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写作背景(文案133句)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pdf
(1)、《导言》也是马克思世界观和政治立场转变的产物。在1842年以前,在大学读书和《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在世界观上是唯心主义者,在政治上是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837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就读期间,受到了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也正是在此期间,他同以布鲁诺·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派建立了联系,并开始以激进的民主主义的立场去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斗争。1842年年初,在大学任教的愿望破灭以后,马克思通过为《莱茵报》撰稿以及任该报主编开始直接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在此期间,通过对社会现实状况的研究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入了解,马克思日益觉察到经济因素和物质利益的作用以及社会关系的客观性。1843年夏,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研究,得出了“市民社会”即物质生活关系决定政治国家的结论。尽管此时的批判仍然带有费尔巴哈的痕迹,这一结论也不能直接等同于后来唯物史观中“经济结构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的原理,但是毕竟迈出了转向唯物主义的关键一步,并推动马克思将其视阀由政治、法的观念转向物质利益、经济关系。马克思后来说,他当时通过对法哲学的研究,已经“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此后,马克思离开德国前往巴黎,在那里他撰写了《导言》,标志着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重要转变。
(2)、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新时代青年面临着多元而复杂的价值冲突,很容易导致价值迷失和自我迷失,从而容易陷入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泥潭。比如,“娱乐主义”在资本逻辑的裹挟下,用“娱乐至死”的谎言遮蔽了真理、抹杀了个性、戕害了自由直至对人的物化;历史虚无主义在唯心史观的支配下,以否定“历史选择”的客观性、否定“人民选择”的主体性,对党史、新中国史的歪曲、丑化和污蔑;等等。因此,“批判”应该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以“人的解放”为价值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武器”,撕碎那些错误思想观念所虚构的虚幻的花朵,砸碎那些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堵上那些以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等为精神抚慰的歧路,从而引导青年一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实现自我价值。
(3)、马克思评价《刚纲要》:“费尔巴哈的警句只有一点不能使我满意这就是:他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从信的上述内容不难断定:马克思对《纲要》中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包括费尔巴哈的颜倒方法是肯定的。
(4)、黑格尔法哲学作为资产阶级国家的一般理论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批判宗教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认为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但他们把宗教产生的根源归结为“还没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这只是揭示了宗教产生的心理学根源。
(5)、19世纪,英法正在开展工业革命,深受工业革命影响,德国的工业也日益发展,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传统的王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新的政治理论给子说明和协调。
(6)、这种理解能够解释马克思在前面所提到的一个细节,就是“黑格尔所谈的不是经验的冲突”。这里的意思是:我们不能把私人领域的“利益”与“法规”与国家的“利益”与“法律”的冲突理解为一种经验意义上的两难的情况,这种经验的两难体现为比如个人的合法利益——比如居住权——与国家的合理规划的权利——比如规划道路的合法权力——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属于具体决策需要审慎解决的一次性冲突。反过来说,马克思在这里要谈论的不是经验性的问题,而是黑格尔法哲学的思辨结构,这种结构,在黑格尔这里就体现为一切个体性都是理念自身的异化再回复自身的结果。反过来说,私人权利与私人利益的合理性不在于私人自身具有合理性,而是从理念,从超越于具体经验的“现实”的伦常理念中有其合理性。
(7)、手稿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序言、第一手稿、第二手稿、第三手稿。
(8)、 总之,对黑格尔法哲学泛逻辑主义方法的分析和批判,预示着马克思将走向一条与黑格尔辩证法完全相反的道路:在事物自身的发展中揭示事物发展的逻辑。如此,马克思才能将辩证法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改造成对客观世界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拯救被唯心主义窒息的辩证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已经大大超出了政治哲学的范围。
(9)、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德国的资产阶级哲学一方面在论证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自然性,另一方面却不敢发动革命。这是因为它有两个缺陷把哲学完全看作是精神上的批判忽视群众作用,认为群众只是群氓
(10)、(1)刘建军.《导言》一文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
(11)、可是由于这种权利自身的整个发展还需要一个更为广阔的机构对其进行承认,也就是将“权利”的普遍性实现出来,则需要更为广阔的中介对之进行规制。这就是“国家”的内涵。
(12)、蔡老师用“德法年鉴”时期来作为马克思创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标志性时期马克思的著作年表如下:博士论文(184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在博士论文创作时期,马克思沉浸在古代哲学理论,尤其是古希腊时期的形而上学当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到不想毕业的程度,但他最终并未一直停留在这种理论当中,蔡老师对此进行了着重解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之后所创作的,这也是马克思向现实的一个转变。当时黑格尔创造了一个无所不包的体系,盛极一时,而在黑格尔死后,却成了人人喊打的“死狗”,马克思则认为包括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这些人均未真正了解黑格尔,尽管两派各执一端,却从来没有超出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思想体系范围。尽管最初也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马克思深受其影响,但是由于“生活所迫”,他开始面对现实,与其导师鲍威尔决裂,脱离“自由人”团体。这个转变的关键,就发生于德法年鉴的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有其自己的报刊阵地,这与在高校里面写文章完全不同。尽管我们当前哲学还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当作一个转折或分界线,但实质上转变早已发生——就在德法年鉴时期。
(13)、《导言》明确指出:“它(批判)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它的对象是自己的敌人,它不是要驳倒这个敌人,而是要消灭这个敌人。”(7)6在这里,马克思将当时的德国制度比作“批判”的敌人,将“批判”比作“向德国制度开火”的武器。因为运用“激情的头脑”对德国的政治以及资产阶级制度——“非神圣形象”进行揭露,只是对“某个学派”的腔调进行批判,更进一步的问题“不在于敌人是否高尚,是否旗鼓相当,是否有趣”,不在于通过“解剖”这种制度从而揭露它,而在于采取彻底否定的方式,将“敷粉的发辫”和“没有敷粉的发辫”完全驳倒——“问题在于给敌人以打击”,从而彻底消灭这种精神已经被驳倒的制度。
(14)、《导言》中,马克思批评了德国各个阶级的“道德和忠诚”的基础——“有节制的利己主义”,认为正是这种“利己主义”的狭隘性束缚了各个阶级,使之无法“与整个社会亲如兄弟”,无法使自身的“要求和权利真正成了社会本身的权利和要求”,无法“在自身和群众中激起瞬间的狂热”,当然也就无法对德国现实和法哲学进行彻底的批判。换言之,要实现对德国现实和法哲学的彻底批判,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开阔胸怀”,这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批判应该确立的前提。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提出的“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开阔胸怀”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错误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以及社会负面现象的批判,也必须拥有“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开阔胸怀”,才能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才能在运用批判的武器开展斗争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才能在青年一代中间“激起瞬间的狂热”,从而引导他们在现实中将这种“瞬间的狂热”,转化为持续批判错误思想观念以及社会负面现象的持久活力。
(15)、需要补充的是这里的“费尔巴哈”是指卢格的“费尔巴哈”,也就是黑格尔左派里面的领袖卢格对费尔巴哈的思想的政治实践改造,对马克思有影响。所以在这里还不能完全说明马克思理解的费尔巴哈就是费尔巴哈本人的学说。
(16)、在文革的时候就有“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到王炯华的“毛泽东与李达的交往”又有:“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从事‘武器的批判’,直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李达则继续笔耕、舌耕,致力于‘批判的武器’,终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家。”
(17)、第三部分包括五部分: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18)、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19)、这部著作是对G.W.F.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在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通过参加现实斗争,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
(20)、这一点我可以归结于过去——现在——未来 但是这个是站在人类历史的时间线索在叙述的,形成了一个同构性的结论。
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写作背景
(1)、这一段话所陈述的意思即是现实是思维与对象的设定性的统一。也即是现实囊括思维(特别是反思)与实体之维。我们看到说明中黑格尔对现实的描述利用了“定在”一词,该词在狭义上即指受到限制的存在。在作为单独范畴的“定在”那里,定在是受到时空与“无”的限制的存在。按照黑格尔的论述,即定在是“具有一种规定性的存在,而这种存在,作为直接的或者存在着的规定就是质”与“质,作为存在着的规定性,相对于包括在其中但又和它有差别的否定性而言,就是实在性”。可以看到,在这里的定在更多与关于质的界定,而非在“现实”这里单独强调其规定性的方面。在“现实”这里,现实的“定在”即它自己的表现,而非它物的表现,这与他关于”定在”中的“质”的否定性的观点完全相反:
(2)、“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这句话出自于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3)、这一点在马克思看来是关键的。马克思认为,由于人不是孤立抽象的人,而是与所处环境联系在一起,所以人有充分的动机去改变环境,而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只要彻底,“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4)、在从思想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生活方面------即在现实中实现哲学继而消灭哲学方面,大多数哲学家都没有触及,这使得哲学的作用多数时候只停留在思维上,而没有切入实际,从而不具有物质力量。但是在历史进程中,“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5)、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6)、(4)(德)弗·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
(7)、 逻辑学是黑格尔辩证法的集中体现,它揭示了一种逻辑的宇宙精神即绝对精神自己发展的历史,揭示其发展的阶段和内在必然性。绝对精神是逻辑思维的精神,这是产生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理性思维。绝对精神能动的发展过程是概念从正题到反题再到合题的三段论式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合题成为一个新的正题,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它终结于绝对理念。通过这样的发展,绝对精神不断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实在、从必然到自由。黑格尔的辩证法从始至终贯穿着思辨哲学神秘的目的论:绝对精神发展的动力来自其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能动性,发展的目的是要将其中的理念实现或展开出来并认识它们,从而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辩证法揭示的就是绝对精神不断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8)、这一点在马克思看来是关键的。马克思认为,由于人不是孤立抽象的人,而是与所处环境联系在一起,所以人有充分的动机去改变环境,而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只要彻底,“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9)、反对德国现存制度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专制制度使人非人化,而资本主义革命虽然在上层进行了革命,却没有改变尘世间,市民社会依然用私有财产使人与人想对抗,使人非人化,因此对德国制度的反抗,也预示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10)、(8)宋德孝.青年“佛系人生”的存在主义之殇(J).中国青年研究,20
(11)、(6)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M).熊伟,译.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
(12)、《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13)、(作者简介) 张三萍(1965—),女,湖北仙桃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新儒学研究;马慧玲(1994—),女,福建南平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14)、蔡老师首先以马克思的一句话来作为此次导读的开题:“要求抛弃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想的处境”,而这恰恰是蔡老师此次导读活动的核心观点——“抛弃需要幻想的处境”,此后的内容便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
(15)、类宗教(现实近)——类哲学(现实不近,甚至于远离现实)——类政治(现实更丰富但是寓于时间之中,需要历史的人活动),形成了一种正反合的辩证逻辑表征,而这个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一个典型的叙述特征。
(16)、马克思在1843年3月中—9月底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手稿,用唯物主义观点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对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
(17)、在著作中,马克思将批判的焦点集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有关国家和法的论述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几乎是逐节的批判。在他看来,黑格尔把观念变成独立主体,把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观念的内在想象活动”。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这种头足倒置的思辨唯心主义,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家庭和市民社会使自身成为国家”,“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在分析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的同时,马克思结合德国和整个西欧的政治状况,揭示了个人存在同社会存在的分离,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现代国家不可能实现人的普遍本质和人民的利益。只有“真正的民主制”才能消除政治国家同市民社会、政治领域同社会领域、国家公民和作为社会成员的市民的分离。“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法律、国家本身,就国家是政治制度来说,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马克思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必须使国家制度的实际承担者——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人民绝对有权利为自己制定新的国家制度。这表明他已经接近阐明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同时,马克思在批判中还揭露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实质是颠倒现实关系,本来是出发点的事实却被神秘地变成观念的产物,即黑格尔“不是从对象中发展自己的思想,而是按照自身已经形成了的并且是在抽象的逻辑领域中已经形成了的思想来发展自己的对象”,而黑格尔法哲学的思辨唯心主义就在于“使政治制度同抽象观念建立关系,把政治制度列为它的(观念的)发展史的一个环节”。
(18)、马克思的《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文章发表于《德法年鉴》,是一篇探讨人类解放具体途径问题的文本。
(19)、《导言》运用高超的辩证法提出了两个互相呼应的命题:“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不消灭哲学,就不能够使哲学成为现实”。(7)10前者意在批判“德国实践政治派”虽然要求否定思辨的法哲学,但错误在于只停留于这个要求,而没有把哲学归入德国的现实范围;后者意在批判“德国理论政治派”,认为当时的斗争只是哲学同德国世界的批判性斗争,而忽视了哲学本身就属于这个世界——虽然只是这个世界观念的补充。“实践政治派”和“理论政治派”都没有认识到:“对这种哲学的批判既是对现代国家以及同它相联系的现实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又是对迄今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的坚决否定”(7)二者都犯了同样的错误:没有将对哲学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紧密结合起来。质言之,批判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
(20)、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解读
(1)、“批判”不仅仅是一把“解剖刀”,更应该是一种“武器”
(2)、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时指出,人有社会特质,有私人特质,国家职能是人的社会特质的活动和存在方式。但人的社会特质又区别于费尔巴哈所说的自然本质。“国家的职能和活动是和个人有联系的(国家只有通过个人才能发生作用),但不是和肉体的个人发生联系,而是和国家的个人发生联系,它们是和个人的国家特质发生联系的。”黑格尔“忘记了特殊的个体性是人的个体性,国家的职能和活动是人的职能;他忘记了‘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只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2)(P270)
(3)、 政府成员和国家官吏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中间等级的形成,是黑格尔认为的第四种同一方式。黑格尔把中间等级说成是国家的最重要的利益之一。同时黑格尔也说明,中间等级的形成能使市民社会和国家同只有在“特殊集团拥有相当的权利、官僚界因而不敢胡作非为”时才能做到。马克思则认为,由于特殊集团的特权并不均等,中间等级的形成就无法真正制约官僚界,因而也不能使市民社会和国家同一。
(4)、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园区2号楼
(5)、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也就从批判黑格尔国家的目的性和必然性理论开始。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国家观的根本特点就是头足倒置,认为国家的精神、国家的理念是现存的,理念是一种先于家庭和市民社会,先于各种现实权力的原则,“对象——这里指国家——的灵魂是现成的,它在对象的躯体产生以前就预先规定好了,其实这种躯体只不过是一种假象”。马克思同意黑格尔关于国家由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现实性领域构成,国家按其本质应划分为各种权力的观点。但是马克思指出:
(6)、要注意的是对这段论述不应该过分解读。因为上下文中马克思多次提到民主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克服异化的政治制度模式,也即是马克思相信经历一场政治变革,可以对文段提到的政治异化进行克服,即通过民主制将政治领域拖回到地上,也即市民社会,我们可以继续摘录马克思本身的论述:
(7)、“批判的武器”,是指一种正确的思想要为他人接受,划清真理和谬误的界线,只能论理和说服,这论理和说服就是“批判的武器”;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思想,理论而已。
(8)、我们首先必须说明“现实”是什么。在这里,第一个要避免的误解就是“现实”指的是经验事实。这点绝对是黑格尔极力反对的。在其《小逻辑》的导言第6节中,黑格尔很明确地指出了“经验”与“现实”的关系:
(9)、这样一来就可以回答在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了:为何马克思直接针对《法哲学原理》中的国家理论进行批判,而不是从头开始批判。首位的原因即当时整个批判意识从宗教批判往政治批判的方向走,其次就是马克思本人接受了卢格当时政治革命解读模式的费尔巴哈的影响,整个兴趣集中在政治领域,以求回应其在莱茵报经历的种种政治不公与目睹到的阶级对抗现象,最后,则是一个思想的内在理由:黑格尔哲学的水平涵盖了当时整个德国思想领域最丰富的的成果,其辩证法的逻辑学改造以及逻辑学放置于法领域建立的法哲学,呈现出最为复杂的思想与现实关系,单纯出于某种立场的绝对否定与绝对肯定,都会忽略黑格尔哲学中的革命意识与保守结论之间的张力,而这些张力,恰好最能根本上展现黑格尔逻辑学方法上对思辨原则的背叛,从而最彻底地摧毁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构想,将政治从天堂拉回人间。最集中体现这一张力的地方,就在黑格尔的国家理论当中——它是其法哲学的最终要达到的论述结果。第三点判断,使得马克思的批判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批判:因为前者更直接针对现实政治问题进行最直接的揭露,而费尔巴哈的论述则保留了一定程度的理想性。这也为之后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提供了契机。
(10)、国家怎样同家庭和市民社会发生关系,——这是由“情势、任性和本身使命的亲自选择”所限定的。因此,国家的理性对国家材料在家庭和市民社会中无意识地偶然地产生出来的。家庭和市民社会仿佛是黑暗的天然的基础。从这一基础上燃起国家的火炬。国家的材料应理解为国家的事务、家庭和市民社会,因为它们是国家的构成部分,它们是国家本身的参加者。
(11)、这句话原来出自: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12)、经典导读|《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13)、这个逻辑也是一般认为马克思思想看法观点,从这个逻辑出发,很多问题都得不到实际上的解答,如果单纯的是这样的话,就会引入另一种逻辑,也就是从政治之后的看法,从政治(无产阶级的解放)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显然这里没有考虑更为丰富的意蕴,影响了后来的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但是在讲到列宁哲学时,尤其是《国家与革命》实际上列宁的整个逻辑都是建立在整个《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之中的。如果说马克思是从宗教批判——哲学批判——政治批判整个逻辑,那么列宁则是国家批判——哲学批判——政治批判。所以在两个逻辑比较之中,马克思的宗教批判转变为了列宁的国家批判,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第一章阶级社会和国家阐发出如下的观点:
(14)、这个转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同“自由人”的决裂和“苦恼的问题”。蔡老师首先结合自己工作的切身体验来阐释面对苦恼问题重要性,强调我们不能回避现实的问题。而后,他点明在这一时期,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转折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在反对黑格尔的人当中,没有人能逃出其体系,就连最极端的克尔凯郭尔,也依然附属于黑格尔这个巨大的体系。而马克思却认为费尔巴哈说出了“新东西”,即物质利益,他就像一个炸弹,把黑格尔封闭的“意识的圆圈”炸开了一个缺口。这启发了马克思,使他的写作对象离开形而上学,转向现实的政治领域、法的领域等,其中就包括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15)、这里就展示了所谓理念必然性是经验现实性本身的逻辑必然动力的荒谬之处。在这里,理念对经验的选择是随意的,而与之对应,为了使经验能够被理念所选择,经验也得被改造,成为理念本身的“偶然但必然的载体”。马克思对此的陈述是:
(16)、马克思在1843年3月中—9月底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手稿,用唯物主义观点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对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
(17)、马克思之所以批判得不留情面,是因为他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在内的大多数哲学家们不停的编造新词汇解释世界,与其妥协,只是在意识形态上打转,也就是说,只是要改变关于世界的观念,而无法改变世界本身。
(18)、这句话中的所谓“武器的批判”,是指用暴力和以暴力为后盾的强制手段,摧毁或压服对立的势力和个人,包括对自己不能“说一不二”的思想和行为。
(19)、如果我们再去看《法哲学原理》的导论,可以看见黑格尔的理论立场完全把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当中对自由意志的说明给囊括了进去。可见,黑格尔的立论立场和康德是一样的,都是从自由意志开始出发,完成整个法哲学体系的推演。只是黑格尔还需要克服康德留下来的形式主义问题,达到形式与质料的统也即是他的“伦理国家”。
(20)、(12)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求是,20
4、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 通过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马克思发现了黑格尔法哲学背后的唯心主义的根基:认识的所有对象,事实上整个宇宙都是一个绝对的主体,一个绝对精神的产物。马克思揭示黑格尔法哲学的二律背反,表明他开始摆脱曾经信奉的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并建立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识到不是理念决定现实的事物,而是现实的事物决定理念。马克思用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去看待法哲学,也就得出了与黑格尔法哲学相反的结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使马克思找到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
(2)、彻底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方法,把被颠倒的主客体关系再次颠倒过来。对马克思写作《批判》产生了重要影响。
(3)、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离不开哲学,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只有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才能获得解放。哲学是人的解放的精神武器,而唯物主义哲学才是人类最终解放的强大武器。
(4)、可以说,马克思激烈批判费尔巴哈等人,是因为他认为他们的观点的缺陷正是当前德国最致命的缺陷,因为“彻底的革命只能是彻底需要的革命,而这些彻底需要的产生,看来既没有任何前提,也没有必要的基础”(毫无疑问,要产生“彻底需要”,必须使人和所处社会环境紧密相联)。
(5)、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和国家同一理论的批判所得出的结论就是,市民社会和国家在近代政治国家中已彻底分裂,黑格尔看到了这一点。黑格尔法哲学站在欧洲历史前列,对以市民社会发展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存在的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他看到了市民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共同体(国家)的发展,反而使之陷入片面性和机械性之中。他希望通过国家理性使市民社会摆脱私利性,由国家理性实现对市民社会的规制和超越,从而在德国建立一个比英法等国更为完善的资本主义。黑格尔法哲学是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发展在德国哲学上的观念表达,也是仍处于封建制时代的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抽象继续。这也即是马克思所说的“我们是当代的哲学同时代人,而不是当代的历史同时代人”1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通过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自由观,马克思最后回答了“德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6)、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7)、主要是因为黑格尔的法哲学里面主张国家高于市民社会,国家是精神的更高阶段,是“地上的神”。
(8)、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9)、提出对德国现实的合理性批判在理论上表现为对黑哥呃呃法哲学的批判
(10)、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是和黑格尔的观点正相反对的。但这种对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颠倒,并没有直接达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这时还不能科学地揭示市民社会的基础,他相对于政治国家而提出的“物质国家”的概念,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马克思还没有看出“市民社会”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最根本的是物质的生产关系;家庭形式也是随着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改变的。因此,他虽然把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些社会形式看作人的本质的表现,但他还没有科学地揭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实质。这既是他深受费尔巴哈影响的结果,也是他还不能从根本上超越费尔巴哈的原因。所以,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只是对黑格尔用国家解释市民社会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这一批判还是按照费尔巴哈的方式,用人的本质去说明国家,马克思当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还是比较抽象的。要从这一批判达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还要经过一个艰巨的深化过程。
(11)、《导言》撰写于1843年10月中旬一12月中旬,1844年2月发表在马克思和卢格在法国巴黎编辑出版的《德法年鉴》上。
(12)、 法哲学是关于国家的本质、国家制度、国家各种权力相互关系的理论。其中,国家的本质是最重要的内容,这是法哲学其他问题的理论基础,探讨法哲学首先就要回答“国家是什么”这个最一般的问题。黑格尔法哲学就是从说明国家的本质开始的,他对国家本质的说明是通过说明国家的目的性和必然性及相互关系进行的。
(13)、 官吏获得薪俸,被黑格尔看成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最高同一形式。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吏获得薪俸只是保证了与市民社会成员的生存相对立的官吏的生存,那么市民社会和官僚机构的对立依然存在。
(14)、批判宗教的目的在于用人民现实的幸福去代替虚幻的幸福。宗教只是锁链上虚幻的花朵,问题不是拔掉这些花朵,而是砸碎这跟锁链,去找真正的花朵
(15)、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批判的武器,是理论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理论的批判;武器的批判,是现实的批判,是社会主义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16)、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
(17)、哲学探究的是理念,因此它并不探究人们通常所谓的单纯的概念······一切不是被概念本身所设定的这种现实性,都是暂时的定在,外在的偶然性,意见,缺乏本质的现象,非真理,欺骗,等等。
(18)、由此,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实际上是对黑格尔逻辑学体系的批判的第一步。我们可以大概描述为这样的态度:一方面,马克思对辩证法所宣称的革命性态度以及黑格尔以自由意志立论的立场是抱有赞赏和同情的姿态的,这与他接受甘斯版本的黑格尔法哲学影响以及他在1837年寄给他父亲的信件里面对黑格尔的激赏能够对应起来。另一方面,在《莱茵报》任编辑时期经历的德国官方的种种压迫,以及对议会中阶级对立的认识,使得马克思开始以现实的目光重新批判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最后,便是马克思希望能够将其自身的理论视野带出超越单纯的德国问题的理论范围之外,进入对当代知识的最深刻批判,从而找到克服德国问题乃至欧洲问题的想法,使得其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正如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面说的: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唯一站在正统的当代现实水平上的德国历史,而黑格尔的法哲学是对这种国家哲学与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的和最完整的阐述。
(19)、《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最关键的词是“批判”,原因就在于马克思想要在现实的一个个领域中展开批判,法哲学批判只是其中之一。这些批判往往带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的,而不像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所探究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就此蔡老师认为马克思所批判的对象和内容,不能抛开历史条件随意搬用。但是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
(20)、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把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联系了起来,如马克思认为:“被剥夺了一切财产的人们和直接劳动即具体劳动的等级,与其说是市民社会中的一个等级,还不如说是市民社会各集团赖以安身和活动的基础。”(2)(P345)这就接近于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的思想。马克思后来指出,人的解放“它是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这个社会解体的结果,作为一个特殊等级来说,就是无产阶级。”(2)(P466)这实际上也意味着马克思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虽然这还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5、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读后感
(1)、亦称《克罗茨纳赫手稿》。马克思一部未完成的书稿。1843年3月中至9月底写于克罗茨纳赫,原稿共39张,其中第一张没有保留下来,标题为出版时所加。首次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7年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1卷,标题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国家法批判(§§261—313)》。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卷、第二版第3卷。
(2)、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3)、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消灭任何奴役、实现人的解放的阶级,并论述了无产阶级和哲学的关系,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4)、(10)[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
(5)、费尔巴哈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早在1839年在《哈雷年鉴》上发表的《黑格尔哲学批判》一文,就标志着他同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公开的、彻底的决裂。随后,他于1841年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特别是1843年发表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更加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观点。
(6)、(11)赵敦华.马克思批判哲学的诞生(J).江淮论坛,20
(7)、是否理论只要彻底就一定能说服人,就一定能掌握群众,就一定能产生物质力量?李忠军教授对此持否定意见,他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的误读,《导言》中之所以以“物质力量”为起点,最后才确立“人的根本是人本身”的论断,正是对德国思辨哲学把“现实的个人”抽象为“范畴”(“人的本质”)的缺陷的有意克服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只有以“物质力量”摧毁“物质力量”,才能“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只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现实个人”掌握了理论,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只有获得彻底性的理论,才能说服人掌握理论;只有彻底的说服,才能让人掌握理论。换言之,不仅用来说服的理论要彻底,“说服”本身也要彻底,要确立双重“彻底性”。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批判”武器,不能仅仅着眼于理论的彻底性,同时也要关注“批判”本身的彻底性。正如《导言》所提出的:“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7)13换言之,如何“彻底说服”青年人,即青年人如何自觉抵制诱惑而趋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就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批判”的彻底性。比如对物欲主义、拜金主义的批判,就可以从揭露“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等流行观点背后的荒诞逻辑开始,让青年一代明白将幸福外化为房子、车子等物质性东西,其实是将自己本该精彩的人生愚钝地交给了无穷的物欲所支配。只有让受拜金主义蛊惑的青年意识到“压迫”,才能启发他们理性地拒绝物欲主义、拜金主义的诱惑,积极建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8)、“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而是“激情的头脑”
(9)、第二:分析批判各种空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论述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点。
(10)、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理性国家无法实现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同自由也就无法实现。
(11)、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超越政治哲学的批判最集中表现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自由观的批判,这首先是由批判对象的内容所决定的。黑格尔的法哲学不仅仅是他的政治哲学思想,法哲学中的“法”,并不是狭义的“法权”“法律”意义上的法。在黑格尔看来,“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所以一般来说,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所以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自由构成法的实体和规定性,法是自由意志关系的体系,法的体系就是实现了的自由的王国,法哲学是探讨自由意志的哲学。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自由的实现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抽象法阶段,这是抽象直接的存在即人格阶段;第二阶段是道德阶段,这是主观意志法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伦理阶段,这是主观内在道德的制度化阶段,是自由的理念“在自身反思着的意志与外部世界中获得了实现”的阶段。伦理阶段又可分为自然精神即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三个阶段。家庭是法的直接性表现,市民社会是法的外在性实现即它使人处于相互外在性状态,国家则摆脱了市民社会的局限,实现了伦理意义的自由。因此,黑格尔的政治哲学,包括对国家、王权、君主制等的解释从属于自由意志哲学并以之为理论基础,那么,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就不能单纯被当作政治哲学的批判。
(12)、以“物质力量”摧毁“物质力量”,“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从而达到“人的高度的革命”,实现普遍和彻底的“人的解放”,这是马克思在《导言》中为德国革命指明的最终目标。“人的解放”在“天国的幻想”中无法实现,只是找到了“自身的假象”;宗教改革也无法实现“人的解放”,它只是把人的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却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德国的资产阶级无法实现“人的解放”,因为他们无法同时越过自己本身的障碍以及“现代各国”的障碍,从而摧毁德国政治的普遍障碍。因此,普遍的“人的解放”必须由“我没有任何地位,但我必须成为一切”的无产阶级来实现,他们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以哲学作为自己的武器,从而将人从一切奴役之中解放出来。“人的解放”不仅为无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目标,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当然也应该以实现“人的解放”作为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
(13)、谬误在天国为神祇所作的雄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14)、马克思揭示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维护德国现存制度的本质,指出这种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的表现,论述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提出了“向德国制度开火”的革命任务。
(15)、马克思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写的一篇导言。写于1843年10月中至12月中,载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上。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卷、第二版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16)、可见黑格尔是如何把现实经验的偶然性凌驾在理念的必然性与概念的丰富性之下了。
(17)、1843年3月,马克思从社会退回到书房,开始进行历史研究,以解决《莱茵报》时期因现实与黑格尔理性哲学之间相互矛盾而产生的“苦恼的疑问”。1843年3月中至9月底,他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在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10月,马克思被迫离开克罗茨纳赫,他来到巴黎这个当时革命运动的中心,并很快和德法两国的工人群众和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之后,他开始考察工人运动,研究当时先进的政治思想,走上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便是马克思参加工人运动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首部著作。
(18)、 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严重制约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从黑格尔的逻辑方法,永远只能做到将抽象概念现实化,而达不到真实的、客观的国家实在。马克思分析了黑格尔国家观的逻辑结构:(1)包含特殊利益的普遍利益是国家抽象的现实性或实体性;(2)它也是国家的必然性,因为它在概念中把自己分为国家活动领域的各种差别,这些差别由于这一实体性也就形成了现实的巩固的规定——各种权力;(3)这种实体性就是精神,就是正在认识自身和希求自身的精神。如果抛开其中涉及“国家”的具体内容,就会获得逻辑的形而上学规定:(1)抽象的实体性或抽象的现实性;(2)实体性关系转化为必然性关系;(3)实体性的现实性就是概念,就是主观性。马克思指出,这些逻辑的形而上学的规定可以适用于任何具体的领域比如自然,同样可以说实体在概念中把自己分为各种差别,这些差别由于这一实体性也就自我形成了现实的巩固的规定。黑格尔论述本质的这一原理是逻辑学的财富,并且在法哲学之前就有了。正是因为黑格尔法哲学是逻辑学的补充,他对国家本质的描述就是非本质,国家究竟具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对象的目的性和必然性?这一问题在黑格尔逻辑中并没有得到揭示。按照黑格尔的逻辑,“包含特殊利益的普遍利益”是国家的目的和必然性,这种目的性和必然性又是由“认识自身,希求自身”的精神所决定的。问题是“认识自身和希求自身”同样为其他理念比如自然的理念所具有,为什么“认识自身和希求自身”使国家理念具有不同于自然等其他理念的特殊本质——“包含特殊利益的普遍利益”,这一点在黑格尔的逻辑中是无法获得说明的。黑格尔根据逻辑学的抽象与具体,必然与自由的关系处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从家庭、市民社会到国家的过渡就不是经验的过渡,而是逻辑学的范畴领域之间的过渡,这种过渡不是从家庭、市民社会的特殊本质以及国家的特殊本质引申出来的,而是从抽象和具体、必然和自由的普遍关系中引申出来的,这是逻辑学中所实现的那种从本质领域到概念领域的过渡。
(19)、由此我们可以部分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何马克思要从国家理论开始批判黑格尔。根据前文的描述,一个是因为对国家议会性质的质疑,使其转向对国家理论的现实的关注,一个是当时莱茵报的整体氛围以及马克思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而去批判黑格尔的国家理论。当然,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原因,即青年黑格尔派本身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官方宗教批判,其批判矛头开始转向了政治领域。而这点马克思在1844年初出版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面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20)、否定性不再是抽象的虚无,而是一种定在和某物。否定性只是定在的一种形式,一种异在。这种异在既然是质的自身规定,而最初又与质有差别,所以质就是为他存在(Sein-fūr-anderes),亦即定在或某物的扩展。
(1)、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批判的武器,是理论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理论的批判;武器的批判,是现实的批判,是社会主义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2)、《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3)、什么是马克思所说的“本质的关系”?这里就牵扯到关于黑格尔将逻辑学运用到法哲学的原理建立当中的问题。“本质联系”如果按照黑格尔逻辑学的解释,即自由意志的具体实现突破了私人领域有限的内容,而得到了国家伦理层面的一个合法性的给予。也就是说,所谓私人领域以及私人利益、权利,实际上是国家这一伦理体的合理内核的片面的表现,它们的实质不是私人性的,而是公共性的。按照黑格尔的逻辑,即理念自身从一个空洞的“绝对”经由具体发展之后获得具体内容的同时,也获得了关于自己更为完整的理解。而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关于“个人利益”、“个人权利”的表述,实际上都是在一个更加普遍的意义上具有其普遍性的。具体而言,就是说当我们认为“个人财产的所有权应该得到保护”,这里的个人指的是“每一个人”,这种保护之所以有普遍性,其理由不能诉诸于一般的“经验的”说法(比如每个人都需要拥有适当的个人财产才能生存,这个是一个理由,但是一个经验性的理由,因为我们不能一一验证每一个人是否没有个人财产就会活不下去),而是基于它的伦常合理性被一个更为广阔的“伦理整体”所包含了。在这里,就是被“国家”这个整体,而权利的合理性不再由其具体的内容来证明,而是通过本质上关联于这一伦常整体而被说明。
(4)、资产阶级批判宗教,只是批判和自己相对立的宗教,它并没有消除人的实际的宗教笃诚,也不力求消除这种笃诚,废除作为人民虚幻幸福的宗教,既不是要给人民带来现实的幸福,也不会给人民带来现实的幸福。
(5)、《导言》是为了推动德国思想界由宗教批判向现实世界批判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将德国社会变革的目标由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提升到无产阶级的人的解放的高度而写作的。19世纪前半叶,德国正在经历从封建专制向工业资本主义过渡这一历史转折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正在由法国转移到德国。适应当时德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在黑格尔哲学解体之后,从1835年起至1845年止,在德国思想界出现了以施特劳斯、鲍威尔、费尔巴哈和施蒂纳(原名施密特)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运动。青年黑格尔派从不同的角度对宗教和封建神学展开了批判,特别是费尔巴哈深刻地把宗教世界归结为世俗世界,把上帝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得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结论,从而为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但费尔巴哈却停留于此,未能进一步去分析和批判现存的世俗世界;青年黑格尔派的其他代表人物面于资产阶级的立场,也都未能超越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狭隘眼界。马克思写下了《导言》一文,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将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推进到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将青年黑格尔派憧憬的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目标提升到无产阶级的“普遍的人的解放”的目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幅宏伟的远景和蓝图。恩格斯后来评价说,在当时的德国,有实践意义的首先是宗教和政治,而由于“政治在当时是一个荆棘丛生的领域,所以主要的斗争就转为反宗教的斗争”,这种斗争在实质上“间接地也是政治斗争”。这充分说明,《导言》对当时宗教批判的历史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6)、黑格尔关于辩证法及其法哲学的思考,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完全不同。黑格尔支持自由意志,相信理性立法。整个法哲学实际上是自由意志按照逻辑学的发展框架来进行自身的具体实现,从抽象自由走向具体自由的过程。它不是一本为普鲁士专政辩护的书。
(7)、因此,应该将社会负面现象、错误社会思潮以及悖谬的言论,当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敌人。对其进行批判,不止是要通过“解剖”揭露它、驳倒它,而是要消灭它,即将它在青年一代的头脑中连根拔起。比如,“消费主义”就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批判的敌人之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不能只停留在对其进行解构、剖析的层面,而应该深入研究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主要危害,引导青年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积极加以抵制,从而真正消灭“消费主义”。
(8)、《导言》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特征。“批判”作为《导言》一文的核心关键词,全文仅明文使用就多达40次:从“对天国的批判”到“对尘世的批判”,从“对宗教的批判”到“对法的批判”,从“对神学的批判”到“对政治的批判”,从“对历史的批判”到“对现实的批判”,从“对制度的批判”到“对哲学的批判”,从“对敷粉的发辫的批判”到“对没有敷粉的发辫的批判”等,还不说其他一些如“否定”“开火”“揭露”“搏斗”等与“批判”紧密联系的暗文使用。这充分展示了马克思这篇战斗檄文的基调——批判,因而也成为全文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可以说,《导言》是马克思运用隐喻、对偶、排比、警句等修辞手法,为我们奉献的一篇语言雄浑大气、文风雄辩优美、文章气势恢宏、充满了激情与力量的“批判”佳作。正如阿尔诺德·卢格对这篇雄文的评价:“这篇文章……有一种有时把辩证法运用的过火的批判的天才。”(4)90
(9)、所谓“武器的批判”,是指通过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通过使用强制的手段来摧毁或压服对立的势力或个人,是一种比较粗暴的方式。
(10)、马克思在借助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勇敢地闯入了费尔巴哈不敢涉足的社会历史领域实现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颠倒。他抓住了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从费尔巴哈在黑格尔体系中打开的缺口继续深入,要求不仅在自然观,而且在社会观上实现对黑格尔的颠倒。他并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满足于固守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这块地盘,这就使他虽然借助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但在对人的理解上却超越了费尔巴哈。
(11)、经典导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
(12)、 马克思指出,德国不能以实现德国哲学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现实的历史,即不能按照黑格尔的法哲学来指导实践。一方面,德国不具备实现黑格尔法哲学的历史条件。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它不具备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实现政治革命的能力,“中等阶级还不敢按自己的观点来表达解放的思想,而社会形势的发展以及政治理论的进步已经说明这种观点本身陈旧过时了,或者至少是成问题了”。另一方面,黑格尔法哲学的内在矛盾不过是欧洲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在观念上的反应,“理性国家”无法弥合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裂,也无法实现自由。自由的实现必须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探求,通过革命的实践,将私人所有制基础上的市民社会改造成新的联合体。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自由观的批判,马克思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使命,完成了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
(13)、在18年上这个马哲史的课,我是很仔细去听的,但是并没有给我解答为什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与《国家与革命》的同质性,也同时得出了一个即宗教——哲学——政治批判结论,这个天真的结论影响我自己两年左右,也导致我在宗教批判—哲学批判—政治批判这个逻辑范式中,不断的溯源,追寻马克思的德国古典哲学源头,耽误了很多事情,尤其是我的生活受到了一些影响,更侧重于理论学习而非是事情。而对列宁哲学的批评实际上是都是站不住脚的,他们的问题是在于没有对列宁与马克思之间的同质性讲清楚而导致的,他们不理解列宁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看法与观点,但同时,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当中是否存在着空白呢?
(14)、绝对理念首先是逻辑地演进,从纯粹的存在、按照否定的原则一直发展到绝对理念,完成了理念的自我认识。
(15)、1842年,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这一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激烈的思想批判,使他开始抛弃唯心主义而转向唯物主义。这一转折,使马克思冲出了自我意识哲学的范围来考察人的问题,不再把人看作自我意识,而看作感性的、现实的人。
(16)、“坚毅、尖锐、胆识、无情”,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开展革命斗争提出的要求。只有拥有“坚毅”品质,才能有勇气坚定而刚毅地坚持革命斗争;只有拥有“尖锐”品质,才能勇于面对现实、深刻揭露问题;只有拥有“胆识”品质,才能在革命斗争中有勇有谋;只有拥有“无情”品质,才能摆脱狭隘利益眼界的束缚,切实做到“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9)4质言之,只有在批判中坚持“坚毅、尖锐、胆识、无情”的革命品质,才能树立“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习近平在论及实现伟大梦想时强调指出:“要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这是对马克思提出的“坚毅、尖锐、胆识、无情”的革命品质的继承和发扬,是对新时代“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的高度概括。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扬这种“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以坚毅品质站稳人民立场、挺起批判斗志,在面对错误言论、社会现象时坚决做到“有所执论,发于坚毅,不可悗夺”;以尖锐品质洞穿重重迷雾,深刻揭露问题,犀利地展开批判,坚决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以“胆识”品质智慧地深刻剖析问题,有勇有谋地开展批判,坚决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以“无情”品质开阔批判眼界,破除不合理的利益格局藩篱,坚决做到“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
(17)、在这一立场上,我们可以推测马克思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整体态度。首先,辩证法自身蕴含着革命性的因素,即其不是对现实简单的服从,而是既囊括现实,又超越现实。其次,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最成熟的体现,即其逻辑学体系。逻辑学体系本身是黑格尔对辩证法加以形而上学改造的结果,它依然保留着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但是其与形而上学改造是否彻底适应,则不是一个一眼能够看出的问题。最后,对逻辑学的直接批判,可能不会很明显地得到应得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够在具体的层面揭示黑格尔辩证法与其形而上学态度的矛盾,展现辩证法在形而上学态度之下的扭曲,则我们可以很快就宣称:黑格尔并没有实现自己在逻辑学中所宣称的对经验性实施的革命性态度,而是处处都展现了一种奇特的混合与自相矛盾。这里最好的突破点,可能就蕴含在黑格尔论证具体经验事实的的论著里,即他的法哲学当中。
(18)、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宣言》正式出版。
(19)、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当黑格尔将自由意志放置到具体的情景之中进行描述的时候,他其实是很“现实主义”的。每个人对于自身的权利的理解以及对于自身义务的理解,不是通过对抽象法的直接意识得到的,而是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了解到的。尽管这种了解很可能是片面的,但是它却是具体而有内容的。而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在这里是合理的:以自私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无法对自身当中形成的权利义务进行合理的规制。因此,国家机构与政权的必要性就出现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必要性如同黑格尔所说的是“具体”的吗?而马克思对二百六十一节的批判也在回应这个问题。
(20)、 不仅如此,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还揭示了黑格尔自由实现方式的虚幻性并最终确立了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建立新哲学的任务。黑格尔法哲学视国家为自由理性的存在。当然作为自由理性存在的国家不是“近视的政府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所认为的经验中的普鲁士政府,而是他在思辨理性基础上构建的客观精神之显现的理想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代表特殊利益的市民社会和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达到同个体根据整个社会普遍的、理性的意志行动,从而使国家理性也即是自由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对意志自由的论证就通过论证市民社会和国家同一的方式来完成的。
(1)、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抽出黑格尔本人的一些文本来进行论述。我们可以直接就以《法哲学原理》里面最著名的一句话来进行阐述:凡是有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有理性的。
(2)、费尔巴哈把被唯心主义颠倒了的宗教和人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完成了另外一个颠倒: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和人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国家不是人的存在的基础,“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2)(P270)就是说“国家”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3)、19世纪40年代出版的刊物,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有三个部分。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经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4)、由此我们首先可以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为何从国家篇开始来批判?从国家篇开始可以批判什么,容易忽略什么,抑或马克思并没有忽略什么,而是另有深意?
(5)、黑格尔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无法解决的二律悖反。一方面是外在必然性;另一方面又是内在目的。国家普遍的最终目的和个人特殊利益的统似乎在于个人对国家所尽的义务和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利是同一的(因而,例如尊重财产的义务和占有财产的权利是相吻合的)。
(6)、文本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述了对宗教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的关系,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现实的德国社会,还论述了德国革命的任务和条件。
(7)、《〈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著作,虽然它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但著作对黑格尔哲学的彻底清算以及一系列新观点的提出,标志着他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彻底完成”,踏上了创建自己革命理论体系的征程。
(8)、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9)、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批判的武器,不能只凭借愤怒的激情,同时还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激情的头脑”。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批判,不是一味地冷嘲热讽,更不是愤怒的情感宣泄,而是勇于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敢于激情而智慧地引导青年一代直面问题,深刻认识“社会负面现象”产生的根源,以及被消灭的历史必然性;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批判,也不是简单地揭露和批评——“嘟囔几句陈腐的气话”(7)更不是给年轻人熬制心灵鸡汤,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深入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传播和扩散的主体动因。质言之,这种“批判”不是就批判而批判,而是通过深刻地揭露、深入地分析、智慧地揭示、勇敢地斗争,有效地使用批判这个“武器”,教育引导大众不受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蛊惑,不被世俗的看法所牵绊,从而站在人的解放的高度“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
(10)、《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11)、“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价值取向本身是彻底的,而当下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者没有把理论讲透彻、讲鲜活。有的对党的创新理论掌握得不系统不深入,讲起来照本宣科;有的重形式轻内容,只追求热热闹闹,不追求入脑入心;有的关起门来讲理论,大道理讲不透,小道理讲不清,歪道理驳不倒。理论大餐要“好看”,也要“好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思政课才能“有温度”、“有情感”。
(12)、但是,和费尔巴哈只注重自然和宗教批判不同,马克思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在这部手稿中。
(13)、对比于马克思则是“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对此进行的比较可以看到是,列宁认为当国家祛除它的神秘形象,国家也就是一个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是一个工具,因此,只要无产阶级的解放(暴力革命),打破了阶级关系,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也就导致了国家会衰亡,因为国家本身就导致国家衰亡。可以说,这一点与马克思是极其一致的,我在这里对列宁做出更深刻的赞誉,列宁是20世纪能够理解马克思哲学逻辑的真正传人。但是这一点远远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是不是无产阶级解放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呢?所以有些人的看法,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理性宗教来看,将真理与权力进行了一致化处理,但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