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句子摘抄 >

精选论语名句精选及感悟(文案146句)

时间2024-01-06发布admin

论语名句

1、论语名句加翻译

(1)、这是孔子评论弟子颜回的话。遇事迁怒与人,同样的错误犯两次,这两种毛病,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颜回正是因为杜绝了这两种毛病,才受到老师的高度赞扬。

(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篇》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6)、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8)、正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带头端正自己的行为,谁还敢不端正呢?

(9)、(译文)富贵不能乱我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品节。

(1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18)、(注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19)、人人都希望富贵,但如果是通过做违背道义的事情而得来的富贵,那对于君子来说,就跟浮云一样,没有什么意义了。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篇》

2、论语名句精选及感悟

(1)、这里的“三”,意思是多次,不是具体数字。因为我们自己犯了错误很难察觉,所以一天要多次的反省自己。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篇》

(4)、(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5)、“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论语·为政篇》)

(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9)、(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之。——《论语·里仁》

(12)、君子团结人而不搞拉帮结派,小人只搞拉帮结派而不团结人。

(13)、(注释)见到利益就能够想一想是否合乎道义,遇到危难愿意献出生命,长时间处于困顿之境而不忘平生所立的誓言,也可以称作完人了。

(14)、(译文)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15)、(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6)、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7)、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1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9)、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会有可以做我们老师的人。。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2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3、论语名句20句

(1)、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2)、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3)、(译文)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4)、“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注释)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依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能乐天知命;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而又从不超出规矩。

(9)、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1)、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这样,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12)、(译文)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之》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16)、读《论语》的次数越多,便会觉得孔子的智慧越大,孔子说的话有不少是经典之作,对当下依然有现实和积极意义,这便是做事要先做人,做人德为先,善为行,一个人有了德性再去读书学习或者去做事,哪境界、哪心怀就不一般了。

(1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

(18)、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拔群出萃,做一个有抱负不凡优良品质的人。

(19)、冠,弁冕之总名也。——《说文》威,畏也。——《说文》

(20)、(注释)勤勉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4、论语名句精选

(1)、(13)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赵普辅佐赵匡胤建立北宋、治理天下,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备受尊敬,人们惊讶于赵普的智慧。

(3)、天,至高无上。——《说文》乘云陵霄。——《淮南子·原道》

(4)、(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5)、(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6)、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7)、如果能使附近的人都喜欢自己,那远处的人看到,自然会过来归附。

(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9)、(注释)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11)、(注释)不担心财产少,只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心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

(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3)、(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4)、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5)、(注释)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6)、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17)、(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18)、(注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5、论语名句解释及感悟

(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么样的朋友,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可以相互提携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反之,择友不善终究会累及自身。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7)、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8)、(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9)、苦夏之燥,不如修心养性,修心养性,必读《论语》。

(10)、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不要出远门,不要长期在外,以免让父母挂念、担心。如果有不得已的事情非要出去,那就事先把家里安顿好,并且告诉父母自己要去哪里,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把这些都交代清楚再走。

(11)、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有过人之处,做一个有积极向上优良品质的人。

(12)、(注释)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惕: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应该警惕不要沉溺酒色;到了壮年,血气正旺,应该警惕不要争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退,应该警惕不要贪求占有。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

(1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之。——《论语·为政》

(18)、(17)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9)、(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2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2)、解释: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5)、君子的道德就像是风,小人的道德就像是草。风从草上刮过,草必然倒下。这是孔子在回答鲁国大夫季康子如何治民治国问题时所发表的导作用。

(6)、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译文)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不太平,就隐居。”

(10)、诗词君挑选了48句经典《论语》,一起在经典中增长智慧吧!

(11)、(注释)君子认为口里说的超过实际是可耻的。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4)、(注释)人数众多的军队,其首领可以被改变;但一个有志气的人,却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

(15)、(注释)当他没有得到的时候,总是忧虑不能得到。得到以后,又会担心失去。如果担心失去什么,那就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7)、解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19)、大意: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5)、大意: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6)、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7)、(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3)、(注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

(14)、译文: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15)、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论语·宪问》)

(16)、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艰苦的环境,困难的时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性。百折不挠,不轻言放弃,才可能有所成就。

(1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18)、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19)、语出春秋·鲁·孔子《论语·颜渊》。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他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就是恢复“礼”,使得整个阶级社会运行有序。所以,“礼”成了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凡是不符合规范的,都不可以去做。

(20)、(注释)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师法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跟着做,了解他们的缺点自己注意不去犯。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子谓>:"尽美矣,又尽善也."谓>:"尽美矣,未尽善也."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5)、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