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的下一句是啥(文案74句)
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的下一句
1、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 小说
(1)、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
(2)、(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3)、(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4)、(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5)、(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
(6)、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7)、笑曹操不敢出兵(胜利的笑),笑周瑜不自量力(胜利的笑),笑鲁肃忠厚老实(幽默、宽厚的笑)。从诸葛亮的笑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从容自信、宽容大度。这一笑,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笑出了他的运筹帷幄,笑出了他的神机妙算,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8)、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意欲加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志,立下军令状,做好准备工作,利用草船向曹操成功“借箭”十万多支,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周瑜了解经过后,自叹不如。
(9)、(1)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 )
(10)、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1)、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接着写了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着重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最后写了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
(12)、“一字摆开”既便于行动,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这些都表现了诸葛亮的思虑缜密、安排巧妙。
(13)、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14)、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15)、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6)、第三部分(:6-9):诸葛亮周密计划,巧妙安排,终于借箭成功。写了草船借箭的过程。
(17)、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18)、我还想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故事。
(19)、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他明知故问,意欲加害诸葛亮,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而诸葛亮的简洁回答,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20)、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2、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的下一句是啥
(1)、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2)、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六千多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一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些时间,诸葛亮又命令船队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并嘱加劲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船上草把排满密密麻麻的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返回。还命令士卒齐声大喊:“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时,诸葛亮取箭船队因顺风顺水,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3)、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4)、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5)、(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句话是周瑜在____________。
(6)、 葛诸亮鲁肃向借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船上都用青布遮盖,两边插上一千多个稻草人,鲁肃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做好准备。
(7)、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
(8)、(1)忠厚守信;(2)欺骗周瑜;(3)不诚实
(9)、(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0)、满载而归、多多益善、坐享其成、用的是疑兵计、神机妙算、糊里糊涂、有误(雾)、曹操多疑、机智孔明、有借无还、巧用天时。
(11)、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12)、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主动立下军令状,是因为他已经识破周瑜的奸计,对如何获得十万支箭有了成熟的想法,可以说胸有成竹。诸葛亮这样做,可以打击周瑜的锐气,让他心服口服。通过读前文可以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所以周密策划,安排了这番对话,假借公事,步步为营,想把诸葛亮逼到“死无退路”的境地。这“高兴”,是周瑜自以为是、得意忘形之态。他为诸葛亮没有识破他的计谋而高兴,为自己阴谋得逞而高兴。
(13)、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14)、(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15)、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关于草船借箭的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6)、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意欲加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志,立下军令状,做好准备工作,利用草船向曹操成功“借箭”十万多支,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周瑜了解经过后,自叹不如。
(17)、当司马懿率15万大军朝西城拥来时,诸葛亮身边已无一员武将,只有2500兵在城中。于是诸葛亮下令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大开,用30个军上扮做百姓,洒扫街道。自己被上鹤毛大氅,戴了头巾,在城楼上焚香弹琴。司马懿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吓得赶紧命令大军向西北山路退去。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
(18)、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
(19)、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接着写了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着重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最后写了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
(20)、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1)、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是为了能两面受箭,也为了保持船体平衡,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充分显示出来。
(3)、诸葛亮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与鲁肃的吃惊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他对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诸葛亮的笑,
(4)、读读课后“阅读链接”部分,找出课文对应段落,说一说原著与课文相比,语言有什么特点?
(5)、(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土。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6)、(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7)、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8)、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9)、 周瑜让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还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10)、诸葛亮敢逼近曹军水寨,不是贸然行动,也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因为他完全掌握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再者是利用大雾天气,让曹操不敢轻易出兵。此行“借箭”,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他周密考虑、巧妙安排之后的行动,所以才不费吹灰之力,借走十万支箭。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智慧才能。
(11)、妒(妒忌)护(保护) 委(委托)季(季节)
(12)、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13)、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4)、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故设下造箭的圈套,以公事为由,意欲加害诸葛亮。
(15)、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16)、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其主要作品为《三国演义》。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17)、我还想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故事。
(18)、惩(惩罚)征(出征) 私(自私)和(和平)
(19)、(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20)、(2)“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这样说的目的是:
4、诸葛亮草船借箭 歇后语
(1)、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
(2)、下列哪些选项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
(3)、我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凝练,多为书面语;而现代文浅显通俗,富有表现力。
(4)、(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 )
(5)、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6)、(1)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2)勇敢机智小心谨慎;(3)神机妙算爱惜士兵
(7)、到了第三天,诸葛老师叫鲁肃同他一起去曹营取箭。这时正是大雾天。船一字排开,船头向西,船尾朝东,又叫军士骚扰曹操。曹操见大雾天敌人来攻,便叫手射箭,船的一边插满了箭,诸葛老师把船调过来,等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老师才下令回营,曹军想追都来不及了。
(8)、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9)、第三部分(10):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10)、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
(11)、话说曹操率领80万大军浩浩荡荡沿江东下,想要一举平定江东。诸葛亮到江东舌战群儒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抗击曹操,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率兵在赤壁与曹操对峙。这一日,曹操召集帐下文武官员商量进兵之策,曹操手下有个叫蒋干的和周瑜原是同窗好友,便自告奋勇要求去东吴说服周瑜来投降。曹操听了满面笑容的问道:需要多少人马?还有什么东西呢?蒋干说什么都不要,只要一个小童、两个仆人驾一只小船就行。蒋干带着小童坐着一只小船过江直奔周瑜的营寨。
(12)、寨(水寨)赛(比赛) 呐(呐喊)纳(接纳)
(13)、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概括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事实。“妒忌”正是周瑜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的起因,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14)、“一字摆开”既便于行动,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这些都表现了诸葛亮的思虑缜密、安排巧妙。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