深刻隽永,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均为不朽的千古绝唱。
(12)、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宫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13)、南广勋 曹谦 潘松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14)、官吏明明知道但不报告真相,急迫收租、凶暴征税以求通过考核得奖赏。
(15)、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文裳 刘红霞 陈越 孙临清
(16)、——《尚书》不侮矜寡,不畏强御。——《诗经》临财莫如廉。
(17)、这首诗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寓意很深,把春天的柳树比喻成得势猖狂的小人或者邪恶团体,倚仗势力,张牙舞爪,企图一手遮天,但恶有恶报,终将走向灭亡。
(18)、君在河西我向东,雁门关锁最高峰。瓜州月色应如旧,只是逢人说竹松。
(19)、修成稗史复奚疑,窃笑蕃胡下半旗。血肉长城谁不倒?元戎袖里有玄机。
(20)、——晋•陆机有公心,必有公道。——晋•杨泉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慢。
(1)、“百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2)、安全东崔德煌半隐庐抱朴书生萧雨涵郎晓梅崔杏花唐颢宇
(3)、“起携蜡炬绕空屋,欲事烹煎无一可”,反证了前一天《寒食》诗中的“空庖煮寒菜”,一代文豪苏东坡先生,已经到了无米无面、“弹尽粮绝”的境地。??这是一个背井离乡、饥寒交迫的清明,这是一个无奈、孤独、无助、寂寥的清明,在这个清明,曾被称为“人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苏东坡几至绝境。
(4)、这一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相会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后旋即分手,高适为此写下这两首诗送别。
(5)、七言诗包括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6)、——柳宗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7)、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到时贫。——明.胡守安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8)、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有恨不可洗,虚此来经过。
(9)、王海娜 毛谷风 程裕祯 孙才 李如意 蒋有亮 哈声礼 张奕
(10)、——魏源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廉耻,立人之大节。
(11)、赏释:芙蓉楼:在今江苏省镇江。本诗是作者任江宁丞时送别朋友辛渐乘舟去洛阳而作,表明了自己为官的清廉无私。作者对辛渐说,你到洛阳之后,假如故亲旧友问起我时,你就说“一片冰心在玉壶”就好了。鲍照《代白头吟》中有“清如玉壶冰”句。“玉壶”是晶莹粹白的,“冰”是纯净明彻的。“玉壶冰”比凭借品纯洁、高尚,后用以比喻为官清廉端方。当时王昌龄被贬官,但他自认可是无罪的,在亲朋面前是问心无愧的。所以他用了这样一句话,来自白于人。诗转用了一个引语,不仅文字简练,而且非常含蓄,意味深长。
(12)、康熙时期,张英任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雍正年间,张廷玉任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
(13)、——唐•崔颢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唐•孟郊守正为心,疾恶不惧。
(14)、于谦血溅春秋,英宗皇帝似有所醒悟,亦有臣子婉言上奏:商辂实属难得之才,他的为人,陛下素知。英宗便降一道谕旨,将商辂削职为民,着即原籍返归故里。商格罢官回籍后,锦衣校尉袁彬要求英宗把商辂的府邸赐给他住,继而却嫌其潮湿狭隘,要求为他另建住所。商辂身为内阁大学士,其府邸竟然让使官职仅为指挥同知的袁彬所嫌弃,由此可见,他的住所在朝臣中算是简陋至极了,商辂的清廉更见一斑。
(15)、诗外何须觅强名,冷山僻水乐逢迎。平川在望鹯阴近,一浣闲愁向柳城。
(16)、(成何世界):算作什么社会。用来指斥社会风气不良,腐败不堪。
(17)、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18)、绢帕、麻菇、线香:这些都是本当时比较稀缺的土特产品,通常是官员送给权贵们的贡品。
(19)、陈思明 崔德煌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白鹤 鉴水 陈楚明
(20)、还是张母识大体,明白儿子的意思:为了三尺地伤了两家和气、又气坏自己身体不值得。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岳飞大臣之廉耻,即天下之风尚。——史可法廉洁方能聚人,律已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3)、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4)、半隐庐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韩倚云 月白
(5)、南国风笛罗琦扈超峰李军何其三李静韦树定邢涛涛韩保汇
(6)、《墨梅》便是王冕题在其画作《墨梅图》上的诗作。
(7)、几年风雨暗中秋,此夜青辉似水流。何事闭门甘寂寞?玉楼高处不禁愁。
(8)、深南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曹辉 曹继梅 黄莽 小雨
(9)、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只有真正走向心灵澄明的人,才会有这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状态。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有木有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0)、这首诗是通过项羽之事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
(11)、——陈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12)、送别朋友时,王昌龄将“一片冰心”比喻志行高洁,十分巧妙。而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十分形象。这句诗也常作后世告别之语。
(13)、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人生看得几清明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东栏梨花》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