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句子 > 句子摘抄 >

精选老子十句名言警句摘抄(文案88句)

时间2023-08-09发布admin

老子十句名言警句

1、老子十句名言警句精选

(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德经》

(4)、一个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会莽撞,有棱角讲原则也不会去伤害别人,为人正直而不会放纵自己,有了成就也不会因此而炫耀。

(5)、《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7)、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老子《老子》

(8)、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

(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 《道德经》

(1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1)、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15)、·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1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7)、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9)、了解别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才是高明的;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克服自身弱点才是真正的强者。

(20)、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老子名言名句“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老子十句名言警句摘抄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名言名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老子 《道德经》

(8)、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道德经》

(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0)、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1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3)、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14)、飘风:狂风。狂风不会刮一个早晨,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用来比喻来得凶猛,去得也快。

(1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16)、“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17)、一个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会莽撞,有棱角讲原则也不会去伤害别人,为人正直而不会放纵自己,有了成就也不会因此而炫耀。

(1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1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3、老子精辟短句

(1)、以,因为。因为他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跟他争。这话乍一听不好理解,实则蕴含着极深的哲理与极大的人生智慧。世人对于权势、利益往往都是争得你死我活、寸步不让的,但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而那些坐观壁上、不参加争夺的人,往往却能坐收其利。这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有些相似。

(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4)、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5)、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则是纯任自己而然、自然而然。既“道”是物质性的、最先存在的实体,这个存在是耳不闻目不见,是寂静又空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永远的存在,无所不至地运行而永不停止。

(6)、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8)、立身处世的三件法宝,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道德经》

(1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2)、“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1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4)、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1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第二十二章)

(1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7)、注释:我从不强迫我门人,学生应该怎么学怎么问?当有所请凝之时,别人教我的,我也将这样教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是老师所强调的,人天教父同等。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老子》名言警句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7)、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8)、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1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1)、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1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4)、最方正的物体往往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往往最晚才制成,最动听的天籁之音听起来好像没有,最崇高宏大的物象好像看不见。其中“大器晚成”一句,最为后世所常用,比喻圣人或杰出的人才在晚年才表现出与众不同,在最后有杰出的成就。

(1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7)、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老子十句名言警句大全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 《道德经》

(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老子 《道德经》

(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5)、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道德经》

(8)、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