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于丹感悟人生视频全集(文案136句)
于丹感悟人生
1、于丹感悟人生讲座视频
(1)、回忆里的人,是不能去见的,去见了,回忆里的他就没了。
(2)、回首人生,最痛的,不是失败,而是没有经历自己想要经历的一切。
(3)、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人生就像一场梦,梦里有一阵风不停的吹送。
(4)、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5)、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真理。
(6)、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掀起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典的热潮,并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于丹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国举行了多场大型文化讲座,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受到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7)、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8)、10只有建立自己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9)、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二人在讲学时候的表现,于丹讲的《论语》,错误百出,其实很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她学术基础不牢,但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辞优美,很能让人乍听之下以为真理,确实吸引了不少人。这也难怪,她是传媒学院副院长,深知传媒规律。但她的学问,细细思考,却会发现,她的观点和解读在很多方面都站不住脚,满是鸡汤,信口开河。窃以为,于丹的文学基础可以,写个把文章不成问题,做个把演讲也能让人听着热闹,但学术基础,太差。不严谨也就罢了,信口开河是为哪般?就因为群众大多数都不读书?你到底是在普及《论语》还是祸害《论语》呢?
(10)、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11)、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四十岁到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12)、聪明人常从万物中有所感悟,因为他所得到的才能本是从一切事物中汲取的精华。——罗斯金
(13)、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14)、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15)、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遗憾。
(16)、要学会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17)、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18)、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19)、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一下都解决了。
(20)、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2、于丹感悟人生视频全集
(1)、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难以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强求,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
(2)、你千万不能要求对方必须如何如何,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间尤其要保留这种尊重。
(3)、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过去,这样你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4)、技巧不是最重要的,技巧之外的东西则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于丹
(5)、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6)、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7)、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8)、骨科张主任带着医生来检查,对我说:“可以用保守疗法,也可以开刀。用保守疗法,可以少受点儿罪,但会有后遗症,关节可能会松动。”
(9)、我们也去过一些很安静的地方,我问耿总:“‘潮打空城寂寞回’的那段石头城在哪里?”开着一辆黑色桑塔纳的耿总就带着我到处寻找,最后找到了,那一段石头墙比千年之前更寂寞。
(10)、你不尝试着做些能力之外的事情,就永远无法成长。
(11)、 中国的先哲们喜欢用独到的视角审视人生百态,他们喜欢用概括性的表述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指点江山、世态。比如对人从生到死的概括莫过于那句中国人都喜欢引用古训: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是什么?九十老童呗。你看凡年逾九十的翁妪几乎都是五官缩蹙、须稀发疏、雌雄难辨,更常常遗东忘西、耳聋口拙、问南言北,上厕所忘拉裤子,出门不认儿女,令人忍俊不止。不是老童是老圣?
(12)、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13)、六十耳顺:六十岁的人还有“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的已是甚少甚少,那些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雄心壮志的人更非常人,不是伟人就是努力做伟人的人。六十了只想以寻常之心做寻常之事,安度晚年,颐享天年,况且他又在六十年的风尘中洞悉了人生。你说,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世间的凡夫俗语能让他耳红面躁,不易。故耳顺不悖,万事都应入耳心平。准确地说五六十岁的人大抵以安命为主导,享受乐居,规劝儿女,饴弄子孙。其实中国的儒家士大夫们很早就意识到在中国文化圈内这个年龄层的人是社会最稳定的基石,故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伦理,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你看,古时一旦哪个小子落草为寇无法擒拿时,通常就会把他的父母叫来喊话规劝,鲜有无效者。再纵观中国3千3百年有文字的文明史,真正懂得中国民情,每次社会革命或革新都依靠和发动群众,爆发全民参与推翻旧体制的革命。出现妻子送郎、母亲送儿,更有自己老当益壮,老汉扛枪上战场,大娘裹好小脚当地下通信员的壮烈时,也就是这种连中国最稳定的阶层都热血沸腾剧烈动荡时候,即便自诩拥有八百万军队、拥有当时最现代武器、正处在新兴政权的国民党焉有不倒之理。所以,真正读懂中国并驾轻就熟的调动发挥这种民情的,并不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人讲的两个半。为何?记得学界一位老先生说过,通常能干的不能写,能写的不能说,能说的不能干,三者兼而有之的极少。其实这不是老先生自己的话,中国人自来评价周围人的能耐时就喜欢这样套用。如此说来,能干能写能说基于一身,又成功的改造中国——这句话没说完,同样的意思再换个角度讲,世界公认的使中国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那两个人中只有一个是干、写、说三者集大成者,并成功建立新型社会由此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就一人嘛,故三千年不过惟一人耳。
(14)、他说我是个茶匠,我就只会泡茶,但是我今天遇到了这么个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决斗了,我想死得有尊严一点。
(15)、要成为君子,就要有恒心.当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就离君子不远了。
(16)、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比获取更有幸福感。
(17)、社会也是一个塔,每个人走进来就意味着要做社会的基座
(18)、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19)、如果是棵小草,即使在最好的企业里,你也长不成大树。果真如此,不如历经风雨,把自己培养成名贵花卉。
(20)、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仪廉耻也就是对自己要有所约束。
3、于丹感悟人生第三集
(1)、就在张主任去世的那4天里,我出差去了南京。在那里,我得知了另一个人去世的消息。
(2)、而在这其中,有一本书对我的影响尤为深远,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我最为彷徨与无助之时,它来到了我的身边。从此,它不遗余力地、细心地指导我,带领我走出了迷茫与困惑。这本书就是于丹的《论语心得》。
(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4)、关注我们,普及财商知识,学习财商思维,帮您提升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让您拥有不一样的财富思维
(5)、“危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努力。
(6)、对生命的解读要问问自己——我要怎么样的决断。
(7)、鲁迅笔下有个庸医,这个庸医知道自己医术也不好,逢人便说他不适合当医生,适合做别的事。若干年过去,人们还看见这个庸医给人看病,这种人在现实中也有很多,明明自己有事做,但没用心或没能力做好,偏偏为自己找个堂而皇之的托辞,说这事我不想做、不愿做,我们适合干什么什么。但到头来,这种人自己手中的事没做好,他说自己适合干的事也没有见得去做。这种人就象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一样,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8)、谈一场恋爱,学会了忍耐,总有些意外,会让人受伤害。
(9)、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0)、在我看来,庄子也罢,孔子也罢,所有作用于生命个体的古圣先贤学说,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最大的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你的内心觉得你是清醒的、充盈的,你有幸福感,那我就觉得这就是先贤的一种意义了。
(11)、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12)、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13)、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14)、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的少一点后悔。
(15)、再说说两个人在人品素养方面的差异。在这一方面,于丹就差太多了,盲目自大讲排场不说,身为学者竟然搔首弄姿、着黑丝袜演讲,以至于被人赶下台去。羞也不羞?你到底是名妓呢还是学者?而蒙曼老师呢,虽然近几年来也算是“红人”了吧,也只见其台前幕后温文尔雅,笑容可掬,至少没有任何关于其人品的负面报道。相较而下,高下立现。
(16)、成功造就不了你,失败击不垮你,平淡淹没不了你,你就站在你人生的最高峰。
(17)、儒雅的耿总和我握手:“我叫耿耿。”我趁着酒劲儿开了句玩笑:“耿耿于怀的耿耿吗?”他说:“不,忠心耿耿的耿耿。”
(18)、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发现内心。
(19)、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用平和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于丹经典语录
(20)、《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4、于丹感悟人生心得4
(1)、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2)、温一壶酒,泡一壶茶,吟风诵月;山野,青葩;沉淀愁思绪,香润慰心灵,半壶在手说故事,几客凭窗话桑麻;我愿抚慰您心灵的创伤,给予您心灵良药,温暖您疲惫的心,治愈您受伤的心灵。
(3)、本作品延续于丹老师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4)、有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乐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
(5)、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你需要帮助的人。
(6)、不要是总为过去的事后悔,那你会很难继续前行。不要沉溺于往事。活在当下,看向未来。
(7)、二十不悔:中国人喜欢讲自古英雄出少年。纵览历史少年才俊代代辈出,他们或为国为民血战沙场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成为中华民族最可歌可泣的一部分。无怪乎伟人感叹: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世界寄托在你们身上。
(8)、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9)、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10)、出了医院,夕阳西下,不远处国华商场门口熙熙攘攘,在交错的车流中,我推着车站在马路中间,痛哭失声,车水马龙都在暮色里模糊不清。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来日方长并不长!
(11)、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
(12)、明白自己是谁,适合做什么,比盲目去努力更重要。
(13)、成功是一种观念,致富是一种义务,快乐是一种权利。
(14)、学会长大,不能再那么任性,那么幼稚,那么孩子气
(15)、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fxokXwUF7S-KfLyev2spw提取码:f1gs书名: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16)、任何一个傻瓜都会引诱一个姑娘;但是知道怎样离开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
(17)、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18)、与一盏茶相遇,如同遇见一座山岚的风情,一朵云霞的美丽,如同听见一支歌,翻开一本书,都是一种缘定。茶禅一味,对于红尘中的你我,倒也不失为一种启发。有心之人,不妨将喝茶当成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仪式,静心与清茗相随,定然有所体悟。
(19)、有很多人心中并不缺少爱的意愿,但是我们真的缺少爱的能力。能力关乎细节,能力关乎过程,能力其实也关乎一个人的价值观。当我们甚至在爱上都要计较得失与最后的结果时,我们就真的失去了深情的本能。
(20)、并不是你面对了,任何事情都能改变。但是,如果你不肯面对,那什么也变不了。
5、于丹感悟人生第6集
(1)、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2)、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3)、四十不惑:人生四十多喜欢说半辈子过去了,听的多了见的也多了,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看不透的了。此语很有点北方谚语“年过中秋月过半”,意即这一年这一月过了中秋过了十五一眨眼剩下的岁月也就过去了,大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有感慨一定有感悟的,四十多年的岁月流逝在他的身上和心灵会留下无法磨灭的记忆之痕。就像西方心理学家把记忆描述成痕迹线段,于是,这些线段记忆帮助四十年阅历的人参悟人生,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会因蛊惑而沸腾,不会因诬言而颓废。
(4)、五十知天命:五十的人一定会常常感悟人生。在感悟中会发现自己今天走过的人生路其实既有偶然又有必然。从小到大,老天还是公正的,它尽可能公平的给与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只是有些机会我们意识到并抓住它,而有些机会从我们手中滑失过后很久我们才意识到那些机会的宝贵,特别是当和我们当初条件相当的同伴在同样的机会面前因把握和掌控不同而走出不同的人生之路后,这时的感悟一定会痛彻入腑。于是人生就走成五十岁时回头看的那条路,这里的必然和偶然常常会交织成“性格决定命运”的认同。
(5)、恋爱是想一个人的心,婚姻是拴一个人的心,爱情是吞一个人的心。
(6)、阅读是最优雅的姿态,闲暇时光,放松自己的心情,慢慢的去品读,为您奉上每日经典,精彩美文!
(7)、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
(8)、忙忙碌碌间3年过去了,他一直提醒我:“得赶紧把钉子取出来。”有一次他去我家聊天,说:“下次我给你带一棵巴西木,屋里不能没有植物。”
(9)、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10)、成功是一种观念,致富是一种义务,快乐是一种权利。
(11)、八十耄耋:很佩服创造耄耋两字的先哲。这两字像幅画,形象极了,即便不知读音,看看字形,脑海里也能浮现老者头发蓬乱的具象。耄耋一定不是仓颉所创,它是一个典型的由组合字构成的双音节词组,应该是汉字很成熟时期采用形声组字方式创造的哦。我在一些地方的博物馆见过宋元明清的水墨画幅,也仔细地端详过台湾故宫藏品的临摹画展,非常敬佩古代画家惊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他们用简约的笔法聊聊数笔就勾勒出河川垂钓、芭蕉叶下博弈的老翁短疏杂乱像插了几根稻草的头发,极好地表现了翁头部的年轮特征。耄耋的耄本意是指古稀之人白杂黑的稀发。古人对人体的部位分得很细,同样的东西,在顶为发、在下为毛。头发不能称为头毛,下面的就多了,统称为毛。比如眉弓、腋下,长的再长也不能称之为发,只能叫毛,比如眉毛;和此耄同样也是表达毛发的还有一个字是髦,它指额至眉的短发,又将短发中的长秀者又称之为髦俊,也引申指精英们,即人中的才俊。这个词大约已被遗忘了,很少见用。中国词汇对耄耋之年多是赞誉致词,除了民间无德者骂老杂毛之外,尊老敬贤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当然耄耋代代都有老英雄,比如上有姜太公,中有老黄忠、佘太君,下就更多了,远了不讲,收拾四人帮,改变中国命运,不就有位耄耋老帅坐镇。
(12)、签完字后,张主任对医生说:“这姑娘的手术我来做。”
(13)、我送他走后,忽然他又推开门,探身进来说了一句:“你这次回来,我就给你取钉子,不然来不及了。”可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出差,我还寻思:“有什么来不及的,钉子又不会长锈。”
(14)、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
(15)、一个人想平庸,阻拦者很少;一个人想出众,阻拦者很多。不少平庸者与周围人关系融洽,不少出众者与周围人关系紧张。
(16)、我从不去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人,因为很多的标准,都会被你遇到的那个人推翻。
(17)、一个人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18)、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每天相约十二点,掌上精选文摘为你提供最精彩的文章。
(19)、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
(20)、表面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会给你一个淡定的起点。
(1)、 三十而立,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2)、按计划,我应该在南京采访两天,结果却待了将近一个星期。我向耿总道别:“必须走了,要不然采访行程全耽误了。”耿总说:“还有最后一个地方要带你去,南唐二主陵,很近。”
(3)、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4)、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5)、0人间有味是清欢,所有含蓄婉转、深沉内敛的事物,都只是为了更好的沉淀,洗尽铅华。如果有一天,当你踏遍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依旧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
(6)、——“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8)、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9)、真正崇尚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把学习当作谋生的手段,当作炫耀的资本。
(10)、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11)、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12)、后来有一天,出去微服私访,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投宿到一个陌生的老汉家。半夜里,他被一阵喧闹声惊醒,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那个人说,后面有人追我。老汉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来了。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看见追兵来了。追兵问老汉,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跑过来?老头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后来追兵走了,那个被追捕的人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也走了。老汉关上门继续睡觉。第二天国王问老汉说,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
(13)、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14)、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于丹感悟人生的句子欣赏我们都太容易让一首歌带自己对号入座,听见一首歌的时候,好像自己就行走在歌词里。
(15)、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样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人。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16)、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于丹感悟人生经典语录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
(17)、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yBM1Xxl1bgBbijRjD2v9w提取码:jwxm 书名:于丹字解人生
(18)、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19)、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20)、人的本性就是贪婪,但没有贪婪社会就不会进步。
(1)、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2)、三种人生态度:悲观主义、职业主义、理想主义。君子应该是理想主义者。
(3)、恋爱是想一个人的心,婚姻是拴一个人的心,爱情是吞一个人的心。
(4)、恋爱是想一个人的心,婚姻是拴一个人的心,爱情是吞一个人的心。
(5)、于丹教授推出三年蓄势之作——《于丹趣品人生》,畅谈生活感悟,体验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于闲适间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掷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
(6)、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
(7)、感动和生活源于人间百态,在这里不仅有感动,还有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关注(人间大院),陪你体味人世百态,感悟美好生活,关注了(人间大院),就读懂了人间。
(8)、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9)、交到朋友的前提是自己修身养性,自己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个惰性元素,诘问自己配交到怎样的朋友。
(10)、企业一定要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独特资源。
(11)、子曰:“吾十有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13)、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三个裁缝在一条街上,为了招揽生意,第一个裁缝打出招牌,说是“本省最好的裁缝”;第二个裁缝一看也打出招牌,说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个裁缝则很低调的打出招牌,“本条街最好的裁缝”。这虽然编出来的一个故事,但我很欣赏第三个裁缝的做法。即做人做事都要崇尚实际,活在当下,就做力所能及的事,没必要好高鹜远。
(14)、穿的美美哒迷住心爱的他,请关注我,教你穿衣搭配!
(15)、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16)、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